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经瞭望记者 庞玉宇

2021年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0年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名单,全国仅有11城入选,泸州市作为我省唯一入选城市,入选特色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行业类)。这是继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殊荣后,泸州又添的一张新名片。

近年来,泸州市认真贯彻落实“数字中国”战略,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20年,泸州市抢抓机遇,以加快建成四川省数字经济发展先导示范区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导示范区为目标,以新思路、新格局、新动能为驱动,奋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领域全年荣获国省各类试点示范项目及典型案例共50个。泸州市成功创建全国特色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江阳区获批四川省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纳溪区获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四川省大数据融合发展创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正式启动

战“疫”情 数据防控显成效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悄然而至、迅速蔓延。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要部署,省、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泸州市迅速吹响坚决打赢这场战“疫”的冲锋号。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泸州数字经济行业立即响应,从数据源头展开阻击。 1月23日,该市率先启动“疫情防控人员大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建立疫情防控情况报告制度。通过大数据精准摸排筛查,形成来泸(返泸)人员全覆盖数据包围圈、未满14天的来泸(返泸)人员优选数据包围圈、当日来泸(返泸)人员的重点数据包围圈。疫情期间,共筛选、分析、处理疫情数据7.6万条,大数据整体覆盖率达89.61%,部分地区实现100%覆盖。采用“大数据+网格化”手段,对生活小区、辖区单位等进行地毯式逐户摸排,实现排查全覆盖,使数据分析形成闭环模式,确保全市确诊的新冠肺炎输入病例,大数据覆盖达100%。

1月28日,市数字经济发展局组织本土数字企业,在7天时间内自主研发上线新冠肺炎疫情管控公共服务管理平台——酒城e疫控。平台使用期间,共收集1500余名基层人员上报排查信息16万条,其中电话排查10.8万次、上门排查4.8万次、群众上报479次、自报3358次,共管控掌握人员信息9.4万人,发现异常人员270人,集中医学隔离数据55条,在家隔离信息5824条。全市各通信运营企业强化通信网络保障,累计保障视频会议2080场次,开通各类手机、固话、宽带、IPTV、政企专线等免缓停机服务逾110万户,累计发送新冠肺炎疫情宣传短信共计5866万条。同时,数字经济发展局在全市范围内收集发布了2批40家数字经济企业147项数字产品(服务),涵盖防疫平台、社区管理、复工复产、远程教育、智慧医疗等种类,助力各行各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复学。智慧医疗,实现远程会诊、动态监测等,让市民就医问诊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过多人员接触导致的交叉感染风险;远程教育,实现在家学习,让学生停课不停学;远程会议,让政企单位工作不停摆;社区管理,实现扫码出行,使小区封闭管理不困难。数字产品(服务)为助力泸州全民抗疫提供了更多样、更高效、更安全的“战疫工具”。

示范城市 数字建设势头强

2020年12月16日,泸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签署泸州市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到2024年底,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将在泸州新建5G基站6400个,实现全市各县(区)核心区、重要功能区、重要场所、重点交通沿线、乡(镇)等5G全覆盖。

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泸州市在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截至2020年底,泸州市辖区内通信基站数量达22443个,排名全省第5,五年间增长近1倍;移动互联网用户数368万户,排名全省第6;移动通信普及率达91.6%,移动电话用户466万户,排名全省第5;4G通信信号覆盖率达100%,实现“村村通4G信号”,村民小组4G通信信号覆盖率超过97%。建成5G基站1546个,5G基站数量排名全省第3,5G发展水平排名全省第4,实现江阳、龙马潭、纳溪三个主城区和各县城热点地区连续覆盖,5G用户数突破98万户。

作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泸州市互联网出口带宽超5.5T,位列全省第二,较2015年增长了8.6倍,出口带宽冗余程度高,为社会民生和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高等级通信公路”。截至2020年底,行政村光纤宽带通达率达100%,实现“村村通光纤宽带”;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145万户,排名全省第5,较2019年增长24.1%;100M以上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超127万户,排名全省第5,较2019年增长42.52%,1000M以上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8万户,排名全省第4,较2019年增长18倍;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92.18%,较2015年提升48.58个百分点;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300余万个,排名全省第4,较2015年增长145%。

全面融圈 数字应用“神”助力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启动,泸州市数字经济行业以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为先导,以数字政务、数字医疗、数字社保、数字警务、数字交通、数字治理等应用为抓手,全面助力泸州市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数字政务:依托华为四川大数据中心,市政务系统上云形成成熟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政务云平台已承载全市85个市级党政部门351个业务系统,上云比例达到90%。公文处理“电子化”“网络化”已成为各级“标配”。泸州通OA建成投用至今,共完成部署1183家单位,其中市级单位57家,区县单位924家,企事业单位202家;开通账号21022人次,流转公文10万余件次,OA系统已完全融入政府公职人员的日常工作。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作保持全省连线,市数据资源共享平台累计汇聚数据14.07亿条,登记目录6956个,发布目录4074个,挂接资源2275个,服务部门274个,发布数据服务1660个,各部门共享服务736个;市数据资源开放平台汇聚2.48亿条,发布目录1517个,挂接资源1302个;在省数据资源共享平台上编制目录数3240个,位列全省第五;推送资源1145个,排名全省第3。

数字医疗:以西南医科大学及7所三甲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全面构建数字医疗体系。至2020年底,全市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414万余份,建档率95.79%;全民预防保健累计免费体检899万人次,查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高风险人群112万人;实施远程心电63413例、远程医疗、远程影像91750例;申请远程会诊2326例,完成远程会诊报告2189例。

数字社保:全市社保卡持卡人数达457.69万人,较2015年净增加228.09万人,覆盖全市105.73%常住人口,户籍人口覆盖率达90.1%,发行总量居全省第7位(在全省各市州常住人口排名中泸州位列第9),电子社保卡签发总量超48万张。

数字警务:全省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应用现场会在泸州召开,率先在全省成立大数据警察支队。“高风险矛盾纠纷预警”“‘智汇心’校园警务”等信息模块项目上线运用,建立以视频为基础的全息数字档案,准确率达90%以上,信息化合成作战模式破案贡献率达95%以上。全市共建成天网点位13000多路,全省排名第1位。

数字交通:全市共安装智能公交站牌86块,中心城区占比超过35%。

数字治理:在纳溪区率先开展全国慧眼工程试点的基础上,继续实施全市范围的慧眼工程建设,累计安装“慧眼探头”25.6万个,覆盖农户21.6万家,覆盖面达23%。

城区的5G基站

转型升级 数字创新劲头足

2020年8月15日,白酒行业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在泸州召开,泸州市成功申报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白酒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近年来,四川全力打造以5大支柱产业和数字经济为主体的“5+1”现代工业体系,依托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而泸州依托产业优势,率先在全国建设白酒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将实践落到实处,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助推工业高质量发展。

郎酒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主体,成功建成并上线运行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白酒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速白酒及相关产业数字化转型;筹建白酒行业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通过二级节点标识解析的底层能力,培育一系列“白酒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创新应用,积极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上标识。

据统计,至2020年底,全市应用数字技术的农业企业数量达631家,较2015年净增长472家,年均增幅59.4%;企业上云数超过2200家,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7家,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示范企业2家入选名单,正式通过贯标评定的企业4家;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设备数、点位数超过2600万,物流信息平台运载工具数量近30万个。全市数字经济规上企业共计86家,居全省第三。2020年,全市核心数字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22%。

华为四川大数据中心、中国电子(泸州)产业园、中国长城信创基地等项目纷纷落户泸州,产业数字化已经在泸州落地生根,蔓延生长。

厚积薄发,砥砺前行。

泸州市数字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泸州将继续围绕国、省、市中心工作,助力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民生,以提高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为目标,砥砺前行,为泸州高质量发展贡献数字力量。

(图片由泸州市数发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