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做了荆州一把手以后,那叫一个嘚瑟。这局面跟当年的刘备一模一样,于是桓温就把眼光瞄准了蜀地。

当年刘备拿下荆州以后,便前去攻占了蜀地。继而在蜀地建立了自己的帝王基业。所以桓温也想如法炮制。

但是桓温手里人马的确少得可怜,刚扎根荆州,想要短时间内募多少兵马也不现实,毕竟兜里比较干净。

由此可见,桓温是在“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情况下,才带兵攻打蜀地的。他手下的马仔们一个比一个反对,可桓温却信心百倍,为啥呢?

因为桓温得知成汉政权的老大李势是个荒淫无道的家伙,成汉的国力已经是一天不如一天,简直和当年益州的刘璋一模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根本打不下来,本打算回去的。

桓温象征性地上了个奏疏,不等皇帝的回复就带着人马向蜀地进军了。在桓温看来,他可不是在给东晋打天下,而是在给自己挣资本。

李势平日里荒唐,可是到了亡国前夕,自然也是有所顾忌的。毕竟完犊子了以后,再想要吃吃喝喝,基本就不可能了。

因此李势让手下大将李福和昝坚带领成汉大军前去对付桓温。李福问题不大,老老实实埋伏着打算阻击桓温,可是昝坚却不小心走错路了,他跑到犍为去了。

因此昝坚的大军与桓温是擦肩而过,桓温这边也没闲着,他让副将们在彭模看守粮草,自己带着大部队直奔成都而来。

结果没想到后路被李福给抄了,李福猛攻彭模,也跟桓温大军错过了。彭模没攻下来,桓温却已经奋不顾身地来到了成都城下。

李福围攻桓温的粮草重地,从战略上来说是对的,可惜战斗力不行。而昝坚属于完全走错路的那种,实在是无语。

上半场,可以说桓温占尽了优势,没想到成汉都是这帮酒囊饭袋在带兵。李势也没想到桓温如此顺利,所以集中了所有的兵力跟桓温死磕。

这可把桓温给吓傻了,从兵力上来说,桓温压根就不沾光。再加上这是人家的主场,人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你根本吃不消。

因此正面对抗之下,桓温的部队死伤惨重。甚至连参军龚护都战死了。成汉的箭一直射到了桓温的脚底下,你说桓温这仗还能怎么打?下半场刚开局,李势就占据了优势。

二、鼓吏敲错了鼓,结果导致桓温反败为胜。

眼看着要战败了,桓温手下的将领们纷纷打算退兵。保留实力总比这么拼命强得多。桓温本人也是这么个意思,已经下令让大家撤军了。

在古代撤军,一般用鸣金或者鼓退来指挥。这个时候显然鸣金用的设备打仗的时候给搞丢了,因此只好让鼓吏来一通鼓退。

估计是没睡好觉,又或者是上战场太紧张了,这位鼓吏居然双手哆嗦了起来。哆嗦也就算了,这哥们还把鼓给敲错了。

过去一直连战连捷,估计他一直在敲鼓进,也就是进军鼓。这次一个不小心,居然还是敲了鼓进。

大家都觉得桓温这是疯了吧?敌人火力这么猛,你还要我们往前冲?可是军令如山,你要是敢不往前冲,对不起,就算你逃回来,也是要被杀头的。

因此桓温的手下人们纷纷勇往直前,一时间颓败的士气突然就这么没了,你说气人不?在这种情况下,桓温手下的各路将领开始组织反攻,一个个冲锋在前,一不小心就反败为胜了。

我们不知道事后桓温是如何嘉奖这位鼓吏的,不过的确是因为这位不起眼的鼓吏,才让桓温打了这么一个大胜仗。

当初吹下的牛终于得到实现了,那些不看好他的人,也都一个个都低下了头。因为桓温成功地攻入了成都城,灭了成汉政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鼓吏事件或许只是个幌子。

为啥这么说呢?这件事看似没毛病,甚至有些可笑。但是如果当时你处在东晋各路大臣们的角度去考虑,这问题就不小了。

桓温成为荆州刺史,这件事本来就有不少人表示反对。甚至有人提出让司马昱接管荆州,因为大家发现桓温这个人过分有才能。

虽然手里的人马不多,但是战斗力异常强悍。拿下了荆州以后,你又跑去打算拿下益州,你小子想干嘛?想成为第二个刘备吗?

于是东晋大臣们纷纷表达了对桓温的不满。本来有王家、谢家就够乱的了,现在你又冒出来一个桓家,这不是雪上加霜嘛!

因此桓温在顺利地打完了这一仗以后,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战功,而且还要向东晋群臣们表达一下自己的弱势。

虽然打下了成汉,但这是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打下来的。而且还带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一旦大家放松了对桓温的警惕,那么日后桓温再想要有所作为,就容易多了。

而且桓温在攻克蜀地以后1月,就离开了蜀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是不会占据蜀地自立为王的!就算是这样,还有人对桓温强烈不满。

你比如说,本来按照功劳要给桓温封豫章郡公的,但是在尚书左丞荀蕤的建议下,改封为临贺郡公。

总结:桓温的小算计太明显了。

桓温的确是战功赫赫,自诩为当朝曹操。大有恢复晋王朝统一的态势。在桓温屡立战功的情况下,朝廷压根就不知道该怎么封赏桓温,于是就面临一个问题,是否要给他封王的问题。

桓温心心念念地就是要走出那一步,加九锡,封王爵。只要有自己的封国,那么打江山就有意义多了。

可惜桓温的想法,几乎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因此大伙儿偏偏就不让桓温如愿,一直到死,桓温都没能走出那一步,还是比曹操差了半截。

参考资料:《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