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最好的喜剧女演员之一到国内票房最好的女导演,贾玲这一年39岁。

18年前,21岁的贾玲大学毕业,和搭档王彤参加相声大赛,得了当年的一等奖;说句题外话,当年郭德纲和于谦也参加了这届大赛,得了三等奖。

那年,是2003年,她还是相声演员,最能让别人记得住的“头衔”,是冯巩的徒弟。

12年后,到了2015年,贾玲第三次上春晚,她已经是一个小品演员了。

身材从瘦削变成了一个胖子。

曾经有杂志在2015年采访过贾玲,那时的她已经觉得自己很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玲肯定没想到,到了2021年的春节,她不但又上了春晚,她的导演处女作,也是她创立的公司的第一部电影,都成了这个春节的大热点。

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

而现在的红,和当年的红,早已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贾玲的成功之路上,贾玲和那些打破规则的人不同,她做的,是创新,创新和打破最大的区别,在我看来,是不是还在这个框架之内去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

在这个年代,我们更多的是去欣赏破局者,去赞美打破的人,但是实际上,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能做的最大努力,其实是在框架内去做一个新的东西出来,也就是“创新”。

而贾玲,就提供了这样一个范本:女性喜剧演员的范本——不是去做正剧,不是去做悲剧,是在喜剧的范围内提供了一个女性成功范本。

女性喜剧演员,不再没有前人的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回到贾玲刚刚上大学的第一个月,母亲李焕英去世。

身在北京的贾玲,得到消息的时候,就是母亲已经去世的消息。

她说,在她脑子里,根本无法将母亲和去世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

直到从火车站去火葬场的路上,贾玲还在想,没准一会儿就看到妈妈在家等着她,或者看到妈妈坐在那里对着她笑。

现实很残酷。

而这种“未完成的心愿”,成了贾玲做这部电影最大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这个春节上映的其他电影相比,也许特技没有《刺杀小说家》宏大,也许野心远远不如陈思诚的唐探宇宙。

但是,真诚,或者导演的初心,是贾玲这部电影里所独有的。

贾玲的故事其实特别简单,简单到就是一个女孩单纯地喜欢表演,单纯地喜欢别人看她笑,而成功的故事。

或者,你也可以理解成这是一个职场故事,一个在女性不受待见的行业里如何出头的职场故事。

总之,贾玲的故事不是爽文,没有主角光环。

有的,只是一次次看似成功之后,更大的失落。

贾玲家里两个孩子,贾玲和姐姐,都是那种可以“上镜”的人。

贾玲的姐姐在老家,是地方电视台的前电视节目主持人。

贾玲选择学习相声,被她在采访的时候说成段子:当时她报考了两个专业,一个是戏剧表演,一个是喜剧表演。

学校给家里打电话,问她去哪个,她说,因为她妈有口音,本来说的是戏剧,没想到对方听成了喜剧。

要不,“本来我可能有机会变成章子怡范冰冰”。

接受采访的时候,也不忘给自己抛一个包袱。

其实是她妈妈觉得她天生有幽默感,所以给她报了喜剧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们的语境里,幽默感从来不是一个女孩子的加分项。

但是贾玲的家庭,给她了自信:幽默感是她的优势。

到了中戏之后,贾玲遇到了一群戏精和班主任冯巩,贾玲突然发现,原来喜剧这么有趣。

2003年,是贾玲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她和搭档拿到了专业组冠军,但是,这个冠军并没有什么用。

女生说相声,抬头就天花板。

贾玲一毕业,就是职业的天花板。

贾玲的境遇是,毕业就失业。得了冠军,也没人找贾玲演出。

为了活着,贾玲四处打杂,做零工,做兼职,做临时助理……即使这样,她一年也赚不到一万块。

住在一个平房里,朋友来看了一眼说,“(这屋子小的)连狗都得竖着摇尾巴。”

有次她姐姐来,屋子里热得睡不着。

姐姐说,怎么这么热?

贾玲说,那是因为你来了给房东带了很多特产,要不每天房东都不烧暖气。

解决了贾玲问题的人是师傅冯巩。

有一次演出之前,贾玲忘记带演出服,和师傅冯巩一起回去拿,冯巩才知道徒弟的窘迫。他出来之后,跟贾玲说了一句话:“我不保证别的,但至少要让你把这一年的房租钱挣到。”

后来,贾玲一直在北京没混出头来,姐姐想要劝贾玲回家。

贾玲跟姐姐说,你再给我一年时间。

一年又一年,姐姐实在等不及,于是来北京找贾玲。

这次又是冯巩,跟姐姐说,你让她留在北京吧,她真的是这块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料成为玉,用了7年。

这七年,用贾玲的话说是,“每走一步都好难啊。我都快迈不动道儿了。”

2010年,贾玲和白凯南登上春晚,再之后,上快本,上《百变大咖秀》,贾玲终于开始走上了正轨。

虽然,她红了,但是她也不说相声了。

对她来说,没关系,只要是喜剧,只要让观众快乐,就行。

为了搞喜剧,男朋友和她分手。

她在节目里说,她爸问过她,值吗?

直到那时,她才肯定地说,值。

那一年,她和沈腾一起上了《欢乐喜剧人》,她成了真正名副其实全国皆知的喜剧人。

2016年,她成立的大碗娱乐。

有人说,这次电影的成功,更是喜剧电影的成功,让贾玲的大碗娱乐正式进阶“喜剧F4”,可以和沈腾的开心麻花,郭德纲的德云社,赵本山的本山传媒,并肩而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觉得,这件事一点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贾玲作为一个职业喜剧人,受过科班的正规系统教育,走在了喜剧这个行业的职场里,但是她仍然靠着自己那股劲儿走出了自己的“样板”。

所谓前无古人,但是后面肯定有很多来者。

大张伟说过贾玲,“贾玲在我心目中,我觉得特别特别棒是在于,她从来不把梦想停留在梦和想,她想了就去做。”

但是贾玲其实更喜欢另外一个故事。

一群小青蛙爬铁塔,爬着爬着就有青蛙质疑说傻不傻,为什么要爬。大家不仅停下来,还嘲笑自己爬铁塔的想法。只有一只小青蛙在爬,爬到了塔顶。

大家问,你是怎么有力量爬上去的?

这时才发现小青蛙是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