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许世友为何率80辆坦克、60多辆军车上南京长江大桥

出生于八九十年代的人们,都记得小学课本上有一篇经典的作文《南京长江大桥》。

课文中这样写道:"大桥分两层,底下一层是火车道,铺着双轨,上面一层是公路,公路两边是人行道。宽阔的公路上,行人车辆穿梭似的来来往往。…一列列火车鸣着汽笛,从脚下呼啸而过。"

南京长江大桥自诞生起,就是这座城市的地标名片之一。这座完工于特别时期年代,身上的水泥色彩带着浓浓历史味道的特大型建筑,每天都要通过滚滚的人流车流,连接南京长江两岸的繁忙生活。

谁又能想到,就是在这么一条交通要道上,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开国上将许世友曾经一次派出了整个坦克团,80辆坦克和60辆军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沿着大桥一路开进了南京市区。

更令人惊奇的是,南京市民不但没有对许将军的这个举动感到意外,反而夹道欢迎。这又是为什么呢?

中国人的争气桥

南京,这座又被称为金陵的中国东南名城,自从三国时代起就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东吴、南朝、南唐、明朝、民国等政权先后将此作为首都,但是都对一个问题感到力不从心:在穿城而过的长江天堑上,架起一道沟通两岸的大桥。

无论是孙权大帝还是明朝太祖朱元璋,这些一代英主们面对着宽阔的大江,也拿不出什么办法。在千年的岁月里,南京长江两岸只能靠渡轮通航,严重制约了城市的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

进入20世纪初,在南京江南和江北两岸都已经修建了沪宁铁路和津浦铁路的情况下,仍然由于这一江之上没有桥梁沟通.往来客商仍然只能受制于小小的渡轮,运输效率大打折扣。

北洋政府请来了法国人,勘测无果。国民政府请来了美国专家,换来一句"水深流急,不宜建桥"。

直到解放前,中国人在南京长江面上做了千年之久的"建桥"梦,一直因为技术和政治局势,迟迟不能实现。新中国建立后,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1957年,武汉率先建起了第一座横跨长江的大桥。

南京的地位不下于武汉,又处于日益繁忙的京沪铁道枢纽的位置,南京江面上却空荡荡地看不见一座漂亮的大桥。在南京建造另一座大桥,贯通京沪铁路,已经刻不容缓。

南京长江比武汉更宽更深,技术难度自然更大,在这个节骨眼上,却产生了变数:中苏两国两党的分歧越来越严重,苏联要撤回所有援华专家了。

没有苏联人的指导和援助,凭借中国薄弱的建设经验和工业基础,能够完成这样重大的工程吗?

毛主席带领下的中国人民,当然有这个志气。就在武汉长江大桥开工一年后,铁道部根据国家决定接受了自主设计建造南京长江大桥的重大任务。

国务院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建设委员会,提出了大桥按照公路、铁路两用桥、兼顾万吨轮船通航的设计要求。这样的指标,无疑是由于当时紧张的国际政治局势,加入了军事方面的考虑。

中苏关系正式破裂之后,中国决定一定要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大桥的建设,全国的相关科研单位和人员都被发动起来,参与到这个中国人的"争气桥"项目里。1960年1月18日,南京长江大桥主体工程正桥桥墩终于开工了。

毛主席的疑问

南京长江大桥从一开始建设就困难重重。有自然技术上的:比如由于水下地质条件复杂,桥下基础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建造方式。

在国际外交上的:由于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中断了特种钢材的供应,大桥的建设不得不全部采用国产材料。

好在鞍山钢铁公司及时成功研制出了符合要求的"16锰"桥梁钢,保证了大桥钢梁架设进度。

大桥开工不久就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但是在周总理的特批下,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工人和生活物资都得到了难得的保障。

即便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过沉井倾覆、桥址报废这样的巨大风险,如果不是建设工人凭着一腔热血奋力和洪水搏斗,我们今天能不能看到壮观的大桥就很难说了。

当然最大的风险就是特别时期运动开始后,大批的桥梁建设技术人员和工作单位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许世友作为南京军区首长兼江苏省革命委员会主席,毫无疑问对这项工作负有首要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许世友女儿许华山的回忆,许世友当时既当战斗员又当指挥员,天天泡在工地上,调解"两派"矛盾、调拨工程兵团,领导了建桥的整个工程。

不少怀着热情的青年人还会在下班之后主动参加建设的义务劳动,上下齐心,自然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历经8年的建设,这座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终于在1968年12月29日,正式全线贯通了,并在1969年1月1日交付使用,邮电部为此专门发行了纪念邮票。

到了9月21日这天,新建成的大桥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毛主席。眼前的建设成就无疑是让领袖满意的。

毛主席再度吟诵起了自己在武汉长江大桥竣工时写下的诗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想当年,蒋介石妄想"划江而治",岂能料到今天江面上能架起如此雄伟的大桥呢?

接着他又转向许世友,冷不防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长江大桥能否满足未来战争的战备需要?"

也难怪毛主席有此一问,就在短短半年前,中苏在珍宝岛发生了边境冲突,苏联百万大军压在边界上,随时都有爆发战争的风险。

南京长江大桥自从建成第一天起就是南北交通的咽喉要道,牵动着中国最高领导人的神经。

周总理就为可能的战争对大桥确定了"简化、快通、耐用,准备挨炸,炸了再修"的原则。

许世友又该怎样回答毛主席这句特意抛出又事关重大的问题呢?

坦克车队上大桥

其实许世友对于毛主席的问题,可以说已经做过一次答卷了。早在1967年8月,大桥正桥钢梁合拢竣工之时,许世友就从南京军区调来近百辆坦克从桥上开过,作为特殊的检验手段。

可当时毕竟只是铁路桥部分,如今公路桥面还能否达到同样的要求呢?许世友决定再试一次,他向总部提交了报告,申请从江北调一个装甲团从大桥上开过,检验大桥的承载力。

接到总部同意批复之后,一道军令来到驻安徽三界训练的第十师师长许枫处,要他指挥这项坦克上大桥的行动。

大桥落成以来,一直作为国家建设的巨大成就大书特书,吸引了无数的参观者,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意义都实在过于重大,许世友和许枫对于这次行动的后果十分清楚,但是两个人又都感到没有底气。

两人只好召集建设大桥的专家们,要求尽快提出坦克过桥的可行性报告。经过专家反复论证,许世友决定先调来两辆32吨的重型坦克在桥面上测试通行,好在结果让大家松了一口气:大桥完全可以支持这样的重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毛主席视察完毕南京军区和长江大桥之后三天的9月24日夜晚,许枫指挥第十师第三十九团80辆62式21吨重的轻型坦克、60辆重型汽车在江北的桥头堡和花旗营之间一字排开。

这一百多辆坦克车辆间距50米的方式排开,绵延近10公里,许枫对驾驶员们反复强调着各种注意事项,叮咛了又叮咛,嘱咐了又嘱咐,毕竟谁也承受不起在万众瞩目之下失误的代价,所有人都怀着紧张的心情等待天亮。

到了第二天早晨9点钟的时候,大桥两边已经挤满了前来参观的群众,随着四辆摩托车前驱开道,2辆宣传车开着4个大喇叭高声广播。

许世友手持毛主席语录,乘坐第三辆指挥车,率领浩浩荡荡的坦克大军,从江北桥头堡出发了。

面对群众夹道欢呼,目不转睛的注视,坦克车队缓速直线通行,为首的许世友不停向群众挥手致意,桥面在坦克钢铁履带的碾压之下,只是显出一些白印,完全经受住了上百辆坦克车队的负载。

许世友看着水泥桥面的车辙,笑着说出了一个字:"行!"坦克部队通过了桥南的桥头堡之后径直驶入南京市区,沿途满是高声欢呼庆贺的群众们,据说前来观摩这一历史盛况的人数达到了60万之众。

进入南京市区的坦克车队在开过盐仓桥、鼓楼大转盘、新街口大转盘等地标之后,最后从中华门出城。

万无一失的建设成就和行军方案让许世友和南京军区、长江大桥建设单位向毛主席交出了一份完满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