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中,军衔则是按照资质以及军功等进行评定,但并不是每个人的资质都能评出与之匹配的军衔。比如说贺晋年就是如此,他当时的职位是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是副兵团级,不出意外的话可以授予上将军衔,只是他最终却只授予了少将,其主因还是高岗事件的影响。不过也有人的军衔被评高了,比如说皮定均就是如此,他本该是少将,但因主席的一句话被授予了中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要说的这个将军,如果按照军资的话,他连少将都不是,和其同一级别的最多也才大校,不过他却因为有一特殊贡献,被评为了中将,此人就是苏静。他在红军时期只是科长,到了抗日时期只是115师的侦查科科长,到了解放时期只是四野的作战处处长,其军职并不高,但他却凭着情报侦查的贡献,被罗荣桓建议连升两级成中将。

1910年12月21日,苏静出生在福建龙海的普通家庭中,在四岁时父亲就离开了家乡,前往缅甸谋生,他只能跟着爷爷依靠祖产谋生,不过日子虽说清贫,可爷爷还是将他送到了私塾中,认为男人想要有所成就,那就要有文化才行。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小学毕业,之后还考上了第八中学,在学校中他接触到了共产主义,并积极地开展革命运动。到了1930年他考上了师范学校,在1932年加入红军中时,罗荣桓认为他学历比较高,将他安排到红1军团通信部担任科员。

1934年5月,红一方面军进行了整改,苏静被调到了作战科担任科员,之后在侦查科内担任参谋,负责绘制行军路线图。1934年10月,红军因反围剿的失败只能被迫长征,而苏静则是成为先锋人员,负责前方路况的侦查,每到一个地点,其他战士休息,但他需要带着同志前去下一站进行侦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红军长征的路途中,他长时间赶往高山之中,路途中需要承受猛兽、土匪等的骚扰,但尽管这样他还是完成各项出色的任务,将各地的道路图画出来,让聂帅很是认可,在回忆录中对他进行了高度评价。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途径十一个省份,行驶了两万五千里,但苏静却比别人多走了不少路程。

在1937年1月他被提拔为侦查科科长,在全面抗战后,红一方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115师,其他人的军职都往下降,唯独他被任命为司令部侦查科科长,在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中,苏静负责情报的联络,为大捷也做出了不少贡献。在1938年2月,日军前去进攻晋西南,115师立马派兵作战,3月2日,林总率兵进入千家庄时意外中弹,这让罗荣桓大惊,毕竟师长在阎锡山防区内竟然中弹,他立马安排苏静前去调查此事。

苏静在紧张的调查中发现,原来林总缴获了日军的大衣,因天气比较冷穿在身上,晋绥军的哨兵误认为是日军,正是他的调查化解了国共的矛盾。没过多久,国军的无线电被日军破译,卫立煌的部队被鬼子全程追击,115师听闻后立马让苏静前去保护卫立煌。当时国军的兵力不多,全靠苏静的一个营抵抗,尽管损失很大,但还是完成了任务。

在日军投降后,反动派却发起了内战,1945年11月,罗荣桓进入沈阳作战,而苏静被任命为情报处处长,当时东北民联才不过十多万人,面对国军的百万大军,在战场中可谓是处处落在下风,被追赶到了松花江北部。当时东北地区缺乏我党的群众基础,百姓们只认国军,只能处在被动状态。苏静知道想要打赢战争,那就需要从情报上入手,他带着一百多个侦察兵,从零到一,建立起一张情报网。

在1946年2月,苏静发现国军89师的一个团孤军深入,和主力军的距离很远,他立马将其报给林总,林总抓住机会直接将其全歼,打赢在东北的第一场战争。在两个月后,因苏静提供的准确情报,再次歼灭了国军四千多人,这让林总很是激动,直言苏静等同于十万大军。

在平津战役时,罗荣桓亲自指派苏静洽谈和平解放北京一事,在多日的谈判之下,双方终于签下了和平解放的协议书,不过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他扣下了毛主席写给傅作义的信,但事后主席反而认为他有功。1997年,苏静逝世,终年八十七岁。

参考文献:《名将无''名''——缅怀抗日先烈开国中将苏静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