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中之战余温刚刚结束,荆州方向就发动了一次让关羽名扬天下的行动,那就是襄樊之战。然而就是这一次的雷霆行动,成就了关羽的同时,也让关羽走上了末路。但是有关于关羽之死,看法不一,有的认为关羽和刘备为义亲,所以不存在刘备害死关羽的说法,另外则是有人认为关羽权力过大,将来难以控制,所以刘备对关羽就像是对刘封一样,故意害死了关羽。但两种说法都又是偏颇,凡事无绝对,而且很多逻辑也没有办法说清。不过两个观点进行一个合并之后,逻辑似乎也就说明白了,那就是刘备无害死关羽之心,但却有制衡之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羽

在这之前先要了解为什么刘备无害死关羽之心,在刘备起事前的两个将领就是关张二人,而且史料称他们是情同手足,多年来不管是遭遇了徐州之变还是赤壁之战,关张二人始终是不离不弃,故而就算刘备足够枭雄,但不至于狠辣到至关羽于死地。另外在当阳一战时,刘备和关羽已经分兵两处,若是关羽此时有异心,刘备必然不复存焉。所以刘备和关羽之间的关系是生死之交,值得信赖。

刘备

但在信赖的同时,刘备身为帝王也需要顾虑大局。在任命关羽一事上,刘备成功称王之后,赐予了关羽假节钺,所以荆州大小事务都由关羽说了算,但在任命关羽的同时,却又安插了两个人在关羽的身边,分别是刘封和糜芳。这样的举动并不合理,同样观察另外一位至亲张飞的任命安排,《三国志》记载“主为汉中王,拜飞为右将军、假节”;在名分头衔上,刘备给予了张飞右将军的称号,三国时以右为尊,算是给予了很高的荣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飞

但实权上张飞是巴西太守,当时汉中拿下之后所有人都认为汉中太守的人选必然是张飞,然而刘备却出人意料的选择了魏延。我也曾说过读历史就不能想当然,任何人不会无缘无故被提拔,单纯说刘备是看中魏延的能力,是不符现实规律的。那么则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刘备需要制衡自己的至亲。

关羽

所以我认为这是一次针对关羽的政治行动,目的是能让关羽犯错以达到削弱关羽权力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关羽在刘备集团的地位相当于是二号人物,在刘备收服马超的时候,关羽曾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可以和谁相比,诸葛亮的回答极力讨好,不但是说马超不及关羽,还称呼关羽是美髯公。更重要的是关羽事后将信件穿越自己的幕僚,以示自己之权威。所以至少在蜀汉集团当中,除去刘备,并无人能制服关羽。

关羽

这么一来刘备也就有了动机,但至少关羽也是自己的阵中兄弟,不可能加以伤害,但主动让关羽犯错是有可能的。这时候则要看到一个细节事件,那就是刘备在称王之后,分封四大将军。其中黄忠为后将军,对此关羽很是不满。不过这时候费诗前来劝说关羽,其中提到了“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意思就是刘备和关羽犹如一体,休戚与共。这从正面说明了关羽的地位如何,也表达了刘备的足够诚意。然而同时费诗还说了一句,如今黄忠得以封将,是因为汉中之战的功劳,不然也不会达到这个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备

我想这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关键,目的是激发关羽寸功未立的雄心。恰逢南郡臣民不服曹魏管理,四处叛乱,巧合的是就在费诗劝说关羽之后,关羽就开展了襄樊之战的行动。(费诗是219年七月来劝说关羽的,关羽在当月就发起了襄樊之战。)所以关羽急切行动,在联系关羽的平时性格,不难理解关羽争功的心态。(当时汉中新败,南郡内乱,是一个好机会。)于是在众多诱因之下,关羽义无反顾地发动北伐。

那么刘备要关羽出兵的目的是什么呢?自然是要关羽失败。只有关羽战败,刘备才有理由和借口去收归荆州的权力。至少也能不再让关羽主政一方。因此刘备嘱咐上庸不可相助,自己也是寸兵未动。这么一来也就解释了刘备在长达七个月的时间里,没有任何作为的原因。那么刘备是因为不知道吗?实际上刘备不但知道,还默许了关羽的行为,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时刘备就得到了消息,但却只是简单的称赞并无其他。

关羽

所以刘备不论是在动机上还是在行为上,都有理由默许关羽犯错。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刘备未曾想到孙权会提前叛变,并且上庸方面会不救援也不救命,如此一来刘备也就铸就了大错。不但是失去了荆州三郡,还错失了荆州北伐的大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