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商报》网站2月17日报道,特朗普已经成为历史,新政府已在华盛顿上台,其联盟取向是毋庸置疑的。美国总统拜登4日造访国务院时说:“美国回来了。美国的同盟是我们最伟大的资产。”报道还称,德国在默克尔总理领导下采取的矛盾路线起到决定性作用。默克尔试图在政治上与中国保持距离,但同时向这个德国经济界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献殷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盛顿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欧洲项目主任埃里克·布拉特贝里说:“华盛顿对欧洲的犹豫不决感到沮丧。”

很多人都认为美国与欧洲是一个意识形态的大家庭,这点可以说并没有明确的错误,美国与欧洲大部分国家都共享一套意识形态叙事,在很多时候可以塑造非常亲密的政治联系。不过这点并不是历史悠久,而是美国取得世界霸权后的结果,如果单纯讨论意识形态,其作用是含混不清而又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并非无本之木。

现实政治利益在意识形态的包裹下往往被人忽视。欧洲从1648年以来就经历了极为残酷的国际政治冲突,领土变更、灭国战争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其他地区,能幸存下来的国家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欧洲也是现代民族主义的发源地,他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欧洲主义者。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的主要国家都被打成一片废墟,美国接管了欧洲的防务,苏联控制了欧洲东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美国与西欧首先联合并在意识形态冷战的环境中推动民主化,控制内部稳定,到1975年佛朗哥死后西班牙开始民主转型,西欧、北欧和南欧在政治体制上才实现共享。一方面安全秩序由美国承担,另一方面美国也推动自己的意识形态在欧洲扎根,从而实现对欧洲的充分控制,既避免苏联控制了发达的中、西部欧洲,也建构了能完全理解美国意图的欧洲,避免发达的欧洲在美苏的缝隙中生长出第三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欧洲的民主化本质上更像是美国帝国崛起、欧洲普遍衰弱后的产物,如果是欧洲原本状态下的自由发育,其变数可能要大得多。控制欧洲会让美国获得巨大的好处,那就是避免了一个潜在的联合欧洲作为战略竞争者出现,还能从欧洲不断汲取优质资源。而与此同时,欧洲一体化也由于美国承担安全责任而得以扫除许多原本可以诱发战争的政治障碍,欧洲一体化最终可以推动,呈现出以德国、法国和原来的英国为核心的经济整合,而欧盟的三驾马车也需要付出对一体化后受损较大的南欧和后来的东欧的补偿。欧洲一体化本质上是美国帝国控制欧洲后的次级秩序,其在美国秩序下生长,但也有不同于美国帝国需求的利益。

为此,美国需要付出的代价很多,包括维持庞大的军事能力和驻军,并与欧洲深度经济整合和市场、资本开放。此外,美国还在持续塑造作为欧洲“敌人”的对象国家,比如苏联/俄罗斯,以及现在被强行拉上的中国。美国真正担心的其实不是俄罗斯入侵欧洲,而是欧洲与俄罗斯、可能还有中国更加方便地进行战略协作,使欧洲和俄罗斯或中国都获益,减弱美国控制力的同时破坏美国的绝对优势地位。

至于意识形态共享则是隐蔽的锦上添花,深深植入的观念会延宕矛盾的爆发,很多时候可以让美欧冲突被归为“技术性的”而非“根本性的”。观念在绝大部分政治博弈中不会单独发挥作用,但是在建成了稳定的政治利益纽带、福利化社会以及相应的其他合作关系的情况下,共享意识形态可以成为强化、掩盖这些利益联系的关键保护。

现在看起来,美国对欧洲的控制仍然是稳固的,欧洲要迈向政治巨人在现有政治秩序下几乎不存在可能性,我们不可能指望欧洲与美国分道扬镳。说“美欧亲如一家”在现状上是对的,在观念上欧洲肯定与美国更为接近而更为疏远中国。但是美国对欧洲的控制核心仍然是深深藏在各种表征之下的利益联合,这些利益联合不一定对所有欧洲国家都有用。

具体来看,关键问题在于欧盟这一次级秩序上。欧盟的核心逻辑仍然是以法德在利益分配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来进行协调,柏林、巴黎和布鲁塞尔某种程度上就像欧洲的首都。在这种分配机制下,由于在一体化之前产业高度接近,因此南欧和东欧事实上受到了巨大损害,需要西欧和德国进行补偿,但很多时候到具体问题时西欧补偿的意愿很低,欧盟也终究不是单一主权政治体,难以让已经占便宜的西欧和德国将利益吐出来,因此这种互惠存在着不小限制。某程度上,美国霸权的压力和西欧霸权的压力都会集中到南欧、东欧国家上,也正因为如此,南欧、东欧都会寻求其他的补偿机制,这种机制很显然就是中国。我们可以看到,对华态度相对积极的恰恰是南欧和东欧国家。

与此同时,德国作为欧洲真正的核心,只要德国政府是以务实态度就会需要平衡美国霸权的压力,否则美国霸权完全可能将欧洲彻底榨干,美国霸权终究不可能与欧洲的利益完全一致。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特朗普漫天要价令欧洲苦不堪言的同时还让欧洲人发现了美国霸权内在的不确定性和可怕之处,他们对于两手准备的需要比之前更为强烈,引入中国来适当平衡美国霸权的压力无疑是很容易实施的策略,更何况在与中国的关系中,欧洲人仍然可以占据上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中国而言,我们不能低估欧美亲如一家的表现带来的威力,但很多时候也要注意到其同盟关系的内在压力,这种压力会导致多样化的策略和高度多元的声音出现。有时候欧洲批评中国与他们称赞中国的动机完全一样,甚至可能是与中国无关的,不必太过在意特定言论的价值。以现有秩序来运转,美欧就会亲如一家,同时内在压力也完全可能加剧,而欧洲的态度就注定是差异化而又多样化的,与愿意合作的合作,与想对抗的斗争,这就是中国的基本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