全年变暖这个话题我们一直都在提起,一直也都在说什么气候临界点被激活了,北极海冰不断减小,永久冻土也在减少,同时两极的冰盖也是在加速融化中,但是一直以来给我们的感觉只是文字上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却没有,而在1月25日的《冰冻圈》杂志上,就公布了这一系列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项最新的研究,它是由来自英国利兹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卫星进行观察,并且建立数值模型来进行模拟,研究了从1994年开始,冰的融化情况。根据研究结果发现,从1994年以来的23年里,整个地球已经有近28万亿吨的冰融化了,可能大家会对这个数字没有什么概念,换算一下就是,相当于有英国面积那么大,但是厚度高度100米的冰块融化了。根据航天局的说法,仅仅1万亿吨的冰就相当于一个边长10公里的巨型正方体冰块了,已经比珠穆朗玛峰都还要高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卫星观测,这些融化的冰是来自于不同的地区,有6.1万亿吨的冰是从高山冰川融化的,有7.6万亿吨的冰是来自于北极海冰,南极冰架则融化了6.5万亿吨,还有3.8万亿吨来自于格陵兰冰盖,更是有2.5万亿吨冰从南极冰盖消失,相当于海平面上升了35毫米,有专家就预测过,海平面每上升1厘米,就有将近100万的人面临灾难流离失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卫星观测研究发现,这些被融化的冰,58%来自北半球,42%来自南半球。同时因为大气变化导致融化的占68%,其中冰川是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剩余的冰融化基本为海洋驱动,而且这个过程还在不断加速中,从2012年开始,南极的冰流失就比之前二十年增加了两倍有余。要知道南极的冰是被证明更具有弹性的,但是现在支撑南极冰盖的冰架有一半都已经临近断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地球的冰冻圈面临着巨大的灾难,甚至有人认为再过二十年,北极可能都没有冰的存在了。为什么会导致冰的融化呢。其实还是与我们人类生产活动有关,我们都知道冰要融化首先需要温度上升,而我们为了发展和便捷,制造和使用了大量的人造物质,而制造这些物质需要燃烧消耗到化石燃料,这就会让大量的温室气体释放到空气中,导致大气变暖,冰自然就受到大气影响开始融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科学家的研究,目前整个地球的总生物质量大概在1.1万亿吨左右,而全球人造物的质量也大约1万亿吨左右,包括塑料、砖块、混泥土等人造产物。基本上2020年人造产物质量就已经超过了总生物质量了。这还是因为没有计入人造废物,不然在2013年,人造产物的质量就已经超过生物总质量了。而1900年的时候。人造物质量仅仅只有生物总质量的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数据就很可怕了,意味着我们人类为了这些人造物,在23年中导致了近28万亿吨的冰融化,是人造物总质量的28倍,是总生物质量的25倍左右。而且根据数据模拟,如果我们人类不作任何改变的话,那到了2040年,人造物的总质量将增加到3万亿吨。近20年增加现今人造物总质量的两倍,不知道地球又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19年的时候,《自然》杂志上就发表过一项研究,指出了现在地球的15个气候临界点已经被激活9个了,这些被激活的事件都是不可逆的,其中就有关于冰的几个临界点,北极海冰不断减小、格陵兰冰盖加速流失、永久冻土不断融化、西南极冰盖加速流失。也是变相证明了冰的融化的数量以及融化的速度加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理说其实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环境,避免全球变暖的问题,当然在2016年也确实有近170多个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承诺把气温上升控制在2℃,然而遗憾的是在2020年,联合国环境署指出,过去的十年是“被浪费的十年”,大部分国家都没有为遏制全球变暖做出实质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在这里不得不提到我国,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层面上已经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不过地球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生活的地方,所以还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