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名单,广州成功入选,成为广东省继深圳之后的第二个入选城市。

截至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共批复建设两批总共8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包括2019年公布的上海(浦东新区)、深圳、济南-青岛和此次的北京、天津(滨海新区)、杭州、广州、成都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人工智能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七大建设领域之一,是新一轮科技竞赛的制高点。在新冠肺炎暴发之前,人工智能已经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在众多垂直领域实现应用。2020年抗击疫情中,人工智能在疫情监控、病毒检测、辅助诊疗、药物研发、智能测温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也坚定了各城市的发展信心。

此次工信部新增了5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明确表示要将先导区建设作为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再次凸显发展“智能经济”的紧迫性。

事实上,在人工智能这条赛道上,也有不少城市获得了其他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

据南都科创记者统计,截至目前,由科技部批复建设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已有11座城市。2019年,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杭州、合肥、德清县获批,2020年3月,重庆、成都、西安、济南获批。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部和工信部批复建设的首批试验区和先导区大都分布在东部和中部,第二批中都出现了西部城市,如成都、西安和重庆。

此外,北京、深圳、成都、广州等城市既入选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同时也是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按照科技部发布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到2023年,全国将布局建设20个左右试验区,打造一批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可见,人工智能城市的发展正在遍地开花,未来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示范区,为产业发展树立标杆。

而随着政策红利的逐渐普及,对城市而言,人工智能的建设如何能够脱颖而出,抢占高地,将更多取决于能否将人工智能这一技术与产业真正实现融合,探索自身的建设路径。

此次工信部对新增的5个先导区也提出了详细的建设要求,如北京将聚焦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城市、“科技冬奥”等重点领域,加快建设并开放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

天津(滨海新区)推动智能制造、智慧港口、智慧社区等重点领域突破发展,着力建设人工智能基础零部件、“人工智能+信创”产业集群,打造共性技术硬平台和创新服务软平台;

杭州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管理、智能制造、智慧金融等领域的应用,着力打造城市数字治理方案输出地、智能制造能力供给地、数据使用规则首创地。

广州要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要求,聚焦发展智能关键器件、智能软件、智能设备等核心智能产业,面向计算机视觉等重点技术方向和工业、商贸等重点应用领域;

成都要以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为重要抓手,聚焦医疗、金融等优势行业,释放应用场景清单等。

从首批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建设来看,由于启动时间并不长,具体成果还无法衡量,但上海(浦东新区)、深圳和济南-青岛三地都已经明晰了各自的建设路径,“剑指千亿”的产值目标成为标配。对后来奋进的城市而言,也面临着追赶比拼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容来源:2020年7月上海浦东门户网站发布《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浦东方案出炉》、2019年5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2020年5月山东省工信厅印发《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融合发展实施方案》

以广州为例,虽然人工智能产业已成为广州创新发展的主赛道和新引擎,2020年广州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超600亿元,拥有科大讯飞、云从科技、佳都科技等一批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但中部城市如杭州、西部城市如成都等近年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逐年加大。杭州地区相关人工智能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数已超过千件,同时还有阿里等头部企业的加持,成都也已吸引百度、商汤、科大讯飞等行业龙头企业落地,并培育出了软件应用集成川大智胜等本土企业。

此次,广州获批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是工信部对广州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充分肯定。对广州而言,如何把握好这一机遇,实现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也考验着广州的奔跑“速度”。

根据2020年7月公布的《广州市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到2022年,广州将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推动形成50个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应用场景,打造以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等8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10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培育50家以上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制造、应用和服务领域的全国领军企业,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

出品:南都科创工作室

采写:南都记者程小妹

制图:南都记者程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