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12月,我买的手机有128GB内存,用了一段时间,却发现不够用了,于是在20年10月买了256GB内存的新手机,用到现在发现还是不够用,内存占用率接近80%。

我很纳闷,内存已经足够大了,怎么还是不够用?

打开手机,翻来覆去寻找蛛丝马迹,我发现有许多资料被遗落在角落里很久了,包括视频截图、拍摄图片、电子书籍以及视频资料等等,其中图片占据主要部分。

我随手点开一张图,记不得当初为什么要把它保存在手机里,是闲时刚好看到有用的消息、经典的话语,还是纯粹为了娱乐随手一截?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资料留存在手机里,而我一点也想不起来呢?

我没有仔细想过。

直到最近阅读了一本有关于人类记忆的简史,我才深刻意识到:

我们的记忆正在逐渐变得模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互联网没有记忆》
这本书由美国作家、历史学家艾比·史密斯·拉姆齐所著。书中所述的“记忆”是指知识与文化,作者主要谈及了人类记忆发展史、当今时代人类面临的记忆处境,以及人类如何将现世的记忆传承给子孙后代这三个部分内容,旨在警醒我们: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中,虽然我们可以将巨量的数字记忆保存在网络平台,但是,互联网传输、保存的信息会面临丢失、被篡改的风险。

一旦网络平台缺乏能源(包括电源)来“续命”,或者计算机代码出现bug、被新代码覆盖等现象,这些存储的数字记忆将会面临消失殆尽的结局。

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实际存在的事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珍视、运用、存储、流传记忆。

作者拉姆齐用清晰优雅的语言文字,写出了她对数字记忆现况的深思。

美国《科学》杂志对这本书做出了评价:

“本书的目的是提醒我们要严肃思考当下的数据洪流如何影响我们的未来。”

初读《互联网没有记忆》前几章节,你可能会觉得有点晦涩枯燥;而当你静心读完整本书,甚至二刷、三刷后,你能体会到作者想要传达的心声,并且也能感受到,永久储存记忆、让记忆代代相传,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我们源自哪里?

这部分内容并不是讲人类生命的进化史,而是在说有关于人类记忆的发展历程。

记忆,不同于实际的身体躯壳,它无形无色更无味,却是组成我们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我们诞生之日起,记忆就陪伴我们一起成长发育,直到生命的尽头。

记忆,包含了我们从周遭环境中获取的各种信息、掌握的知识与传承的文化,同时也包含了我们自身认识世界和对待社会现象的看法。

公元前3300多年之前,苏美尔人发明了人类最早期的文字——楔形文字。文字发明出来了,可是如何永久地保存下来让后人知晓呢?

特制的泥板、坚硬的石块以及动物骨骼等,是记录生活轨迹的绝好载体。聪慧的古人将文字刻在这类实物上面,用以记录、传达交换物品信息、个人情感思想等等。这些信息因此可以保存完好长达数千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生命的长度可能只有几十年,但是先辈们留下的语言文字却可以永驻人间。后世可根据文字,大致推算出前人的时代背景、文化发展以及生活状态等诸多内容。可以说,文字的发明,让古人拥有了“不死之身”。

自六千年前的泥板文书到莎草纸,再到活字印刷、摄影、录音,直到如今的微型数字工具,储存技术的发展,让人类的文明得以延续至今。

因此,我们源于古老的记忆,是文化之子,也是文化长河绵延不绝、永续发展的支流。

正如人类学家大卫·比德尼所说:

“人,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动物,也只有在文化生活中,才能自我修炼、自我反思、自我提升,充分发挥自然潜力,进行特有的实践活动。”

二、我们身在何处?

被誉为“美利坚开国三杰”之一的托马斯·杰斐逊总统(1743年4月13日-1826年7月4日),是个大收藏家,酷爱读书、学习与思考。他想要建造一座巨大的图书馆,收纳数以万计的、能够包容人类所有知识的书籍资料,以供所有的公民前来借阅。

杰斐逊的这个愿景,看起来有些理想化,甚至有点荒谬,因为在那个战争年代里,偌大的图书馆并不能逃离战火的“洗礼”。无论是私有图书馆,还是国会图书馆,都被烧毁过。

仅在1851年的圣诞节前夕,大火摧毁了国会图书馆,导致3.5万多卷书被烧毁。退一步讲,即使图书馆可以幸免于难,也不能收藏人类所有的文化典籍,因为空间有限。

但是,他的出发点是为了传承人类文明,想要后人获取更多历史文化与知识、掌握应有的技艺与本领。这一点特别值得肯定。

自印刷术问世以来,书籍作为记载人类文化的主要载体,随着信息量剧增,也会面临“泛滥成灾”的风险。此外,科技的迅猛发展,让储存技术也逐步进化——我们拥有了记忆的新载体——网络、电子产品等。

然而信息量越大,它偷走我们的专注度就越多,导致我们深陷于信息的鸿沟里,无法专注、很难记住知识,我们因此变得浮躁不安,总觉得自己脑子笨。

数据不断滋生与膨胀,同时也在不断失去生命,退出我们的视野。虚拟的数字记忆存活时间不超过100天,以至于当它们消失的时候,我们并不会觉得生活少了点什么。

下班后,我们照常可以刷手机、看视频,消遣自在乐哈哈。

虽说打发时间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是抱有这样想法的话,那人类还有什么未来可言?

人,总该留下记忆,让人生充满意义。

个人记忆随着年岁的增长逐渐淡化,这一点无法避免。我们只有管理好集体记忆,才能把握好当下、着眼于未来。如果失去了集体记忆,我们的文化身份将会遭受毁灭性破坏。

三、我们将去何方?

未来,我们将去哪里?如何破解记忆丢失的尴尬局面?

在前一部分内容里,作者拉姆齐提到了“重建记忆系统、改良公共政策、向研究存储长期记忆的机构投资,避免集体失忆”。这一点还不够,她在本章具体讲述了有关于记忆的储存方法或研究方向。

首先,我们身在数字信息时代,要适应数据过载的状态,具备过滤无关信息的能力,做到“专注性记忆”与“选择性忆”相结合,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提升我们的能力,丰富自身的情感与想象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受基因重组技术的启发,我们有可能把记忆形式的DNA转变成人类信息的媒介,将我们掌握的知识嵌入到这种DNA中,并把它传送到未来,让信息保留得更长久。

然后,我们可以加大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金额,建立互联网档案馆与实体图书馆“协作共生”的局面,尽可能保存好人类的记忆文明,为后人守住文化根源。

最后,我们要将书籍视为存储记忆的主要载体,确保它的主体地位。

高尔基曾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在传播文化知识的价值上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延续人类文明的主力军,更是陪伴我们成长、进步的知心伙伴。因此,我们要管理好它们,保护好它们,让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源源不断,永垂千载。

承传时代记忆,为我们留下生命痕迹,为文明点燃不灭之火,照亮后人前行之路。

写在最后

说到这里,我想,如果有一些记忆十分珍贵的话,那就把它们刻在脑海里,或者找出纸笔誊写下来,一直保留着。

就像韩国经典温情电影《假如爱有天意》中的情节一样:

女主角将自己与恋人的故事写在信纸上,封存在盒子里。直到女儿长大后,才发现妈妈的这段爱情经历。这也帮助女儿找到了甜蜜而温馨的爱情。上一代人的遗憾,在这一代人得到弥补,如此也好。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巨量信息,富余的时间正在逐渐被吞噬。我们的精力有限,要筛选出其中有价值的内容,消化吸收并加以运用,内化为自己的独特记忆。

如果我们只享受一时的快乐,而不去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那将是荒废人生的不智之举。

这本有深度有温度的《互联网没有记忆》,确实能够启发我们每一代人:保护记忆,延续文化生命,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与使命。

-The end-

图/源于网络(侵删)

文/冰川文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