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许多人都把P35大威力手枪称为约翰·勃朗宁的大威力手枪,但实际上P35大威力手枪是一支由两人共同协作研发的武器。该项目最初由约翰·摩西·勃朗宁(John Moses Browning)设计,但遗憾的是勃朗宁于1926年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项目随后由他的助手迪厄多内·塞弗接手,经多次改良后于1935年完成了该枪的设计工作。这支由勃朗宁和塞弗共同设计的手枪,几乎影响了后世所有的军用手枪设计,亦对随后几十年来的所涌现的民用手枪产生了极大影响。

勃朗宁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枪械设计师之一,在世时总共拥有128项专利。他不但设计了美国在二战期间所使用的皮带式重机枪,还设计了与其同名的布朗宁自动步枪(BAR)以及贝尔P-39Airacobra战斗机上所使用的37毫米自动火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迪尤顿·塞夫所负责设计的FN 1949型半自动步枪,亦促成了其后产量庞大的FAL步枪的研制。这两位天才的合作,使得勃朗宁大威力手枪成为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手枪之一。

1921年,法国政府提出了对新军用手枪的需求,要求其尺寸紧凑且能够携带10发9毫米子弹。勃朗宁便以他的M1911为起点(当时勃朗宁已经将M1911的专利卖给了柯尔特公司)重新设计了一款采用后膛闭锁和枪管短后坐原理的手枪。

迪厄多内·塞弗接手后又将该枪的供弹机构改良为双排左右交错排列的15发弹匣,该弹匣可以与改良后的FN 1903型手枪进行匹配使用。勃朗宁的儿子瓦尔对该枪的专利进行反复研究后,在其父过世的四个月后将该枪命名为“大威力”手枪,当时拥有大容量就意味着拥有大威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1928年,柯尔特公司拥有的M1911专利到期后,塞弗便将M1911的设计与勃朗宁大威力手枪的设计进行整合,推出了改良后的勃朗宁P-35“大威力”或“大容量”手枪。该枪的分解步骤与M1911手枪相似,采用了与M1911手枪相同的可拆卸式枪管衬套。

勃朗宁P-35同样采用了赛弗创新性的弹匣设计,但为了防止手枪过于笨重,弹匣容量被改为了13发。不过,法国人最终放弃了勃朗宁P-35,选择了本地设计和生产的Mle.1935手枪,其口径和弹匣容量都远小于勃朗宁P-35大威力手枪。

1940年德国占领比利时,强迫比利时人为其生产勃朗宁大威力手枪(勃朗宁P-35当时已经卖出了56000支),并将该型号的手枪命名为610(b)手枪,b代表比利时。德国当时大概装备了约有65000支大威力手枪,其中大部分手枪被党卫军和伞兵部队所采用。

1941年中旬,赛弗带着大威力手枪的图纸逃到了伦敦,并在英格兰的恩菲尔德工作,同时为盟军生产大威力手枪做准备。1943年4月,我国当时执政的民国政府向英国提出购买180,000支大威力手枪的采购合同,用于与日本人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勃朗宁大威力手枪当时由加拿大的约翰·英格里斯公司生产,共两个版本,一个版本装有固定照门,另一个版本则装有可调节式切线标尺照门和木质的存储盒,该储存盒可当作枪托使用。

带有固定照门的大威力手枪被命名为“2型MK1手枪”或者“2型MK1*手枪”,主要装备英国伞兵部队以及秘密行动组,例如英国特别行动处(SOE)、美国战略情报局和英国特种空勤团突击队队员。1944年针对莱茵河的空降突击行动中,盟军伞兵部队装备该型手枪作为辅助手枪。

而带有木质存储盒跟可调节标尺的大威力手枪,原本为民国政府所采购,其序号以CH开头,并在枪身刻有“中华民国国有”字样。在民国政府取消合同后该手枪被加拿大军队装备,并命名为“1型MK1手枪”或“1型MK1*手枪”。

勃朗宁大威力手枪的核心是其后膛闭锁及枪管短后坐原理的枪机系统,如果你之前从未见过大威力手枪的内部结构,则可以通过拆解一把现代手枪来了解其内部结构。这种带凸耳的枪管会在击发时锁定套筒并带动其一起向后滑动,随后在后坐力的作用下分开,进行往复的周期运动。

而赛弗发明的双排单供弹的大容量弹匣,如今也成为了公认的全球标准,斯普林菲尔德公司生产的地狱猫更是将相同数量的弹药塞进了更加狭小的空间里。

勃朗宁大威力手枪采用单动的扳机设计,加上采用与M1911相同位置的弹匣释放按钮和拇指安全装置布局设计,使得该枪非常易于操控,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轻易使用。不过该枪在释放弹匣时,弹匣不会立马掉落,需要抓住弹匣底部的边缘将其抽出。

勃朗宁大威力手枪的击锤为海狸尾式,带有空心环以减轻重量,顶部则带有防滑纹理。为避免双排弹匣导致的握把过大,握把的虎口位置被巧妙的设计成向内凹陷,恰好符合人手握枪时虎口向前突出的形状,不过由于凹陷处的保护设计长度不够,导致虎口很容易被击锤夹伤。

与现代主流的双动半自动手枪不同的是,勃朗宁大威力手枪的扳机与击锤没有任何联动,因此在首次击发时必须先手动将击锤扳倒。如果在其上膛后需要进行携带,必须关闭保险,否则很容易引发手枪被意外击发。

由于勃朗宁大威力手枪的弹匣保险连接到了扳机上,加上其本身功能所需的解锁力度,使得扳机扣动时所需的拉力较大。而解决方法通常是完全移除该保险装置(但会导致保险失效),或是在保险柱塞和弹匣之间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再或者购买专用的扳机弹簧以降低张力。

另外握把虎口凹陷位置的保护不够,经常会导致击锤下压时夹伤握枪手的虎口,这种问题也出现在柯尔特自动手枪的商用型号上。解决办法是以较小尺寸的击锤替换原有击锤,或者通过学习正确的持枪方式来避免受到这种伤害。

二战结束后,国营赫斯塔尔逐渐恢复了勃朗宁大威力手枪的生产,其本身的优秀品质加上公司的宣传,使得勃朗宁大威力被93个国家,50支军队作为军用制式手枪采用。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经常随身携带一把勃朗宁大威力手枪,利比亚前最高领导者穆阿迈尔·卡扎菲生前也同样喜欢随身携带一把镀金的勃朗宁大威力手枪。

虽然勃朗宁大威力手枪有许多优秀的设计,但也逐渐被现代化设计和双动模式操作的手枪所取代。至2007年,Mk I衍生型依然是加拿大军队的标准制式手枪,而爱尔兰军队使用的勃朗宁大威力手枪已经在2007年10月被HK公司的USP半自动手枪取代,2013年英国陆军也将勃朗宁大威力手枪更换为使用聚合物握把的第四代格洛克17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