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立足新发展阶段,依托自身雄厚产业基础和充足项目储备优势,以新兴产业落地为抓手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2月21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举办“奋进‘十四五’启航新征程——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活动”,以网上直播、现场签约、云动工等模式,集中展示31个签约项目、72个新投资动工项目的场景。

此次集中展示的103个项目以实体产业为主,31个签约项目均为产业项目,72个动工项目中产业项目达48个,产业项目数、计划投资额比重均占动工项目的65%左右,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办公、基础设施、城市更新、党建引领等类别,动工及签约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139亿元。

百济神州第四工厂启建集聚优质生物医药资源

当天上午,广州百济神州生物药生产基地第四工厂在中新广州知识城(简称“知识城”)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园区破土动工。自2017年起,百济神州用3年时间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建成第一、第二工厂并启动第三工厂建设,整个百济神州广州生产基地建成后,产能预计将超过12万升。

活动当天,依托知识城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园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启动建设国际疫苗研发和生产创新示范基地。该基地将重点引进核酸疫苗等国际先进创新项目,为疫苗创新企业打造高标准的产业化载体。

此外,两大创新药项目——安济盛大分子药物生产基地、麓鹏制药总部及新药研发生产基地在知识城动工建设;由广州泰和医学科技创新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团队设立的院士(专家)工作站签约落户知识城。

目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已聚集生物医药企业近千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40余家、上市企业15家,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700亿元,形成了生物制药、生物技术、生物医学三大发展路径。

按照规划,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十四五”时期将持续集聚优质生物医药资源要素,强化医药、医疗器械、医疗、医学联动,加快生物制药、基因检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细分领域产业发展,打造世界级创新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样板。

九龙湖畔崛起新地标京广文化新干线项目落户黄埔区

活动当天,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越秀地产合作开发的“文化塔”项目在知识城九龙湖畔破土动工。项目计划总投资达69亿元,着力打造数字文化产业、国际媒体合作、科技金融投资、电竞产业开发、城市治理智库五大板块,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文化产业新地标。

按照规划,“文化塔”项目设计高度达338米,未来将与已动工的330米高的“知识塔”项目,共同组成九龙湖环湖总部经济带地标群建筑,成为知识城中心区域闪亮的城市名片。

由北京市海淀区、广州开发区合作的京广文化新干线项目也于活动现场签约落户。双方将在广州科学城共同打造京广数字文化合作创新中心,重点发展影视动漫、网络游戏、数字文化等产业,形成“南北呼应、辐射全国”的百亿级文化产业聚集区,打造京广文化合作新样板。

氢燃料电池泥头车投入运营黄埔区加速氢能全产业链布局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为国家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被列为广东省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运营示范区。活动当天,在主会场举行了氢燃料电池泥头车运营发布仪式。

本次投入运营的氢燃料电池泥头车数量达500辆,车辆从整车到关键部件均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研发生产,车辆一次充氢时间仅需8—15分钟,一次充氢可行驶400公里以上。另外,车辆安装摆臂式全密闭式盖板,能有效控制余泥撒漏和扬尘污染。

据测算,500辆氢燃料电池泥头车投入运营后,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3.5万吨,减少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约768吨,有效解决燃油泥头车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不断加速氢能全产业链布局,目前已引进现代氢能、中德氢能研究院、鸿基创能等20多个氢能产业项目,推动全市氢燃料电池公交示范线和多个加氢站投运,区内已形成涵盖燃料电池催化剂、质子交换膜、膜电极、电堆、系统、车载氢系统与加氢设备、整车装备制造、检验检测、示范应用等环节的氢能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全区行业产值突破200亿元。

数据来源: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