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时拾史事】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越情仇史/周四更新/谦虚公(撰文)|

越南作为与中国山水相连的一大邻邦,两国在历史上有着错综复杂、爱恨交织、剪不断理还乱的深厚渊源。正是因为如此,越南文化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在当代越南社会仍保留着诸多痕迹。

恰逢春节期间,越南人是怎样过年的呢?相信对比同样作为中华文化圈成员的朝韩、日本的了解程度,小伙伴们对越南人庆祝春节的方式似乎不太熟悉,然而答案其实也不难猜到——他们过年和我们几乎没什么分别。

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和中国一样会采用农历日期过新年的国家,春节在越南同样也是最为热闹的节日(没有之一)。

越南人在腊月二十三(即“小年”)前后采办年货,并在该日供奉灶君。

越南人奉祀灶君的供品

为了迎接新年,越南家庭都会全员出动,在年前将房间打扫一新、布置妥当。还会上花市购置不同品类的鲜花和春联放于家中,以求平安吉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家出动,喜迎新春

每到大年三十的下午,越南家家户户都会做饭祭祀祖先与神灵,俗称“除夕祭祀”。粽子、春联和五果盘是春节期间在每个家庭供桌上不可或缺的东西。“除夕祭祀”结束后,全家人齐聚一堂,享用年味十足的团圆饭。

同中国南方,越南人过年不吃饺子,而是吃“年粽”,呈方形(上图蓝圈),为猪肉绿豆沙馅,象征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除夕夜,越南人同样会在家守岁看春晚,新年钟声敲响之时去室外燃放烟花、爆竹。

越南电视台(VTV)在除夕夜播出的《岁末相逢-灶君》因内容品质下降,广告时长增多,在开播十七年后于2020年停播

正月初一开始,越南人也走出家门,探亲访友,相互拜年。通常,初一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则会向晚辈派发红包,并祝晚辈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不是他们身着越南传统民族服饰,这分明就是一个中国家庭欢度新年的标准场景!

由于本文主题为越南春联,因此越南人其他的过年习俗便不再一一例举(反正与我国大同小异)。

越南在春节期间也盛行写对联、贴对联。在越南对联被称为“句对”(即“对句”,越南语语序一般名词在前,形容词在后)。20世纪初以前的越南对联都是用汉字写成(也有汉字喃字夹杂)。在越南首都河内市西湖畔还有一条被称为“汉文春联写手一条街”的长廊。

河内街头售卖手书汉文春联的越南老者

越南的春联文化可上溯到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诏令全国在春节期间必须张贴对联。彼时的越南作为大明藩属,之后黎朝在位君主黎圣宗(其祖父便是率领越南人民击败明宣宗朱瞻基派出的明军,结束越南“属明时期”,重新实现越南独立自主,开创后黎朝的黎太祖黎利)决定在本国效仿明廷,建立官制、礼乐等,对联文化便是那时在越南全面推广起来的。

越南后黎王朝第五代君主,圣宗黎思诚(1442年-1497年)

不过和朝韩、日本一样,越南在采用“拿来主义”继承中华文化的同时,也根据本民族文化特色进行了创新与改造,今天介绍的越南春联亦是如此。但进入主题前,还需先从越南的语言文字说起。

越南起初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和同时代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一样,记录书写时都直接使用汉字,如其官修史籍《大越史记全书》、《钦定越史通鉴纲目》等等。

明宪宗时期,越南史学家吴士连奉黎圣宗之命以汉文编修的《大越史记全书》,被称作越南版的《史记》

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中华文化圈的一众国家都曾开动脑筋,在汉文的基础上创制与本国语言相匹配的书写系统,从而更加利于本民族语言流通传承,彰显自身文化特色。

如日本,成书于八世纪下半期的和歌总集《万叶集》,尽管由汉字书写,但其中的汉字作用为表音符号,即所谓的“万叶假名”。见下图右半部分内容,所写皆为汉字,然而读出来却一头雾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德仁天皇年号“令和”,出自《万叶集·梅花歌卅二首并序》,首次打破从中国典籍中选取年号的传统

通俗的说,就像我们从前学英语时会在单词“hello”旁边标注上汉字“哈罗”一般(写的是汉字,念出来的是中式英语)——当然咯,这种学习外语的方法还是打老祖宗那会儿接触外语就开始流传下来的习惯。

清朝人学习英语的教材中就用汉字标注英语发音,比如在单词wife下面,根据其发音而标上汉字“威父”

因此,日本人的“假名文字”并不算他们的“原创”。我国古代在对印度半岛传来的佛教典籍时,除开翻译成汉文的外,也保留了部分直接使用汉字表达梵语发音的“未译注”版本,即存世至今的“梵文佛经”。

汉字版《大悲心陀尼罗经》,俗称大悲咒,读来不解其意,因为是汉字标注梵文发音,就像古多猫宁标注good morning

在汉字文化圈成员中,除了上述直接使用汉字记录,或者利用汉字发音替代本国语言的处理外,也有一些“另辟蹊径”的操作,就是利用汉字来创造本民族文字。比如朝鲜的谚文,便是一种借鉴参考汉字形态而产生的方块拼音文字。

书写形式借鉴汉字而成的朝鲜文21个元音、19个辅音,任意元音字母与辅音字母均可单独成字或组合成字

日本的平/片假名同样是以汉字书写形态演化而成的表音文字。

汉字草书发展出的日文平假名,可看出万叶假名演化过程,如安代表五十音中的a,最终以草书形态演化为平假名的あ

再说回正题,越南也有属于自己的文字创新,即:喃字。它是参照汉字“六书”的会意、假借、形声造字法则设计出的一套方块字系统。

它的由来可能是出于使本民族语言与文字统一的目的,越南文人在是受到汉人用汉字注音释义越南语(就像汉人学习任何其他外语那样)这一方式的启发,也开始借用同音或近音的汉字来记录越南语“国音”(和日本人的“万叶假名”是同一个思路),后来又采用了“形声”和“会意”等方法创造出喃字,使喃字不断地丰富和扩充。

到了十三世纪,越南封建社会步入兴盛繁荣时期,民族意识空前高涨。在这一意识的驱使下,人们希望使用本民族文字来记录本民族语言。于是喃字获得了蓬勃发展,形成体系,登上越南文坛,成为了越南的一种特色民族文字。

上述内容过于空洞,下面配图举例介绍一下以“形声”法所造的喃字:

喃字中数字的合成方法便是一半为汉字数字,另一半为代表其发音(近唐宋古音)的汉字

不过喃字是以汉字为基础创制而成的表意文字,而且单体字的笔画又更加繁复。越南人想要掌握这种本民族文字,还必须先学会汉语这门(相对难学的)外语!因此喃字势必很难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广泛推广,只能是在士大夫(即读书人)阶层流通。

到1885年,依据清政府法国签订的《中法会订越南条约》,越南逐步沦为法国的保护国/殖民地。出于清除汉文化影响,隔断中越文化纽带,推进西式文化渗透,巩固自身统治等目的,法国人在当地全面推行拉丁字母化的越南拼音文字(以1651年编辑出版的《越葡拉字典》_第一部越南语字母字典的法国传教士亚历山德罗设计的方案为基础)。

胡志明市以法国传教士亚历山德罗(Alexandre de Rhodes)名字命名的道路

1945年8月13日,越南共产党发动起义,推翻了八十多年的法国殖民统治,又废除了近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然而,精通汉语,与中国共产党渊源颇深的共和国主席胡志明却宣布废除汉字(法国殖民时代,越南是法文、汉字、越南拉丁拼音文字三种并行),并给予拉丁化拼音文字以国家正式文字的地位,称为“国语字”,在全国范围内强行推广。

无独有偶,与其政治对立的南越政权同样在辖内大力推广拉丁化拼音文字,并使其在20世纪50年代初居于统治地位。

事实上,作为一国领袖的胡志明做出如此选择毫不奇怪。对于强国环伺的小国,神经比较敏感。为了摆脱外国文化依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凸显本国主权独立,抛弃原宗主国的文字都势在必行。这一点,朝鲜的金日成也深有体会,因此这两位精通汉语的外国领导人不约而同地在本国废除了汉字的使用。

能用汉语和中国国家领导人畅所欲言的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胡志明与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金日成

事实证明,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表音文字,势必较汉字这样书写繁复的表意文字更易于推广和普及。越南共产党1945年发动“八月革命”之前,全国有90%以上的人口为文盲,但到南北越统一后的五年(即1959年)越南就已基本消灭了文盲。

再放眼土耳其,凯末尔为了使国家更快跟上西方社会的脚步,摆脱落后的封建文化束缚,于1928年果断废止以读、写、学困难的阿拉伯字母拼写土耳其语,并在全国推行土耳其文字的拉丁化工作,这使得饱受文盲之苦的土耳其普通大众大大降低了获取知识的难度。

视察拉丁字母土耳其语教育工作的土耳其共和国总统,国父凯末尔

至今仍采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伊朗(波斯)文和维吾尔文看起来是不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随着拉丁字母化的现代越南文(即“国语字”)的推广,现在的越南人当然是不认得汉字了(和朝/韩人一样)。尽管春节的传统沿袭自中国,春联也是要贴的,但由于不懂汉字,只能求助于街边摆摊的书法大师。

可谁知这些书法大师是不是大忽悠呢?万一遇到了半桶水的师傅,恐怕会弄巧成拙、出尽洋相。就像追求新潮,却不懂汉字的西方人弄个文身,结果贻笑大方甚至耽误终生:

因此求人不如求己,用越南“国语字”写成的春联在市面亦大行其道,虽然尽失汉字书法的东方神韵,但好歹祝福的吉利话算是自己可以看懂了。

越南“国语字”写成的春联

因此在越南,“字母书法”自然也算得上是一门艺术。

街头书法大师展示用越南“国语字”书法写成的春联

这和放弃了汉字的朝鲜,以“去骨存皮”的形式流行的谚文书法算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谚文书法

但这种东方文化夹杂着西方文字,总给人一种中西混搭、不土不洋、不伦不类的即视感。

年味儿浓郁的越南春联,结果中国人就只能看懂上面的“福”字而已

试想,不仅仅是中国味道十足的春节上用的春联被“西化”,甚至在越南现在的古典建筑(如寺庙)中也挂上了拉丁字母的匾额,颇让人哭笑不得。

大年初一,到寺庙进香祈福的越南佛教信众

从文化改造方面来看,作为越南的“难兄难弟”,为了普及书写、消灭文盲而放弃回鹘(古维吾尔)式蒙古文,转而采用西里尔文字拼写本国语言的蒙古国(即外蒙古),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尴尬:

外蒙古科布多城外的藏传佛教寺庙,匾额却是西里尔字母写成,佛教建筑混搭俄式字母,给人一种非常违和的赶脚

不过,这种在中华文化基础上进行的创造与革新,应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点不同、评判各异。因此,各位看官你们又是如何认为的呢?

资料来源:《越南语言文化探究》、古小松《越南·国情·前瞻》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