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选股都知道要选好赛道,即好的行业。在我看来证券行业就不是一个好赛道。

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

1 行业体量小

金融行业有三大块,银行、保险、证券

证券行业的实力在金融行业是最小的。而且不是一般的小,是相差二三个量级的那种小。

这是因为人人都离不开银行,未来人人也都离不开保险,但并不是人人都离不开证券。相对来说,证券行业是一个小众的行业。我国股民最多也就二三亿人,大部分人并不炒股票。银行、保险则不是这样的了,银行和保险在某个角度说是人生必需品。

也就是证券行业的利润来源就是这部分炒股的人或这部分上市公司。不炒股的人和不上市的公司和证券业一毛关系都没有。

一百多家券商争夺二个亿的股民,每家券商的平均股民资源人数也就200万。因此,每家券商的规模都不是很大。当前国内最大的券商其市值也不过3000多亿。这个市值只相当于一家中小银行的水平。

券商是金融业里最穷的。券商营业部的楼房绝大多数都是租的,银行营业部住房大多是自己家的资产。有的券商为了省钱,甚至只租一个楼层甚至几个房间作为工作场地。

行业体量小的最大问题是券商的发展空间有限,券商股的上涨空间有限。因为你的行业本来就是个小众行业,就那么块小蛋糕。

我们平时在看文章阅读量时也能看出来。宏观经济或者房地产的文章阅读量往往很大,股票投资类的文章很难有太高的阅读量。

2 行业没有真正的护城河

全国实力第一的券商能经营的业务,实力排名第108的证券公司大多也能做。各证券公司的业务高度同质化。没有一家证券公司有自己真正的护城河。

一家券商好不容易有几个水平高的分析师。但是这些有能力的人往往都会跳槽到私募基金去做事业。既然自己有能力赚钱,为什么要给证券公司干呢?

所以各大券商的分析师水平的投资水平都差不多,都很平庸。只不过规模大的券商所能开展的业务项目多一些而已。

由于各大券商对于股民所能提供的服务都差不多,都没有什么自己真正的东西。于是各大券商就陷入了两败俱伤的价格战——降佣金。

交易佣金20年来由千分之三降到万分之二,下降幅度达90%以上!

由于竞争白热化,不少券商吃饭都要成问题了。因此很多券商管理层的管理和目标都非常短视化,只着眼于眼前的利润,不利于券商的长期发展。

3 行业发展没有自主权

一家券商不是你想开展什么业务,就能开展什么业务的。不是你想进行创新就能创新的。你做事前必须要得到证监会的批准!否则,你的命运将会很悲惨。券商行业并不是一个可以自由竞争的行业,它实际是受政府严格管控的行业。因此,各大券商都是受制于制度,所能开展的业务基本雷同。我国券商所能开展的业务范围虽然近年来有所扩大,但相比于国外依然是相差较多。当前券商行业制度上依然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券商的业绩发展。

4 券商行业实质是一个周期行业

券商的业绩严重受制于股市的行情。当牛市来临时,券商的业绩就井喷。当熊市来临时,券商的业绩就严重低迷。特别像那句话——有钱了就去会所找嫩模,没钱了就去地里干活。

券商行业实质是与钢铁、有色、煤炭这类周期行业一样的,具有非常强的业绩周期性的。换句话说,券商的业绩非常不稳定。在熊市时,券商员工有可能月收入只有几百元。在牛市时月入数万元就很正常。

我们知道周期性的行业股票是很难成为长线大牛股的。股价长期大幅震荡才是常态。

综合来看,券商股的投资时机只有两个:

1 券商行业出现了较大的制度改革或创新

制度松绑会使券商有更大的业绩增长空间。如果出现类似这种利好,当然是投资券商的好时机。如果出现这样的机会,券商股必然会大涨甚至翻数倍。

2 出现牛市行情

牛市券商是必涨的,这个不用多说了。

以当前国家稳健的金融管理政策,是不可能放开券商给以制度创新的机会的。券商股的获利只能依靠牛市行情,并且券商股由于行业体量限制、缺少护城河、行业竞争白热化等问题,券商股基本已失去了成为超级大牛股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