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什么?今人似乎越来越闹不明白。闹不明白的原因,一个是学书人自己的问题,一个是主流书法引导的问题。

个人问题是只临帖,不学书法史;还有人学书法找捷径,不学古人,只跟今人学。

蔡邕八分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临帖,不学书法史的人。要凭借一己之力发现并总结书法的用笔宗旨、结字规矩,除非有大智慧的。但反过来有大智慧者是善于学习和借鉴的,也就是说这样的人很难出现,古往今来只有蔡邕一人。

走捷径,只学今人,不学古,不研古。书学的路子就很窄,没有比较,即便是被学习者的书病,也不会发现,甚至被当成特点来学习。古往今来书法学习有成绩的都是遍学各种书帖,去劣存优才时的书法能有发展。路子窄了,作为容易掌握的错误方法就会越积越多。

张芝 冠军贴

主流引导,主要是书协的各级领导以及社会知名人士,公开发表的对书法的认知和态度。这些在文化书画方面掌握着话语权的人,他们掌控着各种书法展的入展资格大权,也就掌握了普通学书人的出现权。这就使一部分希望获得大众认可的学书人极力投其所好,左右逢迎,跟随其后。这一类人的观点如果与书法的本质相悖,就会带偏一大部分人。

更何况,还有一部分掌握着书坛话语权的人,实际上是名不符实的。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就会散播一些高深莫测的理论,来证明自己的高不可及。比如为了掩盖用笔的不精,而假以稚拙之名搞丑怪之书;再或者用工稳之论来,来掩盖迟滞呆板之病;还有人以东施效颦,学人癫狂之状。这些都影响着人们对书法的理解。

钟繇 力命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现在的书坛纷呈,让人怀疑当今的书法该不该出现变化。如果应该出现变化,那么变化的依据是什么。这就要明白书法的本质是什么!

蔡邕说过,“书者,散也。”他清楚地给出了书法的定义,书法是要抒发(情志)。“书为心画”就是这个意思。同时也给出了书法不同于普通写字的书写方法《九势》。这也就是后来王僧虔所说“神采”和“形质”。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神采是什么,是书写者个人情志的表达。可以不同,但不能没有,没有神采,就没有灵魂。但神采的优劣则与当世的意识形态相关。形质也是神采的依托,对于书法而言也就是文字,文字要靠《九势》中的各种方法来实现。形质的优劣也是要符合当世的审美,这就是赵孟頫说的“结字因时相传”。

赵孟頫还有半句话,叫“用笔千古不易”,这个千古不易的用笔就是《九势》中的用笔方法。运笔,要连贯,左右回顾;藏锋,点画出入时要遵循欲左先右的运动法则(目的是使笔锋保持中正);藏头,中锋行笔;护尾,笔力送到点画的每一点;疾势,啄、磔、竖笔的紧趯行笔;掠笔,逼迫笔锋峻趯行笔;涩势,急促地对抗着行笔;横鳞,跟竖勒一样要迟重。

孙过庭《书谱》局部

这就是书法应有的样子,假如说书法是一棵树,要长成又直、又硬、又粗的木材,《九势》就是这“直、硬、粗”的要求,这就要砍掉旁生的旺枝。

两千年来,书法这棵树上横生的枝节太多了。甚至让人分不清哪个是主干哪个是分枝,这些作乱的分枝,盖过主枝的长势,时间长了就会不伦不类。射书、盲书等乱书就是书法这棵树上横生乱枝,任其生长,结果只能是废材一丛。

孙晓云书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说这些乱书多来自于中书协,是不是撤销了中书协,就能还书坛一片净土了呢?未必,任何事都不能一刀切,不能说人有病了就把人大卸八块弃之不管了吧?这时正需要有一把修枝剪叶的刀,一群抗击病患的免疫细胞。

自从书法被打造成赚钱的工具,书坛便不可能再洁净如初。古时候不是没有中书协这样的组织,历代都留有奉敕撰录的论书表章。如王僧虔的《论书》、虞龢的《论书表》、袁昂的《古今书评》、张怀瓘的《评书药石论》、宋朝的《石渠宝笈》等,又有几朝帝王亲自操笔,如萧衍、李世民、李煜、赵构等。

孙晓云书法作品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书法这棵大树发展到今天恰恰需要一个权威的组织来修枝剪叶了。中书协正须要扛起这个责任来,别不舍得修剪那些乱枝。书协主席孙晓云是不是也是这种想法呢?

目前书坛的,都是前些年书协那些老虎苍蝇作乱产生遗患。我们更应该正视问题的存在,然后想方设法来拨乱反正,而不是撒手不管。那样更称了那些蝇营狗苟的人的心意了,不如把书坛的老虎和苍蝇也关在法度的笼子里,以利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