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喜欢佛山,特别是它的老城区。

祖庙在那里;

岭南新天地在那里;

闻名的美食在那里;

没料到,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曾被誉为“岭南第一园”的梁园,也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块佛山的风水宝地,竟然汇聚了这么多有趣的地方。

梁园,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由当地望族梁氏历时约五十年才陆续建成,高峰时期整体面积达到两百亩之巨。

我一直挺好奇,现在的梁园,名气并没有排在四大名园之首,为何岭南第一园的“高帽子”会落在它的头上?

梁园,是一个建筑、园林、文化的浑然天成者。

在亲身游历完四大名园后,内心模糊的印象被文献中的一句话不断证实了:

梁园是一座以宅第、祠堂、园林三者浑然一体的大型岭南特色建筑,这在广东并不多见。而秀水、奇石、名帖更是“梁园三宝”,文化底蕴尤其厚重。

在今天的四大名园中,面积最大、观赏性最高的顺德清晖园是园林 私宅,东莞可园亦是这样的建筑组合。

而番禺的余荫山房,后来并入了家族两大祠堂,加之不断扩建,公共建筑日盛的气势,反而把古园三百步之间的精致细腻夺了风头。

倒是梁园,把宅第、祠堂、园林这三者,低调庄重地融合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添彩,浑然天成,和谐居前。

加上梁园的水景、奇石以及收藏名人名贴等文化亮点,在清末时就已达到声名的高峰,后人赞它为“岭南第一园”,确实也不算是过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园门头的风格是低调内敛的,淡然的水磨青砖,就像晚清时期的普通民居,如果不是现在新修了广场,说不定就和这百年建筑擦身而过了。

可一入正门,便有了令人惊喜的豁然开朗,一墙内外两重世界。

奇石端庄的立于庭院当中,牡丹娇艳,盆景苍翠,冬雨刚歇,园子里的空气,清新却带着微寒。

梁园的宅第工整,为三路四进式布局,前排设有佛堂、客堂,其余都为住宅区。各单进建筑室内布局基本一致,设有正厅和朝厅各三间,以天井相隔,左右两廊,形成“回字形”小院落,所以又称“三间两廊”。

梁园方正的宅第紧靠着大气的梁氏祠堂,因为家族中出过高官,祠堂规格更高,可以叫家庙,所以叫刺史家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家庙对面广场上修了一座精巧的荷香水榭,木雕描金,配上罕见的荔枝根屏,背后便是一顷碧波的畅意湖。

穿过颇有韵味的二道门,

便来到这次雨中游梁园的重点区域——群星草堂,这是一座半敞开型的厅堂建筑,由秋爽轩、水榭楼、日盛书屋、船厅、石庭组成一个园林庭院。这一部分园林布局特别精巧,正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之一。

石庭内的奇石,正是梁园的一大特色和胜景。

相传梁园积石比书多,高峰时期共有四百多块奇石,分布在石庭,水庭,水石庭等胜景处,传闻中的十二石斋曾收藏了十二块奇美的黄蜡石,吸引当时众多文人墨客前来观赏打卡。

通过千姿百态的群石,散石,独石,假山的设置,增添了梁园这种岭南园林中非常少见的江南写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石庭里种植的芒果、茶花都由前人亲手栽种,距今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了。

我去时正值芒果花开,约有三层楼高的百年芒果树,一身繁花,傲然耸于石庭,配上满园牡丹花,真是切身感受在广府文化中,大家对花园式宅第的热忱追求。

在船厅边小池的半山上,还有一个有趣的小亭子,它只有一半,叫做半边亭。

“半边亭”的形式并非梁园独有,广州、福州、杭州等地都有,但此处结构奇特,首层六角半边,二层四方是完整的。

如此漂亮的亭子为何只修一半?是缺地呢,还是缺钱呢?

当然都不是,这是前人故意“求缺求拙”之作,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屋主用来告诫后世子孙,以防家败。

从半边亭出来往汾江草庐走,便一甩岭南园林的婉转低回,景色豁然开朗。

畅意湖水质清澄,水草轻曳,锦鲤空游,湖心英石高立,秀美端庄。

坐在湖边的石舫中,学着古人的样子,远观湖上最优美的建筑——韵桥。

小径边的垂柳依依,湖中的太湖石奇美,满树玉兰花香扑鼻,顿觉这岭南园中,一下子有了古人诗歌中的江南春意。

不知道,当年的屋主,是不是也有这番想法。

其实,现在的梁园,留下的遗憾还是颇多的。

现在保留下来的梁园仅仅是当年梁氏叔侄所建造的五分之一,完全没有办法见证那精心营造了五十年之久的岭南佳园全貌。

把梁园名气传遍岭南的十二石斋也消失了,那里面曾经放着梁氏侄子游览洞庭湖之后买回来的十二块奇美黄蜡石,当时的文人墨客路过了都要进来欣赏膜拜一番。

寒香馆不得见,四百多块奇石失散,众多珍奇字帖流离,荷香水榭里的荔枝根屏也仅存四分之一。

一代名园差点要湮没在历史的更迭之中。

幸运的是,它得到了重光的机会。抢救、重修、精营,都让我们一点一滴的,生动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光芒。

朴素的砖瓦,清幽的居室,

柔和的宫灯,明亮的花窗,

古朴的木制家具,

满园的佳果繁花,

沉浸在其中的汉服少女,都让我们在喧闹现代,得以与古人相联,与历史相联,这又是何等的享受,何等的幸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