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保镖哥

转眼间,2021年东亚春节假期已经到了尾声,虽然因着公共卫生事件的关系,今年许多人只能留在当地过节,于是去影院看电影成了难得的放松时刻,据媒体报道,截至2月16日上午,中国春节档票房已经达到62亿元人民币,创下了历年之最。

是啊,曲艺家岳云鹏都在2月13日于社交平台晒出动态,坦言自己一天看了六场春节档影片,这样积极地捧场,票房焉有不创新高的道理?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在娱乐方式缺乏的当下,有场电影看是多么幸福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言归正传,2021年中国的公众假日共有多少天呢?据“国务院”官方网站在去年年底发布的表格可知,本年中国的假期主要有元旦节(3天)、春节(7天)、清明节(3天)、劳动节(5天)、端午节(3天)、中秋节(3天)和国庆节(7天),合计28天,此外就是针对特定人群放假的“妇女节”(0.5天,仅限女性)、青年节(0.5天,仅限14至28岁人士)、儿童节(1天,仅限0至14岁少年),建军节(1天,仅限军人)。而我们的邻国日本呢?

据媒体报道,2021年日本的公众节日有18个,除了6月和12月外,其他各月皆有。那为什么还说日本的公众假期还是比中国“多”呢?原来,日本政府为了能够让国民能够享受到周六周日周一的三连休,多把节日安排到星期一过,这种做法被称为快乐星期一(ハッピーマンデー制度)。日本的节日包括元旦、春分日、建国纪念日、天皇生日、体育节、文化节、绿之日、秋分日等,上图中的“画红圈”日期都是日本的法定节假日,细细一数,足有38个之多呢!

相比之下,我们中国的假期则喜欢连休,但是仅限于1月、2月、4月、5月、6月、9月、10月,其他各月都是没有节日的。这其实是为了拉动消费,带动旅游、餐饮、影剧院等产业的发展。其实,节日作为一种人类习俗现象,除了放假休息、吃吃吃、买买买、逛逛逛,还有文化和社群上的意义。比如缅怀先人、祈福未来、排解纠纷、处理杂务等。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节日的社群、文化意义被减弱,经济意义被突出,这也是近年来许多人反映“不知道节日该干些啥”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邻国日本,轻社群而重经济的节日设置同样发生过,这就是取消东亚春节假期。在古代,世界各地的人们往往喜欢以当地农作物的播种或成熟的时候作为一年的开始,东亚也不例外。《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等均有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岁”即“摄提”(原始干支),又名为“岁星”、“太岁”。岁以六十甲子(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循环往复。那么怎样确定一“岁”的开始呢?《 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等均有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岁”即“摄提”(原始干支),又名为“岁星”、“太岁”。岁以六十甲子( 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循环往复。那么如何确定一“岁”的起点呢?《易·说卦传》曰:“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即,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谓之一岁,立春为岁始(岁首)。这,便是东亚春节的由来。

目前以东亚春节为公众假期的国家共有5个,外加一个地区,分别是中国、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和台澎金马区。其实,日本在明治维新前也把春节定为公众假期。而废除春节假期的直接原因与钱有点关系。那时是1872年,日本明治维新的第五年,由于当时该国采取的是政府兴办企业、拓宽道路、建设港口、假设电报线路等的“普鲁士模式”,在银本位的货币制度下,中央银行不可能通过扩张资产负债表以购买政府债券的方式向财政补充资金,再由财政购买全社会的商品和服务,将未来的税收以通货膨胀的形式安排到即期,那么,当年的日本除了大举借外债,就是利用财政存款向社会投资。后果自然是国库空虚,以致官员的薪俸都捉襟见肘。

与此同时,为了和西方接轨,日本官员薪俸又采取了月薪制。以往,东亚国家俸禄是以实物和货币两种形式杂糅地按年发放,这样做的好处是,不管这一年是否有闰月(由于农历是一年按360天算,所以每隔4年,便会多出一月),官员的报酬都可以按约定数额供给,恰逢闰年,皇上还可以名正言顺多出一个月周转时间。可此时的明治政府因为使用了月薪制,又为便利农业生产沿用农历,后果就是每逢闰年,官员俸禄还得多给一个月。

怎么办?在首相大隈重信建议下,日本政府宣布,从1873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公历,但是“明治”的年号不变。也就是说,明治5年12月2日(←农历日期,公历为1872年12月31日)的第二天,成了明治6年1月1日(←公历日期)。而且,明治政府还借口明治5年12月份总共只有两天,所以把这两天的工资也都省了。

这样做除了为日本政府省下了一笔即期和远期的人力支出外,也把农历春节和公历元旦合而为一。当然,省钱只是一个诱因,根本原因还是日本要向先进文明学习,就必须处处与国际接轨。比如废弃旧历,将度量衡改成欧洲大陆使用的“米、克、帕斯卡、摄氏度(开氏度)、安培、伏特、赫兹、焦耳、秒、分、时(度)、摩尔”等的公制,相比之下,美国直到今天还在使用英制,这也就是日本为什么短短四十年跻身世界列强,人类发展指数迅速提高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闲话休提,日本将春节与元旦合一后,并不意味着日本的“年味”就此消失,相反,日本元旦的“年味”在热闹中更蕴藏着浓重的文化气息。由于圣诞和新年靠近,圣诞树和“门松”一起烘托节日气氛。圣诞一过,商店门口的圣诞树就马上换成门松。“门松”是日本人过年时,为迎接岁神而摆在门两旁的松树或松枝。日本人很重视这个习惯,不仅私宅门口要摆门松,就连公司门口、商店门口,甚至有的地铁站的台阶入口都要摆上。

日本人还有互寄贺年卡的习惯,新年气息得以相互传递。据统计,平均每个日本人在新年时都要寄出100多张贺年卡。一进入12月份,邮局门口就开始了贺年卡的促销活动。照片冲洗店也开始打出“承印贺年卡”的牌子。多数日本人每年动辄需要寄出数百张贺卡,全部手写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所以不少日本人选择在洗照片的商店印刷贺年卡。这些商店不但可以将祝福的文字和地址印上去,还可以将本人照片很清晰地印上去。不少上了年纪的人觉得写贺卡的时候觉得很快乐,收到贺卡的时候觉得很高兴。

除了贺年卡之外,日本人在年前另外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忘年会。“忘年会”类似中国人在年前组织的各种联欢会。“忘年”,意思就是忘记当年的劳累和不快,迎接新年。在日本,公司、社团、同学会等各类组织,都会在年前组织名目繁多的忘年会,以至于不少日本人在年前每天晚上都会奔波于各个忘年会之间。

商店的“福袋”既是促销,也可以烘托新年气息。福袋是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装有数种商品,通常有化妆品、衣包、电器等。而顾客购买的时候,并不知道里面装有什么。福袋除了名字里有一个“福”字,非常吉利之外,还很超值。很多人排很久的队才能买到福袋。在购买福袋的时候,看不见福袋里面装的是什么,有时候会买到一些并不需要的东西。所以不少人三五成群一起来买,然后把福袋里面的东西按各人需要相互调换。与中国春节前的大扫除很相似,日本的家庭也都要进行大扫除,以迎接新年。人们把自家的厨房、餐厅和楼道等公共场所打扫一新,过年的气氛就更浓了。

此外,二战以后的日本,随着国民意识的更新,特别是西方节假日观念的引入,日本的节日也从传统的万寿节(在任天皇生日)、元旦、端午、盂兰盆节等增加了环保主题的绿之日、体育节、文化节、勤劳感谢日等。相比之下,1912年以后,随着中国的建立,节日的设置也成了各种势力的拉锯战场,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国本的脆弱与现代化建设的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