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一座著名的陵墓之中,考古专家偶然发现一件特殊的青铜器,它的名字叫做伏鸟双尾青铜虎。然而可惜的是,它却因为年代太久远,口中一颗虎牙丢失,直至七年后,才有人将虎牙找到。考古专家为伏鸟双尾青铜虎寻找虎牙的经历究竟怎样曲折?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89年9月20日,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乡农民在自家村落取沙时,偶然在沙中发现数十件青铜器。起初的时候,他还认为是其他村民偷偷埋下的,然而当村支部书记赶到时,却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随即在村支书的安排下,农民打电话向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汇报,称在此处发现古代遗址。

考古研究所专家不敢怠慢,火速组织专家团前往事发地点进行勘察,并对现场进行保护。经过考古专家们的专业鉴定,他们确定该墓为一座商代大墓,墓中有一棺一椁,椁室东西长度为8.22米,两端共有2层高台,墓主人遗体已经朽坏,出土文物共计1500件。其中包括青铜器486件,玉器754件,陶器356件,骨器5件,被评定为国宝级文物共5件,国家一级文物23件。

在所有的文物中,尤属青铜器最引人注目,其数量之多、造型之奇、纹饰之美,堪称是全国罕见,被考古专家们誉为是“江南青铜王国”。正是由于大洋洲商代墓葬的出土,也让古代被称为蛮夷之地的江南获得了同样拥有青铜器的美名,是我国江南考古的一项重大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大洋洲墓葬青铜器中,有一件青铜器显得尤为特殊,它就是一件名为“伏鸟双尾青铜虎”的青铜器。伏鸟双尾青铜虎通长53.5厘米,重6.2千克,其整体造型威武霸气,可谓是虎中之王者。该虎立体圆柱,内空无底,四腿扑伏于地,抬头平视,背直脊凸,腹部略垂,双尾垂卷。背伏小鸟,尖嘴圆睛。其形象奇异神灵,双目圆凸,口张露齿,獠牙尖长,眉粗横行,两耳竖张,呈静伏蹲立欲纵之势。在其身上透露出了虎的威武、勇猛的神情,内中则藏匿着一种诡谲、仙逸的神气,虎的神性表现到极致。伏于虎背的那只小鸟与虎的关系还朦胧不清,更是留给人们不尽的想象。

不过凡事都可能存在缺憾,伏鸟双尾青铜虎也不例外,考古专家们在对该器物进行清理时,发现青铜虎的虎牙部位存在缺失,也就是说,青铜虎原本长在口中的一对尖牙,如今少了一颗。有人认为,缺憾是一种美,例如断臂的维纳斯,可对于伏鸟双尾青铜虎而言,缺掉一颗牙却并不是美,而是极大的缺陷。

巨大的遗憾总是会令人心神不宁,考古专家们面对着缺损的文物,他们的心中也不是滋味。为了能够找到虎牙,他们曾多次在出土伏鸟双尾青铜虎的地方寻找,却都未能如愿找到。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就在考古专家们都泄气的时候,一次意外让事情的发展出现了转折。一位考古专家在逛古玩市场的时候,偶然发现文物小贩摊位上摆放着一颗青铜牙齿。出于职业的敏感,考古专家第一时间想到了伏鸟双尾青铜虎丢失的牙齿。他拿起铜牙反复观察,并将其买下送至博物馆。

经过仔细的比对,考古专家们发现,该铜牙断裂处纹路与伏鸟双尾青铜虎牙根处纹路一致,由此可以确认,该铜牙正是考古专家们苦苦寻找的丢失虎牙。后经询问得知,贩卖虎牙的小贩正是大洋洲乡民,他在自家田地偶然拾到铜牙,准备在市场变卖换钱,却没想到自己的无心之举居然成就了国宝的“破镜重圆”,他表示愿意将该文物无偿献给国家,并退还了之前所收钱款。

伏鸟双尾青铜虎的复原工作圆满完成,标志着该文物重新获得了新生,专家认为,该文物的复原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古代先民高超的制作工艺,更为后人谱写了一曲保护文物的赞歌。时至今日,在收藏伏鸟双尾青铜虎的大洋洲商代青铜器博物馆中心广场上,一具名为《时空》的大型雕塑已经落成,而它的造型正是充分借鉴了伏鸟双尾青铜虎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谈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文物的确是文化瑰宝,它们为我们展示了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为我们回顾过去、珍惜当下、展望未来提供了源泉与动力。同时我们也应该感谢众多的文物专家,正是由于他们的用心,才让文化瑰宝得以复原,为世人展现本来的面目。

参考资料:《大洋洲商代青铜器博物馆文物简介》 江西出版社出版 张文全著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