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星标在看方便后续阅读

No.1

在股价持续下跌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可以不断地以更低的价格买入加仓,持续拉低持仓成本价,那么,后面只要股价稍微一反弹,就可以扭亏为盈。

但是,这样做的前提是要有无限的现金流可以用来加仓,或者起码是足够的现金流。

如果投资本金是固定的,显然就不适合这么做了,但是定投不一样,它有固定的未来现金流可供使用,所以它天然适合在股价下跌过程中通过持续买入来降低持仓成本价,这就是定投“摊薄买入成本”的功能。

“摊薄买入成本”是定投最核心的功能之一,相信做定投的同学大多知道这一点。

但是,我们更关注的是,定投“摊薄买入成本”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有什么局限性,什么情况下有用,什么情况下没用,能否定量地计算出定投“摊薄买入成本”的作用大小?

No.2

先举两个极端的例子来看看:

假设我们每期定投1元,第1期定投的买入价是1元,买入份额为1份,持仓成本价也是1元;第2期时,股价大跌到0.5元,按最新价可以买2份,持仓成本价降为0.667元;第3期时,股价继续跌到0.2元,按最新价可以买5份,持仓成本降为0.375元。

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定投摊薄买入成本的作用非常明显,股价跌了80%,而定投只亏46.7%。

再看第二个例子,依然假设每期定投1元,累计定投了100期之后,持仓份额为100份,持仓成本价也是1元。

在第101期时,股价直接大跌到0.5元,这时候新定投1份资金之后,持仓成本价降为0.99元,下降幅度为1%。

可见,这时候定投摊薄买入成本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了。

也就是说,定投摊薄买入成本只在定投前期效果明显,随着定投期数的增加,这种效果会不断被弱化直至微乎其微。

No.3

再举个实际例子来看看,在2015年6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定投中证500指数,这是一段明显的下跌行情,按理应该正好适合定投发挥摊薄买入成本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中,灰色实线是中证500指数价格走势,黑色实线线是中证500指数基金定投成本价走势。

刚开始定投时,中证500指数正好是一波快速下跌,定投成本价随之显著走低,这时候定投确实起到了摊薄成本的作用。

但当定投期数达到10期左右之后,定投成本价的变化已不再明显。

当定投30期左右到2018年年初时,即使此时中证500指数开启了一波新的大幅下跌,定投成本价的下降幅度也很有限了,这时候,定投摊薄成本的作用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定投的收益情况将完全取决于指数价格走势。

No.4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应该明白,定投摊薄买入成本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在定投前期份额积累较少时比较有用,随着定投期数的逐渐增加,定投摊薄买入成本的作用持续变小,到定投后期时基本就微乎其微了。

那么,在具体某个时刻,定投摊薄买入成本具体有多大怎么计算? 或者 在 同时 定投两只基金时 ,加仓哪一只成本可以下降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