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天府新区,公园城市72变

日子越过越好,点滴变化处处都能感受。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期间,对天府新区的发展提出了“73”字重要指示。三年过去了,天府新区有何变化?公园和城市的融合构想,催生了什么样的崭新景象?《习习春风三年间》,今天我们一同走进天府新区。

2020年12月18号成都地铁18号线正式开通,起于火车南站,沿天府大道向南铺设,每天都有很多人搭乘这条地铁,去工作和奋斗,而它所连接的,也是美好愿景实现的地方。今天,让我们搭乘这节地铁出发。

TIAN FU NEW AREA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记得2个月前,18号线和其它4条地铁线路“5线齐发”的场景——成都正式跻身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第四城”。如今,热度虽然逐渐褪去,但美好的相遇却不曾减少,40岁的邵国锋告诉我,他真的是这么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都市天府新区鹿溪智谷建设者——邵国锋:我们现在所在的区域在2013年的时候,这一片都是荒地。我们公园特色就是水体,然后我们所有的水来自我们脚底下19米深的地方,在我们脚底下藏着个巨大的秘密。

地下究竟隐藏了公园城市怎样的秘密?跟随邵国锋,我们来到了鹿溪智谷城市公园的地下。

邵国锋: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整个再生水厂的地下厂区,我们每天处理的水量应该在四万吨左右,每年我们处理的水量在一千四百万立方米。简单的形象的概念,一个西湖,它的储水量就有一千四百万立方米。

这个水厂是成都首座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服务于成都科学城、总部商务区还有周边场镇。26万人生活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在这里经深度处理,出水指标达到高品质再生水标准,再生水被回用于成都科学城的公建清洗,道路浇洒等用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邵国锋:污水厂建在地下,它有三大好处,第一个就是对周边环境影响更小,它相对于传统污水厂,第二个就是土地集约,像我们的污水厂,为政府节约了330亩土地,然后第三大好处是,地面上这个公园,它可以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休闲的好场所。

三全其美的城市智慧,来源于2018年一次对城市发展的洞彻思考。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成都天府新区,提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73个字虽然不长,却掷地有声,其中“公园城市”更是首次提出。三年时间里,这73 个早就根植进了天府新区的每一寸土壤中。

TIAN FU NEW AREA

同样是在地下,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的综合管廊,默默地保障着城市运行。苟川江是每天行走于这条综合管廊里的维护工人,他说,虽然自己工作是在地下,但地面上的情况他了如指掌。

成都市天府新区综合管廊维修组人员——苟川江: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我们这个管廊的话下面的这个管网线是越来越多了,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这个管廊的上面,它现在有建筑起了有居住区,商务区,娱乐区,还有更多的公园被建设起来,它们需要电力、通信、燃气等等的一系列设施,为了保证我们的公园城市更美化,更美观,然后所有的管网就到我们的管网下面来了。

地上的变化“倒映”在地下,地下的变化又跟随地上,这种奇妙的相互关系,让我突然意识到,“公园城市”的概念远没有我之前想得那么简单。它不仅意味着更多、更好的城市空间,还是“以人为本”的中国式城市规划建设智慧的大成。有了这样的城市发展智慧撑腰,三年时间里,公园城市的外延在扩大,公园城市内涵更在加深。

TIAN FU NEW AREA

在地下管廊的头顶,兴隆湖畔,一台超级计算机,正在以每秒10亿亿次的惊人速度运行。这里就是成都的“超算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都超算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高性能计算部部长——郑亮:超算中心它到底是什么呢?我可以作这么一个比喻,超算中心,或者叫超级计算机,就像是科学家手中的一个超级算盘,它是用一个高速的网络,把大量的计算机把它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超级大型的计算机,来提供一个算力服务。

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串联起城市生活、生态、生产方方面面,依托成都超算强大的算力支撑,通过对传统城市进行数字化赋能,让生活更智慧,让城市更聪明,这是郑亮的团队正在做的事情。郑亮告诉我,习近平总书记在“73”字里明确指出,要“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而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是他们眼中最新的增长极和最广阔的开放空间。而按照”人、城、境、业“的思路,三年来,天府新区的三大功能区已见雏形。

TIAN FU NEW AREA

成都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工作人员——刘永伟:现在我们天府新区主要打造三大产业功能区,其中北部是天府总部商务区,中间是成都科学城,南面是天府文创城, 中间这整个一大片区域就是我们的城市公园,在我们城市公园边上,我们配套了我们的住宅,产业,像我们的总部,还有就是基地这一块,还有我们的西博城,然后还有我们配套的一些教育设施,这都有,对,教育设施,医院也都是齐备的。

其实,我也是天府新区的一员,这方沙盘里的某个角落,可能就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某个场景。三年过去,当时的设想是否实现了呢?我想每个置身其中的人都有发言权。而我所感知的是——开窗见绿,推门进园,“未来城市”的画像,已从平面的规划图上落地,在这里自然有序生长,“73”字让这里完成了“72变”。这样的变化与智慧,正是天府新区引领探索“公园城市”理念,为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的“中国方案”。

来源:四川观察

编辑:朱孟玖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为保证画面质量请勿裁剪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