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轻喜剧《赘婿》正在热播。这部剧是改编自小说作品《赘婿》。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宁毅,他本是一名商界大亨,阴差阳错之下来到了武朝,不经意却搅动了风云。

其实,《赘婿》剧集考虑到市场环境,对小说做出了很大改编,可以说是原著小说的极简版。一些角色的人设身份,也做出了很大调整。

小说中的故事,更为宏大、繁复、厚重、细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濮园诗会”在小说中是一场重头戏。

这并非是几家商号走秀推销布料衣服这么简单,而是江宁城的文人雅士,聚在一起填诗作词,比拼才华的。并且还有秦嗣源等一些名流大儒作为评委。

因为此次诗会定在中秋节,参加诗会的作品,都要紧贴“月”这个主题,所以宁毅“剽窃”了苏轼《水调歌头》,技惊四座,力压诸多江宁文人墨客,赚得“江宁第一才子”的名号。

只是宁毅亮出了《水调歌头》之后,没有再写什么诗词,很多人以为那首词是宁毅花重金买来的。

秦嗣源是“潜龙在渊”,等待复朝的宰相。他一直对宁毅十分感兴趣,也关注宁毅是否真的有才华,于是前往宁毅教书的私塾。

正巧,宁毅鼓捣出了一块简易白板,用炭条在白板写字教授学生。见秦嗣源过来,宁毅便用炭条白板演示,随意写了几句残诗。什么:

红酥手,黄藤酒。两个黄鹂鸣翠柳。

长亭外,古道边。一行白鹭上青天。

当写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时候,秦嗣源大赞好意境。随后便问这两句残诗的全篇。秦嗣源再念叨了一遍,又赞叹,即便是残诗,这两句也登堂入室,气势非凡,有大家气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熟悉诗词的朋友可能不会陌生,其实这两句就出自李白的《登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据唐宋一些诗话野史记载,李白写这首诗,是为了挑战崔颢的《黄鹤楼》。的确,这首诗无论是遣词、立意还是风格,都与崔颢之诗,有几分神似。

首联不似常人写七律,力避重字,李白上句连用两个“凤凰”,循回往复,具有极强的音韵美,似天然而成,如行云流水。而下句则有悠悠不尽、沧海桑田的时空之感,七个字,似囊括了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十四个字的含义。

这一联的“凤凰游”,并非是李白刻意模仿崔颢而写上去的。据说凤凰台,是因为南朝宋有凤凰栖息于此建造的。古代封建社会,见到凤凰麒麟等,都会说成是祥瑞,认为是王朝鼎盛才有的征兆。

凤凰麒麟是虚无缥缈的存在,再鼎盛的封建王朝也无法千秋万载,总有更替的那天。繁华的六朝,已经不复存在,唯有凤凰台前的江水,空自流淌。

接下来的颔联,李白便将这层王朝兴衰的感叹,展开来写:

吴国华丽的宫殿,已经被历史的车轮碾过,只留下些许斑驳的痕迹,透过肆意生长的花草之下的幽径,可以窥见一二往日的繁华。而晋代的世家大族、名士高官,都已经成为一抔黄土,偶然荒芜的野地露出的一角石碑,世人才知道他们曾经存在过。

颈联从怀古回到眼前。三山从凤凰台望去,若有若无,仿佛是一半落在青天之外,而白鹭洲,则被长江之水,分成两半。一个“落”,一个“分”,将凤凰台前的山、水写得恍如神话中的神器,开天辟地,摧枯拉朽。

难怪秦嗣源当是看到这两句,就觉得气势不凡。或许,也只有李白才有这样宏大的魄力和想象力。

李白极目远望,想要看到那都城长安,只是浮云蔽日,他无法看见,这不禁令人发愁。这最后一联,其实是李白针砭朝廷奸臣当道,蒙蔽皇帝,而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整首诗的气脉流畅宏大,不加修饰挥洒自如。并且诗中蕴意深刻,六朝兴衰引唐人感叹,而唐朝“浮云蔽日”,将来它的覆灭,更会引世人感叹吧。

后世评价唐诗,都离不开“气象”二字,或许李白这首诗,便将“盛唐气象”体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