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一直密切关注朝鲜战局。9月15日,随着麦克阿瑟成功实施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的处境急转直下。10月1日,麦克阿瑟指挥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兵锋直指鸭绿江,中国出兵抗美援朝已成定局。

在这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对毛泽东来说却是无比的漫长。是否出兵朝鲜抗美援朝,曾让他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合眼,陷入利弊权衡的苦思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台湾、西藏还没有解放,大西南匪患猖獗。蒋介石的特务四处搞暗杀、破坏活动。中国国力贫弱,全年工农业总产值才500亿元,美国则是1万5000亿,中国一年的钢产量是60万吨,而美国是8700万吨,中国一年的钢铁产量美国人3天就能生产出来。战争是需要国力做支撑的。同时,新中国刚刚从战火中走出来,好不容易才过上和平生活的百姓也不愿意再有战事发生。

但是如果不打,让美国吞并掉朝鲜。在毛泽东看来,会非常被动——一旦美国从东北攻击、蒋介石从东南进攻,新中国的革命事业就可能毁于一旦。基于此,1950年7月,他就下令组建东北边防军,任务是保卫东北边防,必要时支援朝鲜人民军作战。

美军的战斗力,毛泽东是清楚的。美军不仅拥有强大的海陆空力量,武器装备先进,还拥有可怕的原子弹。这样一支军队,是蒋介石的部队和日本军队不能相提并论的。和这样一支军队打仗,他也没有打赢的把握。中国没有空军,一旦打起来,将会有极大的牺牲。

后来,斯大林同意出动空军负责空中作战,毛泽东的顾虑才打消了一些。

但是,派谁挂帅呢?毛泽东心中的最佳人选是粟裕和林彪。粟裕擅长大兵团作战、能打硬仗,当时是攻打台湾的主帅。林彪指挥才能卓越,率领的四野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势如破竹。但是粟裕病倒了。林彪的态度是可以出兵朝鲜,但是出而不打,不和美军开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彪的未战先怯令毛泽东非常失望。他将目光转向了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胆大心细、作战勇猛,天不怕地不怕。解放战争初期,他担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仅以2万余人的部队对战进攻陕甘宁边区的23万国民党大军。

在挂帅的问题上,毛泽东给了彭德怀一个晚上的时间考虑。

在北京饭店,彭德怀一夜未眠。同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作战,他知道意味着什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彭德怀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既然与美国必有一战,晚打不如早打,要打就必须打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德怀的态度,让毛泽东放心了。

但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很快又出现了。斯大林变卦了。在同周恩来、林彪沟通出兵朝鲜事宜时,斯大林以准备不充分为由,明确告知周林两人,苏联空军暂时不能出战。斯大林其实是不愿意同美国开战。苏联方面只能先帮助中国装备20个师的武器。

没有了苏联人的空军做掩护,光靠志愿军4条腿同美国的海陆空对战,毛泽东知道后果的严重性。他再次征求彭德怀的意见——没有苏联的空军配合,志愿军能否打赢?

彭德怀的回答斩钉截铁:能!在他看来,只要出其不意,在平壤至元山一带吃掉南韩几个师,就能一举扭转朝鲜战场的形势。彭德怀的表态,让毛泽东心里的最后的一块石头落地了。

1950年10月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待命出征。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经过近三年的浴血奋战,中国最终赢得了与美国的世纪之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