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颖宝

货架上的商品,也太容易让人误会了。

有言道,你心里在想什么,就能从世界中看到什么。那么,反推也成立吗?

在搜索栏输入“Kakamu超市”后,这个问题就住进了我的脑袋,挥之不去。因为我看到的明明是一根山药,商品标签却是“固体胶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明是一个包菜,标签却是“草稿纸”:

明明是一滩烂番茄,标签却是“书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想起30分钟前吃午饭的画面,我陷入了对世界真实性的怀疑。

眼睛被骗了的,却不止我一个——Kakamu超市每日客流量高达35万人次,但大家买到的蔬果肉类,全是假的。

就连自称“超市”的它,也不是一家超市,而是创意网站。

“不同的人对食物有不同的感情,这成为了生活的原动力。与食物相融合的创意品,最能承载记忆、挑动心弦。”

抱着这一想法,日本设计师Kakamu Masanari在2011年创办了“全员食物化品牌”Kakamu超市。

打开“山药”的盖子,里面真的是固体胶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拨开“包菜”,真的是能写字的纸。

“烂番茄”也能夹进书里。

“本想着买一片‘昆布(海带)’回家煮汤,没想到下锅在前一刻,它却膨胀了,还长毛了!使劲搓都不烂,拿来擦桌子挺适合的,用完了晒干,明天继续用。”

什么,汤?没食材可煮了,放点“固体汤料”将就着喝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没啥营养价值,但这大拇指告诉我,味道一定很不错!

好大一颗“毛豆”,颜色绿油油的,一看就是早上新鲜摘下的,买买买!

唉?怎么里面还长出了一副眼镜?

“今天看到同事吃烤红薯,滚烫的水蒸气一个劲儿地往上冒,看着就香啊!只是不知道为啥,小小一根红薯,她嘬了老半天也没吃上几口。”

其实这是一对水杯。(同事估计也在暗暗翻白眼吧)

“测温柠檬”模拟了柠檬由青变黄的成长过程。正常状态下它是青色的,一旦遇热或检测到周围温度上升,就会变成亮黄色。

一站上“鱼鱼体重秤”,显示屏上的小鱼苗就会瞬间变成大胖鱼,比玩跳楼机还刺激。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趴在Q弹松软的吐司床上,舒服到瞬间入眠。

再搭配番茄枕头、芝士棉被、火腿抱枕……天啊我把自己活成了一块三明治。

冰棍里,藏着一只可爱的猛犸象。随着冰块被一点点啃掉,它就会露出真实面貌。看似充满童趣感的设计,其实包含了Kakamu Masanari对全球变暖现象的担忧——

冰棍吃完后,无论木棒多有意思,都会被丢进垃圾桶。冰川融化后,原住民们会被如何对待呢?

Kakamu超市内,除了实物化的商品,还有仍处于图纸状态的想法。它们被归入“顾客投票”的子栏目里,接受市场的审判。当获赞量超过标准线时,就能获得批量生产、上架出售的机会。

这些抽象的Ideal,比具化的事物更天马行空。

“豆芽的成长日历”是一套7件的T恤,上面的豆芽图案会随着时间推移“长大”。

到了星期八,就能摘下来炒肉片了。(可惜等不到这一天啊)

别人的橡皮筋按“根”算钱,我的橡皮筋按“条”算钱。你没听错,就是“一条鱿鱼”的“条”。

把“鱿鱼”拎回家,要用的时候就剪一刀,粗细自己控制。有了它,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弄丢橡皮筋了。

“核桃头盔”让一个流传多年的哲学问题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用头撞核桃,是头先破,还是核桃先破?

真是无解啊。

小时候我就经常想,到底是白萝卜头上长出了叶子,还是叶子插在了白萝卜上?Kakamu Masanari更认同后者,并设计出“萝卜花盆”为自己的猜测增添证据。

值得一提的是,Kakamu虽然是虚拟超市,但“顾客”的性格特点却十分鲜明——

Kakamu官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本日客人”的话题下方,上传近期顾客的“肖像”,并详细描述他们来自哪里、衣着搭配、购买的商品、聊天内容等,营造实体超市的氛围感。

怪不得有这么多人,明知道超市是假的,还是选择进场购物。融合食物概念的创意品,就跟食物本身一样,给我们带来了最原始、最本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