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年时光悄然掠过,中国早已焕然一新。她不再贫穷到四处饥荒,饿殍满地;她也不再愚昧到看着火柴叫稀奇,见着汽车呼怪物;她更不再会弱小到外族人欺凌时,跪着哭泣求放过。

她变得富足、安逸与强大。任何人都能凭借双手吃饱喝足,衣食无忧。那么旧时代里鞭策众人站起来的鞭子,震醒浑浑噩噩的国人的警钟是否应该封存起来,免得吓坏我们新时代文明社会未曾见过血腥与压迫的孩子?

你看鲁迅先生的眉宇多么锋利,看他的文多么阴森森,看他揭露的事实多么冷血残酷。他的文章是那么晦涩难懂,他早已不适合这个时代了,早在2010年,“去鲁迅化”的念头就种在部分人的心里,然后他们开始将它喊出口,打着时代隔阂的理由去奔走游说,寻求更多人的支持。

而“鲁粉”心生焦虑,高声反对,他们痛恨鸟尽弓藏,他们在各个角落为先生而战,想留下这位在黑暗中逆行英雄的衣襟。

莫言余华残雪等当代文学大家似乎无意中跨入战场,他们不假辞色,饱含真挚地倾吐自己对鲁迅的崇拜与敬重。不以为然是他们的态度,文学致敬是他们的支持。

“去鲁迅化”潮流兴起

早在10年前,就有人提出“去鲁迅化”的说法。那么什么是“去鲁迅化”呢?所谓“去鲁迅化”就是将鲁迅先生的作品删改调整,移出教科书。

给出的原因倒是齐全。一是因为鲁迅的很多经典作品有些晦涩难懂,学生们学习他的文章难度太大。且当代有很多优秀适合的作品等待学生们开拓学习。

二是因为鲁迅的文章产生于混乱压迫的民国,那个时代太过黑暗,为了警醒世人,鲁迅的文章太过尖锐直白,当时的人读来便浑身发抖,脊背发凉,更不必说处于和平年代的现代人了。时代发展后,当今学生更加应该与国际接轨,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下鲁迅先生的文章格格不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且将鲁迅的文章移出教科书又不是让社会忘记鲁迅,作为课外读物,鲁迅还有很多渠道为新一代青少年学习了解,为众人所知。

口号一响起,行动就紧跟其后。在东南沿海的发达地区,率先将鲁迅的文章从学校“请”出去,散文《风筝》首当其冲。

历史潮流缓缓推进,学生无疑是欢呼的,因为他们不再学习背诵那么晦涩难懂的知识。有些家长们是欢迎的,因为他们的孩子可以省下时间学习更多符合时代的作品,掌握更多在当代社会生存的知识。

但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喝声如同利剑刺破时空的阻隔射在一切读过鲁迅文章的人的心上,先生的文章可以洗礼人的灵魂,滋养人的思想,眼睁睁看着他的文章在当代步步隐退淡去,这是时代的悲哀,亦是当代青年人的不幸。

“鲁粉”的痛心与反对

众所周知,在将经典著作选入学生课本时,会略加删减一些不合时宜的内容。而鲁迅的文章,曾是一直饱受偏爱与宽容的。

鲁迅先生的错别字都不曾删改过,因为改了便失了其特色,因为鲁迅先生是最先用白话字的,有些错误无可厚非,如《记念刘和珍君》中的“纪念”写成“记念”。

但是近年来,鲁迅先生的文章正在逐步被移出课本,“去鲁迅化”的声音正在转为现实,“鲁粉”们对此气愤又无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校是一代代国人了解学习知识,培养智慧的第一场地。强制性的教育让每一代新生学子难逃课本里的一切知识。在这里的学习到的知识会是普及度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知识。

如果鲁迅先生的文章被“请”出学校,那么又如何能指望步入社会,忙于生计的国人再去捡起鲁迅的小说,去耐心地品读那些深奥复杂的文章呢?最后鲁迅文学会一步步湮没在社会中,成为封存的历史。

一代代中国人是在鲁迅先生的呐喊与“吃人”的警告中长大的,对不平事的呐喊,对剥削的警醒,是鲁迅先生教会我们的处世哲学。

酒香不怕巷子深,即使鲁迅先生的文再难懂,学起来再艰难,但是他的文章一针见血,直白又深刻,所带来的思想震撼完全可以不惧巷子的幽深。

时代虽在发展,但有些时候面临的问题是可以不惧时空差异,用同一个答案来解释的。文学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可以绵延后世,不惧时代变换仍有存于当世的价值。

虽然新中国已经没有民国时期那样的黑暗与压迫,但是国家发展得太快了,物质冲击得太迅猛了,物质容易腐蚀社会的风气,蚕食现代人的精神世界,隐藏在社会桥梁下暗河涌动,需要我们时刻“呐喊”,警醒“吃人”,从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汲取精神力量,加固桥梁。

莫言余华的“不以为然”

“去鲁迅化”潮流涌进,但文学大家莫言余华等自岿然不动,提起鲁迅,二人皆是一脸的崇拜与敬仰。

莫言,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享誉国际,世界皆知其名。获得了世界最具含金量的文学奖,莫言的文学造诣可见一斑。

但是莫言在采访中却提到,愿意用自己所有的作品换鲁迅先生的一部短片。甚至坦言自己从小就模仿鲁迅的写作,却始终无法超越先人,甚至无法走出鲁迅对其的影响。

优秀的人的赞赏似乎更具说服力,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赞誉让众多“鲁粉”与有荣焉。

而《活着》的作者余华对鲁迅的观感却更为复杂,幼时的他因为被老师强迫背诵鲁迅的文章对其心生厌恶,甚至写出《鲁迅是我这辈子唯一讨厌过的作家》。

但是后来参加工作的余华无意间翻开《狂人日记》,却被鲁迅先生的文笔深深吸引。

书中的一句话“赵家的狗,何以看了我一眼。”让余华心里一惊,他觉得鲁迅的笔力甚是厉害,一句话就能写出不正常的人,而有的人写上几万字,他们笔下的人物仍然是正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此余华开始重读鲁迅,后来在其的代表作《活着》中,读者惊讶地发现,其中的“福贵”神似孔乙己。最后,余华也说,鲁迅是他的精神导师,他要时刻接受鲁迅的批判。

除了莫言余华外,残雪也是“鲁粉”,她曾说,鲁迅是她唯一认同的中国作家。

小结:

重要时刻挺身而出,危急关头力挽狂澜,要么呐喊,要么出击,这便是英雄。弃医从文,立志救国的鲁迅最终做到了对自己、对家国的承诺。他不仅自我觉醒,还用一篇篇小说出声“呐喊”,警醒世人,他奔走在时代的前沿,游走在黑暗角落,以笔为刃,划破黑暗的幕布,为国人点亮前进的火炬。

鲁迅曾说,白衣天使也曾被无数次诟病,被不理解,被抨击,甚至被陷害,被捅刀子。看来大担当者必然背负大疑惑、担当大险阻。纵使剖开赤子之心为国为民,但仍然有人不喜欢鲁迅,深恶他的通达与智慧,尖锐又直白。

但喜欢鲁迅的人最终还是要比讨厌他的人多。“去鲁迅化”是否应该继续推行,还是要看他的作品是于社会有益还是有害,是推动还是阻碍社会前进。支持者仍在寻找证据指证鲁迅作品的不合时宜,反对者仍然在反对毫不退缩。

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