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育儿,目前来说还是很多家庭的首选,有些是因为工作没时间照顾孩子,有些是觉得老人有生育和带娃经验,弥补自己没有经验的空缺。

前些天,山东济宁一家人吃饭,奶奶担心小孙子食物嚼不烂,便用嘴把食物嚼碎后喂给孙子吃,儿媳妇嫌不卫生,婆婆却说:“你们小时候都是这么喂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媳妇正在发愁如何劝阻,这时一旁的大姑姐看不下去了,学着奶奶的样子把食物嚼碎要喂给奶奶,奶奶瞬间嫌弃得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们纷纷表示“大姑姐干得漂亮”、“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正常情况下,宝宝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随着月龄的增加,食物变得越来越丰富,从最开始的米粉到可以咀嚼的食物。

可是,宝宝乳牙还没有长齐,很多家长担心宝宝食物咀嚼不动难以消化,就会把食物嚼烂再喂宝宝,美其名曰“帮助宝宝更好的消化吸收”

先说说嚼喂食物的危害

1、传播细菌

大人口腔中有很多细菌,这些细菌由于身体免疫系统已经完善,免疫系统可以轻松应对,可是对于宝宝来说,有些细菌在自身免疫系统不健全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感染,轻者腹泻、发烧,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2、宝宝咀嚼肌得不到锻炼

替宝宝把食物嚼烂,剥夺了宝宝最初锻炼牙齿咬合和咀嚼肌能力,乳牙的萌发很多时候依赖咀嚼对牙床的刺激,同样咀嚼肌失去锻炼的机会,会影响宝宝语言能力、流口水等问题。

3、“色香味”已不再

家长费尽心思给宝宝做一餐“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却让食物先经过自己的口腔进行初步处理,就算做得再“色香味”俱全,出来时恐怕也都是惨不忍睹,你确定孩子不会嫌弃吗?

就像上面的那位大姑姐一样,换位思考一下,别人把食物嚼碎喂你,你会接受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担心宝宝食物嚼不烂,影响消化,我们应该在宝宝辅食上入手,遵循从少到多、从单一到多样、由稀到稠、再由粗到细的原则。

宝宝的消化、咀嚼能力的发育,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宜过早添加新鲜食物,当然也不能太晚添加食物,同样不利于宝宝的成长发育。

宝宝添加辅食的顺序应为:米粉→蔬菜泥→水果泥→蛋黄→肉泥→颗粒食物→普通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而最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食物的选择只能是米粉,因为米粉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同时能满足宝宝最初的营养需求。

7~9个月是宝宝咀嚼能力发育的关键期,经过1个月左右的时间适应了流质食物后,食物开始过渡到碎末、然后再是小块,粥、颗粒面、切碎的蔬菜等开始慢慢接受。

觅食和吸吮是新生儿原始的本能,而咀嚼和吞咽需要咀嚼肌、舌头、牙齿等多器官配合,后天不断地训练完成完成的精细化动作。

咀嚼对婴儿牙齿、骨骼和肌肉发育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些都是对未来语言发育有帮助的。

隔代育儿最大的弊端,就是有些老人缺乏健康知识,习惯按老一套的观念带娃,其实她们对孩子的爱其实一点也不少,当妈妈们发现问题又碍于情面不好阻止时,又没有上面那样的大姑姐,老公必须要承担调解员的职责,这样既指正了老人的错误,又不会引起婆媳矛盾,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