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历史剧《觉醒年代》中提到一件事情比较有趣,辜鸿铭和黄侃质疑胡适仅仅在《新青年》发表了一篇文章《文学改良刍议》和几首白话诗,博士学位还没取得,有何资格胜任北大教授一职、甚至当上北大评议会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剧中校长蔡元培是这么解释的:“胡适呢,是哥伦比亚的高材生,也是我们从海外引进的青年才俊。他虽然年轻,但是著述甚丰,学术造诣也很深厚。他在年轻人中间很有影响,所以选他做评议委员,也是对年轻人的一种鼓舞。”

简单几句话,已经涵盖了胡适能够担任北大教授的三个原因。

原因一: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治校理念

蔡元培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他既容得下主张复辟的保皇派辜鸿铭等人,也能够引进国内文化热点人物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他的想法当中,北大应是百家争鸣的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独秀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读过书,但是没有毕业,没有拿到文凭,按正常流程是没有资格在北京大学担任教授的,何况是文科学长?蔡元培却不以为然,果断聘任,将陈独秀竖起的新文化旗帜笼络到北大的麾下。

文科学长尚且如此,胡适虽然当时还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在蔡元培眼里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有真才实学,他都愿意进行招揽。以此看来,蔡元培的心胸,倒是和三国的曹孟德有几分相像呢。

原因二:胡适的导师很有名

胡适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导师是著名的杜威大师。杜威何人?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

他反对传统的机械灌输训练,认为应从实践中学习,对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思想界、教育界有很大的影响,并培养出胡适、冯友兰、蒋梦麟、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等国学大师和学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适曾经这么评价恩师:“自从中国与西洋文化接触以来,没有一个外国学者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杜威先生这样大的。

正是由于杜威的影响力巨大,出于对这位大师的敬佩,即使未曾蒙面,他的高徒胡适自带“有才”光环,多少对任职北大教授有些正面作用。

原因三:胡适在年轻人中间很有影响力

可能有读者会质疑为何跳过“著述甚丰”这条不说,笔者查了一下胡适的主要著作,1917年9月10日他到北大任教之前,比较有名的论文只有两篇:《非留学篇》,于1915年发表在《甲寅杂志》;《文学改良刍议》,于1917年发表在《新青年》。

因此,剧中蔡元培这个说法也只是托词而已。

当然,尽管篇数不多,却都是佳作,尤其是《文学改良刍议》在国内文学界掀起巨浪,推崇国学的辜鸿铭、黄侃、刘师培等人极力反对,而新文化的倡导者陈独秀、李大钊、钱玄同等人则大力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学改良刍议》提出8个主张:“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这是文学史上开天辟地般的变革,而且和时代紧密关联,随着《新青年》杂志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迅速传播,引起大家的议论。

当时的青年最关心的话题是什么?就是如何找出一条救国之路。

《新青年》杂志为什么影响力会这么大?因为它有一个完备的救国逻辑:要救国,则需国人齐心协力。国人如何齐心协力?要先开启民智。要开启民智,则需要推动新文化运动、传播白话文。

它让黑暗中苦苦追寻救国方法的思想家们都看到光明,即使这个路途看起来比直接的革命运动要遥远,却比革命运动要彻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推广白话文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白话文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戏曲、小说等等形式,这样百姓才能真正接触到。

那白话文的文学作品要如何表达?《文学改良刍议》很直白地告诉你8个主张,而且听起来特别有道理,你只要遵循这8个原则去写作,大概就能写出还不错的作品。

也就是说,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给创作白话文的文学作品提供一些方法,能够大力推广白话文,即能够迅速开启民智,即能够缩短救国的时间,因此,这篇文章才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结语

当然,或许1917年末的世人对任教北大教授的胡适有所争议,而在后世的我们看来,胡适任教北大却是北大的荣耀,他后续几十年的创作证明了这一点,一生获得35个荣誉博士学位,并在1939年和1957年两次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笔者也只能竖起大拇指,为这位牛人默默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