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历史剧《觉醒年代》第一集中,流落日本的陈独秀像个乞丐似的,浑身都是虱子,偏偏还自视甚高,出言不逊,面对因为袁世凯政府接受日本二十一条而群情激昂的留学生们,他看似冷漠地说道:“这样的国,无可救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张丰载的引导下,留学生误以为他是卖国贼,纷纷声讨,甚至有人朝他吐口水,只有李大钊、行严先生和少数几人袒护他,赶紧拉着他夺路而逃。

那么,1915年的陈独秀凭啥赢得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生李大钊的袒护和信任呢?

其实剧中已有提醒,得知这位乞丐似的人物是陈独秀时,众留学生都发出惊讶的声音,可见陈独秀当时已经有一些名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独秀,字仲甫,出生于清末,早年反清,后来倒袁,出于避难和求学的原因,在1901年到1915年这段时间五次东渡日本。八年前,1907年,陈独秀也曾经在早稻田大学求学,算是李大钊这批留学生的师兄,对于这位经历丰富的师兄,应该是不少救国青年的偶像。

两年前,1913年,陈独秀任安徽都督府秘书长,并参加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成为安徽地区民主革命的领军人物,失败后被捕入狱,出来之后才流落日本,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

留心国内民主革命的李大钊自然听说过这位仲甫兄的大名,也看过他的文章,所以他不会认为陈独秀真的是对国家大事冷漠、毫不关心,而是心中另有打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拉着陈独秀跑到小树林后,李大钊便请教了心中困惑已久的问题:“您说,爱国要有立场,不能打着爱国的旗号,甘愿去当袁世凯的顺民。那按您的意思来说,只要是袁世凯当政,大家就不能爱国了?”

陈独秀耐心解释道:“我的意思是,爱国要有立场,不能把爱国跟效忠袁世凯混同起来,打着爱国的旗号来掩饰袁世凯的窃国行为。那袁世凯口口声声说他就代表国家,他是在混淆概念。如果爱国没有立场,那我们就根本没有理由来打倒袁世凯。”

看到这里,笔者便恍然大悟,前文陈独秀说的无可救药的“国”便是指袁世凯政府:正因为这样的政府无可救药,所以才要依靠爱国人士推翻他,再建新政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再建新政府就可以解决中国的问题吗?就不会被西方列强欺负吗?当时甚至有一种舆论,认为袁世凯的共和政府还不如前朝清朝有所作为,主张废除共和制,改为君主立宪制。

正是因为这种舆论,1915年12月,袁世凯自宣称皇,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史称“洪宪帝制”。此举遭到各方抵制,袁世凯不得不在83天后取消帝制,并于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

1915年的陈独秀已经有些疲倦国家政权的更替,反了清朝来到共和制,反了共和制又当如何呢?以前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要解决的是西方列强的奴役而不是中国人的内部争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早稻田大学和李大钊相遇的时候,他还没有具体的想法,只是想要和李大钊一起找出一条新的救国之路,李大钊对他的想法也十分佩服,两人志同道合,自然不会因为彼此的衣着外表而有所嫌弃。

两人分别之后,思路越来越清晰,陈独秀提出“20年不谈政治”,而是专心着力于提高国民的爱国思想,李大钊也在大学宿舍中写出震聋反馈的话:

吾辈学生,于国民中尤当负重大之责任,研究精神上之学术者,宜时出其优美之文学,高尚之思潮,助我国民精神界之发展;研究物质上之学术者,宜时摅其湛深之思考,施以精巧之应用,谋我国军事工艺器械之发达。诚以精神具万能之势力,苟克持之以诚毅,将有伟大之功能事业。基于良知一念之微明,则曹沫雪辱,勾践复仇,会有其时。堂堂黄帝之子孙,岂终见屈于小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因为陈独秀、李大钊带来的新思潮,100年前的中国才会建立起一个伟大的组织,并为当今我们熟知,吃水不忘挖井人,我等应谨记先辈开辟新路的艰难困苦,继续鼎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