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塔路西面,有这么一条南北走向的巷子,巷子不长,历史也不过百年,但这里承载了江苏省国民政府搬迁到镇江的一段城建档案,这条小巷就是梅花巷。

巷名由何而来?又记载了怎样古老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镇江的梅花巷,烙印着一个时代的痕迹

梅花巷在宝塔路以西,南至宝塔路横街,北至平安巷,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巷子。民国时期,江苏省检察厅迁到这里,房子是租用的蜡烛坊的老房子,他们在老房子前面砌了一个大照壁,上面画了个梅花的图案,地名由此而来。

梅花是民国时期的国花,当年的释义是“三蕾五瓣”,代表三民主义及五权宪法,梅花凌冬耐寒,象征坚贞、刚毅、圣洁,代表国人的精神。梅开五瓣,也象征五族共和,具有敦五伦、重五常、敷五教的意义。梅花“枝横”、“影斜”、“曳疏”、“傲霜”,同时亦代表易经中“元”、“亨”、“利”、“贞”四种高尚德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花巷这地名的历史不长,不到百年。梅花巷这个地名重要的地方,就是它承载了江苏省国民政府搬迁到镇江的一段城建档案。1929年,国民政府命令江苏省政府迁往镇江,政令如山,省府各个机构立即执行,许多机构接到命令后都不敢怠慢,开始在镇江找房子。省政府搬家,当时的要求也不高,不论房子好丑先找到地方再说,那时的江苏省政府主席叶楚伧做得还可以,这个老同盟会的会员基本上没有劳民伤财,按现在的说法来看,当年政府的许多机构简陋得让人难以置信。

据说检察厅搬到镇江后,就在宝塔路边上巷子里租了蜡烛坊的房子,因为房子太简陋了,律师公会由大律师出面,在这房子的前面修了个大照壁,上面的砖雕是梅花图案,两边的白石灰墙上有“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八个大字,这就是梅花巷地名的来历。1982年,民政局邀请一些曾经在镇江狱中坚持斗争的老红军战士开座谈会,借此我考察了梅花巷,并且记录了梅花巷地名的来历和含义。

当地的老辈人告诉我,这条巷子的南边曾是镇江县侦缉队的驻地,那里面有个牢房,1930年江苏省军法会审处让江苏各县把抓到的共产党人转押到镇江,这里就曾经关押了一批共产党员。

这座监狱1931年大年初一曾经发生革命者领导的暴动,原北京图书馆(现为国家图书馆)馆长刘季平在他的回忆录里记载了这次暴动惊心动魄的全过程。据一些当年在镇江狱中坚持革命斗争的共产党员回忆,刘季平是这次唯一成功越狱的革命者,他翻越京沪铁路的围墙,围墙紧挨着一条巨大的泄洪沟。因为他眼睛近视,一头栽了进去,后边警察追过来,他趴着不动,躲过了追捕。

所以这条巷子里也有革命斗争史的内容。

来源:《镇江古街巷地名掌故》,李赞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