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时光倒转到三十年以前,大学生可是一个了不起的词汇,在那个全国录取及毕业人数仅几十万的年代,进了大学校门,不仅无需学费,每月发给生活补助,毕业时也不用为工作发愁,因此被农村学子们喻为改变命运的跳农门。而一旦考上哈工大这样的名校,那么前途自然更加光明。
但就有这么一个人,早在39年前,顶着16岁天才少年的光环考入哈工大,成为全村乃至全镇的骄傲,但时至今日,已经五十多岁的他不仅从来没有工作过,至今孑然一身,还蜗居在农村父母的土屋中,靠着每月400元的低保金生活,他就是渴望超越数学家陈景润的“数学痴汉”刘汉清。
(陈景润)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陈景润和刘汉清都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并且为之废寝忘食,可为何陈景润成为数学家,而刘汉清却只能靠低保度日呢?
一、共同的数学梦想
1964年,刘汉清出生于江苏泰州戴南镇双沐村一个普通农户家庭,他从小天资聪颖,学业优异。
1978年,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席卷全国,文中介绍了民间数学家陈景润,十年如一日,克服艰苦条件破解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成为我国知名数学家的过程,这让刘汉清深受启发,从此他也深深爱上了数学。
1980年,16岁的他第一次参加高考,就以全镇第一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那一年全国共有330万人参加高考,大学录取总人数仅28万人,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刘汉清不仅是全村第一个大学生,而且他的成绩至今在村里都没有人能超越。
(刘汉清)
据他的高中老师介绍,虽然刘汉清智商极高,记忆出众,但是在各门学科中都很均衡,并没有显露出数学方面的与众不同。
而陈景润初中时的数学教材,仅用了两周就自学完成,显现出极高的数学天赋,他那清华毕业的数学老师还因材施教,为他讲一些难度更高的数学知识,这使得陈景润在少年时期,就立下志向,将破解哥德巴赫猜想作为自己奋斗终生的目标。
二、学习经历不同
和16岁的天才少年刘汉清异曲同工, 新中国刚刚诞生的1950年,17岁的陈景润考上了厦门大学数理系,迈入数学专业领域的殿堂,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他的同学和老师们也有不少是研究这个的,有着好的学术环境和资源。
(陈景润的办公室)
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同时,陈景润也没有放松其它课程的学习,顺利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四中当老师,虽然他不善言辞,并不适应中学老师的工作,但在母校关怀下,他得以调到厦门大学图书馆担任管理员,这让他在有稳定的收入的同时,还能利用图书管理员这一清闲职位,大量查阅资料专心研算哥德巴赫猜想。
而刘汉清在报大学志愿时,却没有选择数学系,而是选择了好就业的工科类材料专业,立志成为一名工程师。
和陈景润相同的是,刘汉清也不善言辞,大学生活并不合群,加上同班同学均为各地优等生,他的成绩并不突出,这让自视清高的他颇为不适,于是他决定以陈景润为榜样,自学成才搞数论研究,至于材料学的专业课程,几乎一节都没有上过,当工程师的目标也被他抛在了脑后。
(刘汉清的家)
四年间,刘汉清整天泡在图书馆,将关于数论的所有书籍往身边一堆,然后废寝忘食地进行推论演算,日复一日,结果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他的专业课全部挂科,系主任和辅导员本着爱惜人才和负责任的态度,先后规劝他先学好本专业,但刘汉清却不为所动,继续我行我素,最终由于挂科过多被留级.
但即便如此,学校也没有放弃他,而是找来了数学系的老师,审阅他的演算,但是该老师看后认为,刘汉清的推论方式有严重的问题,从一开始就难以成立,对于这个评价,刘汉清不以为然,反而认为对方并不了解数论。
留级后,学校允许刘汉清到数学系旁听,可他对老师的讲解不以为然,而是缩回宿舍,继续着自己的演算。学校想将他改到数学专业,他却说,哈工大的数学系并不研究数论,拒绝转专业。
三、研究方式不同
由于刘汉清专业课成绩实在糟糕,最终他并没有如期毕业,只得拿着肄业证书离开学校,分配工作自然没有他的份。在离校时,一位女教授还替他落泪了,认为他痴迷学术未能毕业,实在有些可惜。
(刘汉清的房间)
当其它大学生都欢天喜地奔向所分配的工作岗位时,刘汉清却背着行李回到了村里,他没有毕业的消息很快传遍全镇,他从昔日全村的骄傲,很快成为家长们口中的反面典型,不过他并不在意村里人的目光,而是钻进家中低矮阴暗的偏房,继续投入到数论推理中。
从此,刘汉清即不外出找工作,也不下地干农活,每天除了吃饭,就是关在自己的房里做演算,也从不和外界交流自己的推论结果,母亲有时小心翼翼地叫他下地帮忙,他就大发雷霆,说影响了自己的数学研究。
而陈景润回到厦门大学图书馆工作后,轻闲的工作不仅使他有时间专心于哥氏猜想研究,馆里丰富的数学文献还为他提供了大量研究数学的工具,这使他如虎添翼,在演算有了一定进展后,他将对猜想的论证观点写成论文,寄给了当时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希望获得指导。
(高中同学看望刘汉清)
华罗庚看了论文后,对陈景润的数学功底大加赞赏,当他得知论文的作者只是个图书管理员时,便决定将其调到中科院数学院研究所,让他才尽其用。这样一来,陈景润得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研究中。
四、结局迥然不同
有了华罗庚指导后,陈景润的研究劲头更足了,为了查阅外文资料,他还自学了英、俄、法、意、西等多国语言,在经过十多个春秋的埋头钻研后,他发表了《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论文,对于哥氏猜想中的“1+2”进行了证明。
论文引起全球数学界的关注,他的证明方法和观点得到一致认同,英国和德国的数学家还将它纳入大学教材,命名其为“陈氏定理”。
除了证明哥氏猜想,陈景润还对塔里问题、华林问题、球内格点等数学理论,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结果,成为享誉中外的数学家。
(校友们资助刘汉清翻建的新居)
而刘汉清呢,却一直将自己封闭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推论中,三十年如一日,即没有外出工作,也没有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家中生活越来越贫困,有时一天只吃两顿饭,但他仍然无动于衷。
2012年,当地政府针对刘汉清的情况,为其办了每月400元的低保,他的境遇见报后,引起当年哈工大校友们的关注,在大家的帮助下,刘汉清家的危房得到了改造,他也用上了智能手机,开始用聊天工具和外界沟通。
在前来看望刘汉清的校友中,企业高管、大工程师、高校教师比比皆是,和他们相比,刘汉清显得是那么落魄和寒酸,巨大反差之下,他的母亲难过地说,要是汉清能像他们那样该有多好。
(刘汉清准备出门赴同学宴)
但是,刘汉清并不后悔自己的半生选择,他仍然认为自己在做一件伟大的事业,一旦自己的研究成果面世,将很快能和自己的偶像陈景润一样功成名就。
为了帮助他验证多年的研究结果,做媒体编辑的校友崔明,将他的演算成果交给了中国农业大学数学系的教授潘承彪,潘教授勉强翻了几下,叹道:第五页的论证就有问题,很多地方证明不太明确。于是不再往下翻,将文稿退给了崔明。
当崔明将结果告知刘汉清时,他却傲气地回应:一眼就能看懂的地方,还需要证明吗?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是他始终跳不出自我为中心的定性思维,很难得出突破成果的根源。
虽然在研究早期,陈景润也是个民间科学家,但是他善于利用外界资源,虚心向前辈学习,这使得他顺利进入官科行列,有了更多的资源支持和学术帮助,从而收获了胜利的果实。
(刘汉清在校友宴会上)
虽然刘汉清不承认自己是个“民科”,但他却犯下了民科最大的毛病,那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缺乏对理性和科学的敬畏,即不向外界寻求帮助,也不虚心请教数学方面的大师,而是想当然地按自己的想法徒劳地坚持,最终不仅毁掉了自己本应光明的前程,还拖累了年迈的父母,所留下的,只是狭小老屋中,撒满一地写满数字的破旧黄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