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家村的尸体

《射雕英雄传》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部武侠小说,金庸先生的成名作之一。在整部小说里,明确写了官职的人寥寥无几(此处专指宋朝方面),如果把范围缩小到完整的官职名称,那么整部小说里只有一个人符合条件,很不幸,这个人一出场就是个死人,龙套到还不如周星驰早年在《射雕英雄传》电视剧里扮演的宋兵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星驰剧照

这个人是谁呢?他叫石彦明。当时的场景是这样的。郭靖,黄蓉,洪七公,周伯通四人从桃花岛回来,洪七公被欧阳锋的蛇毒所伤,武功基本归零。在这种情况下,洪七公还念念不忘皇宫里的一味叫“鸳鸯五珍脍”的菜,于是他们一行人出发去临安,路过牛家村。在牛家村,他们在曲三酒店里巧遇傻姑。

当时傻姑的父亲曲凌风已死,酒店很破败,郭靖他们只好自己做饭。黄蓉在厨房里发现了一只“铁饭碗”,拿不动,黄蓉灵机一动,把碗往右旋转,露出一间密室。

密室里有两个死人的尸骨,一个是傻姑的父亲曲凌风,另一个就是石彦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射雕英雄传剧照

文中写到

见铁箱脚边有物闪闪发光,拾起一看,却是块黄金牌子,牌子正中镶着一块拇指大的玛瑙,翻过金牌,见牌上刻着一行字:“钦赐武功大夫忠州防御使带御器械石彦明”。黄蓉道:“这牌子倘若是这死鬼的,他官职倒不小啊。”郭靖道:“一个大官死在这里,可真奇了。”

黄蓉发现了石彦明的身份牌,确认了其中一具尸骨的身份。

大官还是小官

黄蓉虽然准确判断出死者的身份,但她和郭靖还是有一句话说错了,死者并不是什么大官,那他究竟是属于什么品级呢?

石彦明的第一个职务是武功大夫,是正七品武阶官。

石彦明的第二个职务是忠州防御使。忠州就是现在的重庆市忠县。而防御使在宋朝分实任与遥领两种,后者多不赴任,石彦明这个官职就是遥领。

石彦明的最后一个职务是带御器械。这其实就是皇帝的亲信卫士,宋初由皇帝赐佩戴橐鞬及御剑,称御带。真宗咸平元年(998年),改称带御器械。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还是很糊涂,石彦明到底是什么级别呢,他到底是干什么的呢?这就涉及到宋朝的“官,职,差遣”的制度。这个制度非常复杂,简单来说是这样。

官的作用是用来确定待遇和品级,也叫“寄禄官”,“本官”,类似于现在公务员的级别。以宋神宗“元丰改制”后为基准,文职有37阶,武职有52阶(如果把从九品后的无品官算上,就有60阶)。武功大夫是第27阶,正七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朝武官官阶表(部分)

“职”,指的是“馆职”(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等的职位),加上些虚衔如大学士,学士等,来表示高级文官的清贵地位。比如包公就当过“龙图阁大学士”,所以又被称为“包龙图”。这个“职”只对文官有效,武将只能呵呵了。

最后说“差遣”。“差遣”就是实际干的事情。石彦明的差遣就是“带御器械”,皇帝的贴身卫士。“差遣”一般没有品级,所以官阶低的官员可以做比较重要的“差遣”,官阶高的官员也能做较低级的“差遣”,甚至没有“差遣”。不管有没有“差遣”,自己的“寄禄官”是不能丢的,否则连“官”的资格也没有了。

读到这里,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我漏说了一个“忠州防御使”。“防御使”其实也是一个“寄禄官”,从五品。但前面说过,这个职位分为实任和遥领两种,如果是遥领,那么这个职务本身是没有品级的,需要和他的“本官”武功大夫联合起来作为“寄禄官”存在,待遇还是按七品算。这种遥领的好处就是,当两个“武功大夫”相遇时,有遥领职位的那个地位会高不少。这就是宋朝官制的复杂之处。

所以,石彦明的职位看起来很唬人,其实是个正七品的小官,一个真有武功的“武功大夫”。与他有类似遭遇的,还有宋江。

宋江VS石彦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江剧照1

宋江的最后的官职是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武德大夫比武功大夫低一阶,是第二十八阶,还是正七品武官。安抚使这个官职是标准的“差遣”,没有品级。楚州安抚使就是楚州的地方军事长官,兵马都总管这个官职并不是宋朝的官职,而是辽国设置的,辽、金、元沿用,还是管一方军队的意思,考虑到施耐庵生活的年代,他这样写情有可原。所以,宋江的官职就是楚州(今江苏淮安)的七品军事长官。和石彦明相比,可谓是半斤八两,宋江虽然官阶比石彦明低一阶,但好歹是握有兵权的地方实力派,而石彦明,是皇帝身边的人,类似于“御猫”展昭,武功高强的“武功大夫”,受皇帝的重视程度不是宋江能比的。

宋江的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是在平定了方腊后授予的,准确地说是升迁。宋江最初授予的官职是保义郎、带御器械、正授皇城使。这是在他平定了王庆之后授予的。保义郎是正九品,带御器械前面说过,皇城使则是在宋神宗“元丰改制”之前对“武功大夫”的旧称,按道理来说是正七品的“寄禄官”,这里不纠结“皇城使”和“武功大夫”的问题,因为宋朝在宋神宗之前官制是比较混乱的,宋江此时的官职,可以解释为“低职(级别)高配”,“低职高配”的现象,现在也存在。

宋江的憋屈

这里特别替宋江不值,他平了造反的王庆,就只挣了个九品芝麻官,他底下的兄弟们,就更别提了,实际上在书中确实没提。如果此时他和石彦明站在一起,估计还得叫对方一声长官。憋屈,非常憋屈,保义,保义,看起来还不如包衣(奴才)!这里插一句,宋江还有一个绰号叫“呼保义”,这个“保义”可能就是指的保义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江剧照2

不管宋江和石彦明俩人怎么互掐,在重文轻武的宋朝,地位始终是很低的。在平定方腊后,宋江的兄弟们(除卢俊义外,卢俊义的官职和宋江差不多,是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按《水浒传》的说法,“正将、偏将,各授名爵。正将封为忠武郎,偏将封为义节郎”。这里不知道施耐庵先生是怎么想的,这两个官阶在宋朝根本就没有。宋朝官阶里面以“某某郎”命名的,最高也只是从七品,如“武功郎”、“武节郎”,最低是从九品,如“承节郎”。考虑到宋江也不过是七品,那么其他人也不过是八品或九品的官。

宋江的待遇是怎样的呢?据《宋史·职官志》记载,

【武功大夫,武德大夫,武显大夫,武节大夫,武略大夫,武经大夫,武义大夫,武翼大夫,并在朝奉大夫之下。以上各料钱二十五贯,厨料米一石、面二石,春绢七匹,冬绢十匹,绵三十两。】

简单的把米面一石换算成一贯钱,那么宋江的月薪是28贯钱(相当于28两银子,全年336两),另外每年春天发7匹绢,冬天发10匹绢30两绵做衣服,这个待遇,和宋江所做的贡献相比,实在是太少了。

宋江的毫无怨言为哪般

但从原著中,丝毫看不出宋江有什么怨言,相反,高俅还很妒忌宋江得此“高位”,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宋江跨过了一道之前他可能毕生都无法跨过的门槛。宋江之前是县衙里的押司,这个无论在文官官阶还是武官官阶里都找不到,它压根就不是官,是吏。官吏官吏,虽然并称,地位却天差地别。这里可以参考另一部四大名著《西游记》,孙悟空在被天庭招安封为弼马温时,虽是个不入流的小官,但手底下还有监丞、监副、典簿、力士,大小官员数人,算是个土皇帝。当他知道弼马温的真实品级后,打出南天门,“众天丁知他受了仙录,乃是个弼马温,不敢阻挡,让他打出天门去了”。知道他是官,虽然是个未入流的,但是有仙录,正经登记在册的官员,都不敢得罪,要是换个吏试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游记剧照1

吏在正常途径和渠道下,是不能转职为官的,也就是说,宋江努力一生,可能连从九品的混不上。这种身份的烙印,限制了他的阶层跃迁。一度他寄情江湖,博得一个“及时雨”的名号。但是一旦他有了“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的机会,他就想着要招安,取得一个官身。只要有了官身,就算是走上了正途,虽然开始起点低,但凭他和他一班兄弟的能力,假以时日,想要青云直上,那也不是难事,套用一句广告词:“成功,我才刚上路哎”。高俅恐惧的就是宋江等人的这种潜力,要把这种可能扼杀在萌芽状态。所以,在宋江看来,朝廷给了他一个非常珍贵的机会,哪怕是一个类似于弼马温的官职,只要有了“仙录”,那就是值得的。这一点,宋江看得明白,孙悟空当时却没看明白,等孙悟空再次从佛祖那里拿到了“仙(佛)录”,已经是压了500年,走了十万八千里,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了,太容易得到的,反而不太珍惜,古今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游记剧照2

宋江的悲剧

再回到宋江,不管怎么说,宋江还是吃亏了。他的转正之路充满了艰辛,虽然他拼尽了全力,但随着他的实力被削减到了极处,朝廷看菜下碟,对他的封赏也缩水到了极点,最后拿了个武德大夫打发了他。本来按他的这种功劳,连平巨寇,如果是正经行伍出身,那么就是当到枢密使的差遣,拿到节度使(正二品)的官阶都不是难事。这一点在他前面的狄青可以做到,在他后面的岳飞可以做到,唯独他做不到。他的兄弟死伤殆尽,他的兵马也十死六七,最后被封为“武德大夫”,他讲武德,朝廷讲了武德吗?

宋江的悲剧,也有他自身的原因。他家有钱,对过往英雄都能扶危济困,所以有“及时雨”的称号。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提倡读书,连皇帝(宋真宗)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宋江却是“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学的是当小吏的本事,真正的读书人是不学这个的。他还业余爱好武术。这个武术,也没学出名堂,基本处于“谁也打不过的”状态。宋江的这种学法,让他输在了起跑线上,注定了只能当小吏,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家里有矿,非要花钱上大专。这里没有歧视大专生的意思,只是说人即使有了好的条件,方向选错了也白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生有很多步,但关键的就那么几步,走错了就错过了。宋江为了纠偏,付出的努力不可谓不大,在付出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代价后,才“变轨”成功,得到了一个七品官位,但最终还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以,“选择大于努力”,要是宋江能好好读书,走科举正途,或者勤练武艺,熟读兵法,投笔从戎,加上家里的财力支持,成功的几率也是很大的。然并卵,宋江的选择,不是最差的,也是较差的一种,所以,宋江虽然字公明,但要真正取得“功名”,在初始选择错误的情况下,就算是老天爷想“送功名”给他都要费一番周折。

结语

所以,宋江虽然拼尽了全力,但他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输了。他死的时候,腰牌上一定写的是“钦赐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兵马都总管宋江”,一个不是大官的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