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莫非(库小七站长学员)

我们姊妹五人,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父母皆是农民。尽管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父母仍供我们五人读书直到高中毕业,我与哥哥弟弟三人考上大学。

这是父亲在村里最引以为自豪的事情,从来没有哪一家出过全村第一个大学生,也从来没有哪一家出过这么多大学生。父亲去世的时候,两个姐姐哭诉,要不是当年父亲的决断,她们现在不会过得这样不好。好像现在她们生活的不如意,全是父母的错。

我知道这是她们的心结,也无心跟她们争辩,但我更相信:人生的路是自己走的,命运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一个人除了不能选择父母、家世、性别之外,做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其实都应该由自己决定。

01

ONE

原生家庭不该成为“背锅侠”

“原生家庭”是被国内心理圈滥用的一个概念。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是这样说:个人的生活不幸可以从其早年的生活经验中析因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在接待第一次的来访者时,总会问起来访者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既往病史、社会关系等,想要从这些基本资料里,获得关于来访者问题形成的原因,探寻问题的症结所在,以期望能帮助来访者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心理咨询的应用场景里头,我也非常注重原生家庭的探究,但是,这不是绝对的根源,更不应该让所有的问题,都归罪于原生家庭。过于强调原生家庭的作用,其实有点像现在的有些父母,在为孩子过度付出以后,完全活得没有了自我。倒像是父母之罪,才导致孩子的前途堪忧。

科学心理学关于人的心理发展的研究关注的是“早期教养环境”的影响但是早期教养环境并不等于原生家庭,它应该包括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一切要素。

可悲的是,现在很多人在文章中提到:一个人的心理创伤,追溯其根源在于他的原生家庭,好像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决定了一切。甚至有更为极端的说法是: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必然隐藏着一对问题父母,关联着一个问题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T W O

原生家庭成了谁?苦了谁?

在当今中国,各种“拼爹”二代,各种凡尔赛式地炫耀,炫富炫权炫名气……再次让人艳羡一生下来就占尽财富与优势资源的人。这些现象让部分人的三观扭曲,更让平凡人心生怨念,为自己没有出生在好的家庭里而怨尤。

要问出身,先从虞舜、项羽、赢政、刘邦问起,他们有谁是自身无需努力,单靠着原生家庭,就成就了帝王之辉煌的呢?

1、生在平民家,孝德治天下的虞舜

舜生长在一个组合家庭里,亲父后母对舜可谓严厉,舜的童年“及有小过,则受罪。”舜选择以至善至孝侍亲,孝悌和合美德扬名天下,受到尧的器重,将自己的女儿娥皇与女英嫁给他。后其父兄对舜纵火井埋,可是舜对父兄越发恭敬仁爱。我们无法选择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家人,但做什么样的人,得由自己做主。舜作出了表率。

后来,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举八恺(kǎi),举八元,放四凶”,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干出了一番伟业。

我们说,舜的原生家庭到底给了舜什么呢?没有亲情,没有仁义,没有爱,只有怨愤、仇恨和陷害,但他却把自己修炼成了为人传颂的王者,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原生家庭不重要,自己成长才是好。

2、始皇名扬千古,靠的是实力

秦始皇的家世,无人能敌,祖先是帝王,承袭王位一步登天。但要掌管好大秦江山,光大祖先的家业,13岁的少年天子开始学习治国理政,20多岁亲政后“兴兵诛暴乱,六王咸伏其辜,大定天下。”至39岁完成大一统称始皇帝,用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干,书写了中国历史上最华美的篇章,称为千古一帝。

若无付出,只靠睡在祖先的功劳谱上,恐怕自己早就被拿下了,恐怕秦早被别国吞并了,哪来的大一统的光华?

所以,对秦始皇来说,原生家庭只是给了他一个台阶,怎么跳?跳多高?全由他自己把握。

3、爱拼未必赢,不拼必不赢

项羽受叔父项梁的影响多一些,爷爷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楚国战将,他的家世有着楚国贵族的光华,但不幸的是,项羽年少时在战乱中成了寄养在叔父家的孤儿。可以这么说,叔父项梁是他的人生导师,他因杀人带着年少的项羽流亡,到了吴中(今浙江湖州)教他学书学剑学兵法,为的只是复仇,项羽只是帮他复国的棋子。

战乱使得这样一个有志少年无法静心学习。未谙世事的少年跟着一个没想过成就他梦想的引路人(项梁),引路人的格局与视野影响着他,他的梦想之路能走多远?项羽的原生家庭是破碎的,他背负的是家族的期望,复国复得项氏家族曾经的荣耀。项羽一生戎马征战,可谓英雄一世,家族除了一顶破灭的光环,给他的还有什么?

项羽也不是靠原生家庭,而是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战斗,自己的付出,才成就了西楚霸王的名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T H R E E

内在驱动力才是人成长的关键

去掉原生家庭的因素,我们来探究人生的本来,以及个人努力和奋斗的关键因素。刘邦可谓是个人内在驱动力特别强大的典范。

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动力论认为:人格的核心是人内在的心理事件,这些心理事件发动了行为,或构成了行为的意图。人的行为的动机来源在于心理能量,这些能量来自先天的驱力和本能。行为的动机通常是无意识的。

刘邦出生在平民家庭,四十多岁时还没有娶到媳妇,无赖痞子式的人,谁能想到多年以后他能够慨当以歌,从平民华丽蜕变为帝王!

刘邦当泗(sì)水亭长到咸阳做徭役时看到秦始皇仪仗经过,感慨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这应该是刘邦内心激荡的大事件,由此开了眼界,放大了格局。从此他有了从平民华丽蜕变为帝王的内在驱动力。

起兵反秦后败仗打了无数,权谋心计全在于成就“大丈夫当如此也”之夙愿。抛妻弃子,在项羽以把他的父亲煮肉汤要挟他时,他却答要项羽分一杯羹给他,你看,舍得下亲情羁绊的,也是他。

楚汉战争韩信以封假王才肯救急,舍得下权益财物的是他。为义帝之死办丧礼假仁义,诏诸侯数罪讨伐项羽,不念兄弟之情的是他。

与项羽对决射胸捂足,鸿门宴装孙子,约以鸿沟界二分天下最终却背义开战,耍智谋斗心计的是他。

建朝立制后,除权变固政权杀功臣的是他。他有政治野心,有权变谋略,有忍容假仁;他能纳谏用贤,能天下同利。

为改变自己命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凡此种种所作所为都源于其内在动机。正因为他心中的内在驱动力很强大,才让他完全不依靠家族的任何力量,走上了权力的巅峰。当然历史上所有帝王的成功,哪能是单一因素就能造就的,我们暂且不论他们行为的错对,单看,一个人想要成功,内驱力确实是不能缺少的

你看,你原生家庭的影响重要,还是个人的努力重要,从司马迁《史记》中的几个重要人物身上,我们就可以获得深深的思考,就可以看到答案。

英国有个纪录片《7年》,讲的是电视台连续多年,跟拍几个人,从7岁、14岁、21岁、28岁到35岁、42岁,有一个孩子,逆袭的相当完美,因为他努力学习,用心上进,最后成为了一所高校的著名教授。

我们周围也有很多孩子,家里很穷,父母都在打工,但 他们一直在努力,在向上走,他们也获得了自己的成功。

我的姊妹和家庭,更是自我奋斗的典范,当没有考上大学回归农村的姐姐,再次抱怨的时候,我仿佛看见当初她们拒绝再去学校的样子。生活从来只相信,内心有确定的信念和确定的想法,想要改变自己的人,而这份确定性,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奋斗信心。

04

F O U R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用一生在治愈童年

阿德勒说:“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用一生在治愈童年。”

虞舜的童年饱尝失亲被亲爹后娘和同父异母的兄弟虐待之苦;秦始皇13岁以前同生母赵姬在异国他乡,过着没有自由随时都可能成为政治牺牲品的流亡生活;项羽年12岁就成了孤儿,随杀人犯叔父四处逃亡;刘邦小时候因其母与人私情所生的特殊原因,“不事家人生产作业”长大后成了一个四十多岁还娶不到媳妇的穷赖汉子。

无论时势怎样变迁,我们能看得明白的是:让一个人真正有成就的并不是他的家世,而是他的梦想激荡出的内在动力与执着,是学习及阅历增长的智慧与才干,是其心怀天下爱拼敢拼能拼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