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我上床睡觉准备关灯时,无意察觉到腻腻(已熟睡)放在枕头上的小手有些异常。我仔细低头一看,差点被吓呆了——腻腻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第一关节处被皮筋紧紧地捆着,且已经呈现黑红色,有缺血的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赶紧将腻腻手中的皮筋解开,并用手顺着整只手指摸了摸,以促进血液循环。不到30秒的时间,腻腻的手指血色基本恢复了,除了明显的勒痕还在。这时,我才松了一口气。

想想真是后怕,如果我先关了灯,或者腻腻的小手藏在被子里头,后果真是不敢想象。

我还及时拍下了腻腻手上的勒痕,打算第二天等腻腻起床,给她进行再一次的安全教育。

对宝宝的安全教育要因时制宜

细心的爸爸妈妈可能会发现,上文中我提到的是“进行再一次的安全教育”,为什么是“再一次”呢?

日常中,每当发现任何与安全教育相关的“教材”,比如:放在桌子边缘的碗、靠在墙上的木板、地上散乱的玩具、茶几上盛放着开水的水壶……我都会利用这些“教材”,对腻腻进行安全教育。

下面我举2个我日常对腻腻进行安全教育的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利用相关题材的短视频进行安全教育

有一次,我刷到一个短视频内容是一群小孩在河边边缘走,而河岸上没有任何围栏。这时,远处有一个比较年长的姐姐冲着孩子严肃地大喊:“你们都不要命了吗?还不快点上来……”听到话后那群孩子才赶紧离开。

看到这个视频,我觉得非常有教育意义,于是让腻腻看了几遍。我先问她视频里发生了什么,让她用自己的话将看到的内容说出来。之后,我再反问她:“为什么那位姐姐要喊他们?”“他们在河边走,会摔下去的,摔下去会死的,要快点上来。”腻腻边说着,边跺着双脚挥着双手,做出很着急、很慌张的动作。

我肯定了腻腻:“对的,河边走太危险了,如果不小心掉到河里就上不来了!”

趁着这个机会,我继续延伸,平时如果有去到距离水源比较近的地方(举例了日常中可能去的那几个地方,增加代入感),一定要远离水域,走到安全区域。我还严肃地告知她,爸爸妈妈不会游泳,就算有大人在也没办法下水救援,增加她的防范意识。

就这样,借着这个短视频,我为腻腻进行了一次“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

2.利用家庭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安全教育

一次,在家里和腻腻玩丢玩偶接玩偶的游戏,由于腻腻一玩到运动类的游戏就会过于兴奋,容易出现大幅度动作,有好几次,腻腻总是将玩偶从安全区域丢到家具底下,从而出现了可能磕碰的安全隐患。

看到危险随时可能发生,我停下了游戏。我指了指桌角、桌边,对腻腻说:“你刚刚蹲下去捡玩偶的时候,差点撞到了。”我也以身示范了一下,让自己靠近桌边去捡东西,然后再故意用头去撞了一下桌子,让腻腻明白危险是如何发生的。

爸爸妈妈应该重视对宝宝的安全教育。在生活中,只要面对任何可能发生危险的因素,爸爸妈妈都要停下手中的工作,积极向宝宝讲述其中的危险,帮助宝宝理解并懂得预防或避让。

对于家庭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爸爸妈妈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可能地将这些隐患消除。但隐患无法百分百消除,且宝宝也不可能一直生活在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中。

爸爸妈妈只有教会宝宝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瞻前顾后,懂得及时察觉生活中的隐患,懂得保护自己,再配合大人的照料,才能对宝宝进行有效的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现危险行为应对安全教育进行“温故”

对宝宝进行因时制宜的安全教育,比口头上的唠叨,比突然一本正经的告知更有效得多。不过,“旧知识”太久没用难免会忘记,宝宝也需要在一次次的实践中理解和掌握。

当宝宝出现危险行为时,爸爸妈妈除了要及时帮助宝宝脱离危险外,还要在事后及时对宝宝进行安全教育的“温故”。

就像腻腻这一次用皮筋捆住手指的事,在腻腻第二天起床,我就给她看了昨晚拍的照片,并从网上找了手指被压迫缺血的相关图片给她看,让她明白她这一次不经意的行为可能对自己造成的危险。

我还翻了以前腻腻婴儿时期我给她穿反袜的照片,并告诉她:“你看,袜子里面的线头太多了,妈妈怕线头缠绕住脚趾头,所以帮你把袜子反过来穿。”我也给她看了看她现在的袜子,“妈妈给你买了纯色的袜子,这样里面就不会有太多线头了。”

【腻妈说】

生活中,宝宝难免会做出各种危险行为,爸爸妈妈需要做的,就是随时随地对宝宝进行安全教育,做到因时制宜,把安全教育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此外,在每一次发现安全隐患或危险出现,还要再次为宝宝“上课”,在保护宝宝的同时对宝宝学过的安全教育知识进行“温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