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2月20日。

大概是过去一年中,我记忆最深的一天。

早上10点,考研成绩出来了。

爸妈发来消息。

“查成绩了吗?”

我顿了顿,在网页上输入了自己的信息。

进度条一边加载,我一边期待。

在一串数字后,总分赫然出现在眼前。

我的心里突然生出一阵轻松。

不是考得多好。

而是,这场战役终于结束了。

以一个并不圆满的分数划下句号。

不抱希望。

没有希望。

那一天,我一个人坐在阳台上。

阳光轻洒在我的肩头。

我和同样失意的朋友打了近一个小时的电话,互相安慰。

“我彻底死心咯。哈哈哈哈。”

在电话里,我笑着。轻松得不成样子。

挂断电话。

我的心却猛地生疼。

那些我自诩努力的日子,最后成了一场空。

我失落。

无比失落。

紧接着,妈妈发来信息:

“想好去哪工作吗?”

“不知道去哪。”

那时的我,真的没法给出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以为,父母会责怪自己。

可妈妈说:

“最值得我和你爸骄傲的是,你真的是一个很努力的人。”

那刻,我头痛欲裂,眼泪大颗大颗地掉落在身上。

努力,是我的选择。

结果是否如意,不得而知。

可人生总是需要一点“勇”。

我22岁,第一次明白什么叫“愿赌服输”。

22岁之前,我从不是一个服输的人。

六年级开始,我寄住在表姑家,心里就暗示着自己:

“只有表现好,才能招人喜欢。”

于是,我抢着洗碗,抢着干家务。

在表姑的女儿把脏衣服扔到满地时,我已经是大家口中“整洁、懂事的乖孩子”。

我努力学习,因为不想在家长会时让表姑丢脸。

初升高,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

高三时,我又以艺术类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我好胜,不愿输,于是攒劲努力。

父母常对我说:

“我对你读书没抱一点期望,你考上大学我真的没想过。”

的确,我从来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甚至,脑袋有点不灵光。

数学从来不及格。

从小到大,多小的算术题都要掰着手指算。

个子矮矮的我,也没被多少亲戚看得起。

身边有太多的目光都在暗示着我——“你不行”。

幸好,我却有着一股子不认输的劲儿。

我成了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女孩子。

总算令父母满面风光。

在大学里,我更是秉持着“不服输”的人生信条。

四年

学委

在众多班级中,学院老师独独夸赞我做事最认真。

遴选台湾交换生。

我凭借好成绩脱颖而出,争取到了交换名额。

室友们浑浑噩噩度日,我却早早去了图书馆看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四年,我在大大小小的期刊发表文章。

通过新媒体工作赚取着生活费。

我似乎总是有着清晰的目标。

在每一个阶段做着该做的事情。

以至于,在老师们得知我考研的消息时,都毫不犹豫地说:

“她肯定没问题的。”

我没输过。

我也笃定自己会赢。

可在22岁时,我败了。

我不向任何人提起考研的事情。

就像从没发生过一样。

只有最亲近的朋友知道——我心里有块疤。

一旦撕开,是血肉模糊的真相。

我好不容易建立的骄傲。

无限坍塌。

成了一片废墟,也成了荒蛮孤岛。

2020年初,疫情依然紧张。

各大公司纷纷都推迟复工。

身边的朋友也待业在家。

唯独我,选择了南下到广。

我马不停蹄地制作简历。

然后面试,面试,面试。

好友说:

“你就不能让自己休息休息吗?”

我笑着,“我真的不觉得自己有多累。”

一场考研,或许大家都疲倦了。

整整一年的时间。

在零下5度的清晨起床背单词。

在雾气弥漫的操场中争分夺秒。

直到出成绩的那天,还在和意难平的分数挣扎着。

可只有我自己知道,并不是不累。

冒着疫情的风险,不顾一切要去广州,不过是为了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骄傲”。

那是支撑我活下去的力量。

3月6号。

我接到了曾经供稿公司的offer。

3月7号,便踏上了去广州的高铁。

那是我职业生涯里的第一份正式工作。

偌大的广州,

陌生的环境,

我投奔了表姐。

我以为一切都会顺利起来的,就像在学校一样。

我会拥有所有荣光以及期待。

现实的巴掌,却总是猝不及防。

表姐住的是城中村。

600块一个月。

拐进一个又一个的小巷子。

地上满是残留的污水。

楼道狭小,两个人无法并肩下楼。

那时,正值广州的雨季。

衣服湿哒哒的没法干。

空气中透露着霉味,臭味,以及劣质的香水味。

我和表姐挤在一张小床上。

我问表姐:

“你怎么一个人在这种地方熬了这么久?”

“出来打工的,都这样,习惯

。”

“你没想过换间好点的吗?”

“很贵的,一个月房租就要一千多,我舍不得。”

来广州的第一天,我失眠了。

我却不敢翻身,生怕吵醒了她。

我暗暗想着,等我赚钱了,一定要换间好的房子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实的第二个巴掌,立刻扇向了我。

初入职场,我羞涩,不敢多言。

整整3个月的时间,我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下班回家。

在学校,我人见人爱,每个人都很和善。

在公司,大家明明外向,却都不愿过来和我说话。

我开始不断地怀疑自己。

紧接着,工作上一连串的负面效应也接踵而至。

和同事对接,我出错。

和主编沟通,我出错。

我每天缩坐在一个小角落里,连下午茶的时间都觉得尴尬。

别人成群结队。

而我,寂寞存心,孤影随行。

最痛苦的是,工资低得我无法接受。

第一个月,我只拿到了2496的工资。

第二个月,4012。

第三个月,4268。

在夜晚与白天的交接处,我除了听见准点的闹铃声,还有梦想破碎在地的声音。

也是在那段时间,我才意识到自己有多平庸。

我会为工作上500块钱的罚款,而失眠一夜。

我会为奶奶生病住进ICU,而自己拿不出一分钱感到无比愧疚。

我也是第一次开始反问自己:

“你的能力是否可以赶得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站在毕业的人生路口,我迷惘,彷徨,哽咽......

直到5月,我无意间加到了

“钱姐助理”

的号。

这是

“钱某某”

的负责人联系方式。

在她的朋友圈里,我看见了广州商周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招聘推文。

稿费1000一篇。

要求三观正。文笔好。

再继续翻。

我还看到了公司提供的公寓,小伙伴们约饭局,聚会。

那种人和人之间的亲密,令我向往。

我斗胆向公司投递了自己的简历。

可,迟迟没有收到回复。

直到一个周六的中午,我百无聊赖地刷着其他公司的招聘信息。

一个电话打来。

“您好,我是广州商周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HR,我想问问您什么时间方便来面试吗?”

我眉头一惊。

假装平和道:“您好,我今天就可以来!”

我迅速洗头,化妆,奔向地铁。

抵达公司后,我有点生怯。

可见到HR和写手组的组长后,我内心反而生出一种亲切。

他们很随和。

让我感到放松。

在会议室里,我们聊了近1个小时。

我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惊吓。

哭,是谈到对原创文章的敬畏心。

在如今的新媒体市场,

不少对内容精益求精的公司,

因为成本太高,

举步维艰。

我说:“我以为,市场里已经没有公司会这么认真对待原创写作者了。”

HR给我递了纸巾。

“在这里,主编亲自审稿,还有写作培训,我们写手组的待遇也是整个团队里最好的。”

惊吓,是因为公司给出的稿费。

HR说:“只要你足够优秀,月入过万是很轻松的。”

我笑着,假装平静,手掌却不停摩挲。

面试结束,我走出公司,内心既欢腾也紧张。

没几天,我便接到了HR的电话。

他告诉我,面试通过了,但是主编想确认我是否可以承受压力。

我几乎没有犹豫地便说:

“如果能有机会进到公司,我是什么都不怕的。”

就像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

我不顾一切地想要来到商周。

我笃定,这里,有我想要的成长。

6月1日。

我来了。挑战也来了。

第一篇稿件,反复修改,却迟迟没法通过。

同事说,我的语言太匠气了,写人物不好看。

我不知如何解决。

眼看着一周的试岗期就要到了,我焦虑到睡不着觉。

让我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主编亲自帮我重写了一遍。

那天晚上,我反复研读。

才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的写作习惯都偏长句。

文章读起来,毫无快感,词句啰嗦。

最重要的是,我的文章缺少细节。

不打动人,亦无法让人记忆犹新。

因为有前车之鉴,我开始一边写作,一边思考。

哪怕在前期,我仍频频陷入写作困境。

比如,选题过于艰涩,导致毙稿。

比如,文章需要反复修改。

但,正是这样一次次经验的积累,我的文字竟发生着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变化。

我学会了写人,学会了写有细节的人物稿。

我会刻意设置文章的悬念。

不把每一次的写作单纯只当作工作。

而是争取在每一个选题里,也让自己有所感悟。

从进入商周到现在,已经8个多月的时间了。

如果不是这次的年终总结,我都没察觉到自己的成长竟有了如此之多。

单单从薪资来说,与之前相比,我有了很大的提升。

最高的一个月,拿过1万7的工资。

对刚毕业的我来说,这已是莫大的惊喜。

主编常说,以文行善。

文字能够渡人,亦能渡己。

在商周,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另外,每一次看到读者们表达对文章的喜爱,我都深受感动。

在从前,文字治愈了我。

在之后,希望我的文字也能治愈到更多的“你”。

今年初一,我在家中写下逝去的2020。

不为其他。

只希望每一个曾遇见黑暗的你,都不要放弃争取到明媚春光的机会。

熬一熬,挺一挺。

未来一定会更好。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为自己许下16字的期待。

同时,也与你共勉。

“日供一卒,功不唐捐。

真诚待人,深孚众望。”

今夜会很美,女神书馆的读者们,谢谢有你们一路同行。

新年快乐。万事胜意。

目前,我司新媒体写手还在招聘当中。

快来和我做同事吧。

不论是收获,还是成长,这里都会是你很好的选择。

如果你有不明之处需要咨询,可添加HR,进行简单交流:shangzhouhr

最后我想说——

相比而言,新媒体是成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倘若你在这个行业一年,所获得的信息量、数据敏感度、逻辑能力、心理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增长,都会远高于一般行业。

因为你会一直在汲取。

一直在创造。

而创造的人,就是自我迭代最快的人,也是未来最受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