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历史篇> [第118回]

作者:温骏轩

第118回 三分归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蜀汉的亡国必然中还着一定偶然。必然是指蜀汉以一州之地,已经没有可能改变与魏国的地缘政治结构;偶然是说最后一战如果指挥得法的话,邓艾不会那么容易直取成都,甚至汉中也有可能不失,这样的话最起码还是能再撑一段时间的。蜀汉有北、东、南三大战区。北境包括成都沦陷,理论上还可退入三巴地区和南中。事实上,这两个战区一直在等待迎接刘禅。

在南中方向,获悉成都危急,南中监军霍弋主动请缨,要求率部北上死守成都,被刘禅拒绝。霍弋是霍峻的儿子,当日刘备谋蜀,霍峻受命留守葭萌,身边只有几百亲兵部曲,却挡住刘璋手下万余人的进攻(包括张鲁的招诱)整整一年。在这些蜀汉忠烈之后身上,先辈事迹的影响无疑有着深深的烙印。霍峻见不让自己北上,便在南中加强防御,即便收到刘禅传来投降的命令,也因担心魏人不能善待旧主而没有投降。一直到姜维身死,刘禅被迁至洛阳并被善待,霍峻方接受刘禅的命令率南中六郡降魏。

原本为蜀汉守护东大门的是差点被黄皓保荐为大将军的阎柔,魏军伐蜀,阎柔被诏回成都协防,临行时将“永安都督”的职权转交给永安太守罗宪。罗宪是襄阳人,父亲罗蒙当年随刘备入蜀,任职广汉太守。十三岁便因文章而出名的罗宪,还有一个身份是谯周的弟子,被同门师兄弟比之为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不过罗宪却没有他老师那样害怕战争。

吴蜀两国唇齿相依,邓艾攻入江油关,危亡之机派出使者向盟友求援。东吴遂派出丁奉的弟弟丁封,宗室将领孙异领军前往救援。同时让升任大将军一职的丁奉领军向寿春方向进发。从战术角度来说,这样的安排无可厚非。只是刘禅降的太快,援军刚抵达荆州,就传来了刘禅降魏的消息。于是无论是西援蜀汉的援军,还是准备乘北伐取利的丁奉,都撤了回去。

因为这个消息出现变故的还有永安。成都城破的消息传来之后,巴东各城的将吏纷纷弃城而逃。罗宪却没有动,而是斩杀了一名乘机作乱者,率领部众据守官署,稳定了军心民心。不管消息是真是假,永安都不能乱。如果刘禅决定投吴,技术上并无难度。魏军由蜀道而来并无水军,刘禅可以顺江而下直抵永安。

几天之后,刘禅命令投降的诏书传来。紧接着,在邓艾、钟会先后被杀之际,吴军那边又有新的动向。这次领军的是步骘的儿子,镇守西陵的步协。目的则是准备抢在魏军之前接收永安。从吴国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蜀主自己都不抵抗了,这个时候为求自保,将国防线向西推并无可厚非。然而双方即是盟友,吴军的这种做法很容易被人认定为是乘火打劫,特别是让人联想到吴人对关羽的所做所为。

感到异常愤怒的罗宪,决心宁愿降魏也不降吴。从罗宪的角度来说,这种选择同样无可厚非。降魏的命令是刘禅下达的,遵守命令就是忠君,亦不用背叛国的恶名。问题在于,成都那边先后经历了邓艾、钟会两场大乱。蜀中各城邑的官吏很多都因此而逃逸。魏国方面需要时间重新整顿秩序,接收城邑,暂时无暇派军去支援永安。换句话说,罗宪如果即不想降吴,又不想弃城的话,就只能靠自己挡住吴军的进攻。

因为与东吴结盟的原因,永安的兵力本来就多,又被阎柔带走了三千,罗宪身边的正规军只有两千人。好在他在士民中的威望高,又及时止住了混乱,最终还是守住了永安城。在这个过程中,永安城内有一大半人都染上的疫病。危急时刻,有人劝罗宪南逃牂柯,或向北奔上庸,都被罗宪拒绝了。对于罗宪来说,现在已经不单是忠于刘禅还是效忠魏国的事,而是他作为地方主官,守土有责,不能在危急时候放弃百姓。

被吴军围攻之后,罗宪派出参军杨宪向魏国驻守荆州的安东将军陈骞求援。魏国想保住永安,最好的办法不是从蜀地救援,而是用围魏救赵之法,从襄阳方向南下攻击西陵。这样的话,步协为求自保必会退兵。东吴这边也知道迟则生变,又派出了陆逊的儿子陆抗领军前来相助。有了邓艾的前车之鉴,陈骞也不敢自作主张,将情况上报司马昭。司马昭这边则调班师回朝的胡烈,以荆州刺史的身份,领军两万前往攻击西陵。吴军见战机已失,只得于当年七月撤军,历时五月余的永安之围宣告结束。

霍弋被迫降魏后,因其“事之如一,不敢有贰”的气节为司马昭所赞赏,事后仍被任命为南中都督,罗宪则被加封为陵江将军,同样留驻巴东。最终又都在对吴战争中立下了功勋。随着两人的降服,魏国终于可以说自己彻底征服了蜀国。只是很快所有人都会知道,这场胜利并不属于魏国,而是鸠占鹊巢的晋国。

不管怎么说,蜀汉都这样亡了。后面的事,想必大家都已经清楚,被迁至洛阳的刘禅,被封为安乐公,于7年后寿终正寝。剩余的蜀汉重臣,也大多被迁到洛阳。这七年当中,刘禅唯一能让世人记住的,就是“此间乐,不思蜀”的典故。这位昔日的阿斗,看起来似乎比谁都活得通透。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不出意外的话,大魏最后一位天子,过不了太久就会来陪我们的安乐公,除非曹奂像他的前任曹髦那样刚烈,或者自己的身体撑不到司马昭走完程序。程序上说,司马昭还要三步走:一是封晋公,加九锡;二是升晋王。最后一步才是接受禅让。伐蜀之前,已经有人迫不及待的想抢拥立之功,再次劝进。不过司马昭还是觉得打完仗再做,会更顺理成章。

前线捷报传来之后,司马昭终于让这只靴子落地。魏景元五年三月三十日(公元264年),在蜀汉君臣被送至洛阳,蜀汉彻底成为过去式后,司马昭又迫不及待的晋位“晋王”。接下来,全天下的人都在等着另一只靴子落地。司马昭的计划是灭蜀之后三年灭吴,照此计划来说,灭吴后司马昭就能气定神闲的当上晋国的开国皇帝。

意外还是发生了,司马家族的长寿基因并没有在司马昭身上延续,次年八月,司马昭病故。接过权柄的是司马昭的嫡长子司马炎,这一年司马炎30岁。曹魏只用了两代接力就完成了代汉,司马家族等待的时间已经太长了。不愿再等待的司马炎,于当年十二月走完了这最后一步,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则被分别追尊为帝。

在走过四十五年后,曹操一手建立的国家终于走到了尽头,算下来只比他的老冤家刘备建立的蜀汉,国祚长了三年多。公元266年2月4日,魏咸熙二年十二月,司马炎正式代魏,立国号为晋,改元“泰始”,是为泰始元年。配合演完这出戏的曹奂,被晋朝的开国皇帝封为陈留王。这也是汉献帝在被扶为傀儡前的封爵。汉献帝在禅让之后得到的是“山阳公”的封爵,司马炎想透过这一举动,显示自己比曹氏更为宽厚。公元302年,曹奂逝世,享年五十七岁。如果他再多活十几年,就能够见证衣冠南渡事件。

代魏这事虽然已经做完,吴国却还没有灭。司马家族忙于筹谋代魏和伐蜀,有几年时间没有去关注东吴的情况。这段时间吴国朝堂上下同样是一地鸡毛,已经更换了两任皇帝。如今坐在东吴帝位上的,是比司马炎早一年登基的孙皓。不同处在于,孙皓是孙权的孙子,不用改变国号。

把时间线从晋魏禅让这一年,拉回到诸葛诞兵败被诛这一年。诸葛诞在七年前的这场未遂兵变,虽然没有影响到魏国的权力结构,却对东吴造成了直接影响。未能乘机拿下寿春,反而折损数万精兵的孙綝,未等前线战事结束就急着回到了建业。此时的他更关心刚从堂兄孙峻那里接过来的权柄,会不会因为这场失败而拱手让人。

被孙权钦定为接班人的孙亮这一年已经十八岁了。孙亮一直很有志气,想从权臣手中夺回权柄。乘孙綝去前线之机正好亲政。同时下令征召十八岁以下,十五岁以上的军人子弟三千人训练亲军。做皇帝的想从权臣手中夺权,常规操作是依靠皇后家族,汉献帝和曹芳都这样尝试过,只是都没成功。孙亮的皇后出自全家,得到了全公主的支持。而孙綝让全家人领兵去寿春,应该是有小心思的。能把魏军打退皆大欢喜,算是给自己立了一功,万一被魏军全歼,自己亦少了个竞争对手。

全家在这次支援诸葛诞的北伐中元气大伤,使得孙綝在这场君臣之争中占得上风,很快就通过一场宫庭政变,逼迫孙亮下台,改立了孙权的第六子孙休做皇帝。然而过了没多久,孙綝就发现自己一手扶植的这个傀儡皇帝并不好控制。一次在酒后懊恼的对左将军张布说出,自己后悔当初没有自己称帝,准备改变自己的计划,张布旋即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孙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休上位时已经二十岁了,并不需要像孙亮那样等到成人后再计划夺权之事。有没有孙綝的酒后之言,一场宫庭政变都再所难免。张布的站队更多是为自己谋了个好前程。如今军队中威望最高的,也是老将中硕果仅存者,就只有江表十二虎臣中排列最后一位,出身不高甚至不识字的丁奉了。

此前的几场战争,无论整个战役东吴是胜是负,丁奉的表现都可圈可点,称之为现下东吴的武力担当并不为过。以丁奉的资历和背景来说,自然不会满意二十多岁的孙綝把持操政。公元259年,吴永安元年正月。在丁奉和张布的直接操作下,孙休借新年祭祀之机,斩杀了孙休,由丁奉出面慑服了孙綝的部众。不算巧合的是,魏国的大将军曹爽、蜀汉的大将军费祎都是在过年时出的事。对于身居高位者来说,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实在不算太友好。

随后丁奉成为了东吴新一任的大将军,只是丁奉毕竟不是士族,这方面根基有点弱,于是施绩加授予当初给过陆逊的“上大将军”。客观说,丁奉虽然不识字,但是很有胆略;施绩能够代表士族阶层;孙休好文,夺回权柄之后即创建国学,广施恩德。这个三角组合还是不错的。这几年被淮南三叛搅得元气大伤的魏国也没有伐吴,正是休养生息,重振朝纲的好时机。一直到魏国伐蜀这一年(公元263年),东吴才感觉到新一轮危机的到来。

在钟会起兵之前,东吴的后院先着了一次火。这年交耻太守孙谞接受旨意,征召一千余名工匠送至建业。吴国内部负责向地方征调人员、贡赋的官吏叫“察战官”。结果这批工匠送走没多久,察战官就又来了。这就让交耻百姓非常恐慌,认定又要有亲人被调去遥远的江东。

其实察战官这次来并不是征调徭役,而是征收孔雀三千只。问题不在于到底来要什么,而在于来得太频繁了。热带属性的交趾,一直就是中央帝国境内离心力最强的行政区之一,亦是当年士燮家族苦心经营数十年的根基之地。利用民意,郡吏吕兴乘机杀了孙谞举兵反吴,九真、日南这两个位于交趾之南的郡皆起兵响应。这意味着现在地属越南的交州“南三郡”都在谋求脱离东吴的控制。

想要独立就得有外援,以交趾的位置来说,可以溯红河而上,向蜀国求援;或者沿海路而上向魏国求援。前一条线路会更为现实,当日士燮就是沿此线路,策动蜀汉的南中之乱。不过吕兴起兵没几个月,蜀国就为魏国所灭,所以两条路变成了一条路,成了吕兴派出使者,去往南中向魏国求援。

此时坐镇南中的,仍然是靠着对蜀汉忠诚,赢得司马昭信任的霍弋。收到吕兴的求援之后,霍弋随之将信转送至洛阳。一来二去的就到了次年九月。对于已经开始筹谋灭吴计划的司马昭来说,远人来服无疑是个好消息。随之任命霍弋遥领交州刺史,由他自行判断决定交州官吏的任免。同时封吕兴为将,都督交州军事。然而这一来一回,行程万里。等到任命送至南中,霍弋整顿兵马驰援吕兴时,后者已被他的手下所杀。

如果说上一次交州叛吴,留下了“广州”这笔地缘政治遗产,那么这次反叛也同样留了一笔遗产,那就是“安南”。司马昭授予吕兴的官职为“安南将军”,顾名思义取的是“安定南方”之意。安南将军是东汉已有的军职,与安东、安西、安北合称“四安将军”,邓艾之前就以“安西将军”一职出镇陇右。

有趣的是,在蜀汉灭亡之前,霍弋因为在南中平叛有功,也被刘禅册封为安南将军。吕兴虽然没有真的当上安南将军,却是这个官职第一次对应在这片土地上。从整个中央之国的角度来说,交趾显然与“安南”这个称号更配。及至唐朝亦循此例,将帝国最南部的都护府命名为“安南都护府”,使得一直到19世纪初,清嘉庆帝将之更名为“越南”之前,这片土地的代名词都是“安南”。

吕兴虽死,东吴这边却并没有及时平叛,使得霍戈派出去的军队得以顺流而下拿下了南三郡。回想当日,由南中征服交趾的预案本是诸葛亮所定,不想今日却是给司马炎送了份大礼。值得一提的是霍弋委任的主将叫作“爨谷”,所率领的牙门将包括董元、毛炅、孟干、孟通、爨能、李松、王素等人。南中之战我们曾经说过,南人有焦、雍、娄、爨、孟、量、毛、李八大姓,这份名单里就有四个,由此可以看出鲜明的地域烙印。

东吴这边没有乘机收复交趾,是因为这个宫斗不止的国家,再次面临帝位更迭的紧要关头。就在霍弋一边把交趾来降的消息上报司马炎,一面做战争准备之时,孙休却已经因急病驾崩,年仅三十岁。临终前,孙休想将皇位传给十岁的太子。然而现下吴国要独立对抗北方强权,交趾又生乱,再来一个幼主势必诞生新一任的权臣,引发新一场权力斗争。这种情况下,东吴朝野达成共识,不能按照孙休的遗愿来做。新的人选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孙权的血脉;二是必须已经成人。最终这个人选落在了废太子孙和的儿子,二十二岁的孙皓身上。

孙皓并非唯一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人选。说服几位重臣接受这个人选的是豫章人万彧。后者也因此被升任右丞相。孙皓被选中是因为被推荐者认定,其颇有当年孙策的风采。强敌当前,东吴需要的不是一个有文治之才的守成之主,更需要一个有信心展现武功的雄主。就信心这点来说,孙皓倒是不缺。一直到晋国发动灭吴战争之前,他都坚信东吴必将统一天下。上位之初亦是广施德政,让吴国上下都认为,终于选了位好的当家人。

换句话说,霍弋进取交趾时,东吴正忙着政权交接,没有精力去处理这块边远之地。不过司马昭准备休养生息三年再战,暂时想稳住吴国。见吴国再次易主,司马昭派出了两位当日在寿春俘虏的降臣徐绍、孙彧出使东吴,去探探这位新皇帝的虚实,并表示虽然魏国上下都认为灭蜀之后应该乘势伐吴,但自己体恤天下万民,并无此意。这次出使的特别之处,在于司马昭主动让使者把家人带上,如果家人不想回来可以留在东吴。目的是为了让吴人感受到自己的大国气度。

相比之下,孙皓就显得小气了点。本来礼尚往来的,次年三月孙皓也派出使者,跟着徐绍二人回魏国,并带了一封语气不卑不亢的信。只是在徐绍行至濡须坞,即将进入魏国境内时,却被孙皓派人召回诛杀。理由是徐绍走后,有人向孙皓报告这几个月来,徐绍在向旁人宣传魏国的好。徐绍虽是吴国旧臣,但现在算是魏国的使者。不管他有没有为魏国做宣传,这种做法都难免授人以柄。

这只是一个开始。坐稳了大位的孙皓很快开始在吴国内部清洗不服从或者对自己有威胁的人。包括张布等前朝重臣,以及孙休的儿子都被杀,或被流放。孙休上位后,孙亮神秘的死于被流放的路上,孙亮做了皇帝,同样赐死了前太子孙和。生在帝王家,这清洗一遍潜在竞争者都是标准操作。区别在于孙皓为了权力向帝位集中,接下来反复清洗那些位高权重的士族。

孙皓这边要巩固帝位,司马昭父子要忙着代魏。通过这次使者互访,双方算是暂时达成了息兵的默契,各自专心处理内政。至于交州,东吴则把北部诸郡切割建置为“广州”,交州的名下只留下南三郡,一如平息士徽之乱时的做法一般。

内部权力斗争本质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身后评价取决于孙皓是否能够带领东吴走向强大,就像后世不会有人抓着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伤疤不放一样。以东吴面临的局面来说,一切还是取决于跟魏国的博弈。丢掉的交州总是要拿回来的,早一点,晚一点倒是不打紧。只要开战就不是一个点的问题,所以要做足准备工作。

第一项准备工作是迁都。迁都的建议是步骘的次子步阐提出来的,此时步协已死,步阐成了新一任的西陵都督。如今魏国已经得蜀地,如果再伐吴的话,显然会从长江上游出兵。更直接的导火索,是武陵山区有四个县在永安之围后不久借机投降了魏国。其实这一地区一直不愿意置于吴人统治之下,从夷陵之战起就叛乱不止。只是此前鉴于双方结盟。蜀汉那边不好再施以援手。魏国没有这层顾虑,便以仍驻于永安的罗宪兼领武陵太守,对武陵山区实施管理。

公元265年冬,孙皓迁都武昌。迁都一事兹事体大,会影响很多人的利益。而且要大兴土木,从江东征调大量人力物力,日常用度亦要从江东长途征调。为了说服朝野同意这个做法,正式的理由是找人望过气,荆州会更有王气。这个说法并不能服众,以至于当时建业一带流传着一首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一千多年后,武昌鱼因为一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再次走红,只是大多数人并不知晓,此武昌非彼武昌。

东吴这边忙着迁都,远在洛阳的司马炎也在这年冬天,正式接受禅让,改国号为晋。尽管司马家族已经用了三代时间,把可能出现的矛盾都磨合掉,但这次改朝换代,还是让有野心的东吴末代皇帝,有了北伐的冲动。吴国朝堂之上对是否北伐却是争议不断,正在此时,一场来自江东的民乱让北伐之事暂时搁置了下来。

民乱起自永安,这个永安不是白帝城所在的永安。这个永安是建安年间,分乌程、余杭两县所置,地属吴郡,对应现在的浙江省德清县。从位置上看,便知是当日山越豪帅啸聚之地。如果光是山民作乱倒也不打紧,只是现下孙皓迁都,江东人心浮动,这场民乱的背后并没有那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皓有一个庶出的弟弟孙谦被封为“永安侯”,被乱民首领施但拥戴为新主,一起向建业进军,一路上不光没遇到阻拦,队伍反而从数千人壮大到上万人,甚至还选了个皇道吉日进城。这场乌合之众组织的叛乱,很快被镇压。在请示过孙皓之后,孙谦和他的弟弟、母亲亦都被诛杀。

尽管孙皓表面认定,这场叛乱正应了建业没有王气,王气在武昌的说法,但一帮乌合之众能纵穿整个江东平原,顺利进入建业,已经足够证明后方不稳。公元266年十二月,孙皓还是把都城迁回了建业,历时一年的迁都闹剧就此收场。

该来的总归还是要来的,吴、晋两国都是新君上位,都需要一场战争证明自己。区别只在于到底是孙皓还是司马炎挑起战事。略微有点出乎意料的是,率先发难的是实力更弱的孙皓。公元268年,孙皓下令对晋发动全面攻击。其中以万彧为中路军攻向襄阳,施绩为中路军北攻江夏。丁奉及诸葛靓主副将攻向合肥。这三条线路,都是东吴尝试过无数次的线路。比较有新意的是第四路,以东吴交州刺史刘俊为主将,准备收复交州的南路军。

看到诸葛靓这个名字,估计大家又想到琅琊诸葛氏了。没错,诸葛靓正是诸葛家的后人,是诸葛诞的儿子。诸葛谨的儿子诸葛恪、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都在三国后期的政治舞台发挥过重要作用,诸葛诞的儿子同样不遑多让。如果不是被吴国收留,诸葛靓肯定也是被诛连的,因此诸葛靓非常忠于吴国。孙皓迁都武昌时,留下镇守建业的主将就有诸葛靓,施但之乱亦是他一手镇压的。东吴灭亡前,诸葛靓已经做到了大司马。国灭之后,诸葛靓虽与司马炎自幼相识,却因父仇和诸葛诞的政治取向,到死都不愿意入仕晋朝,甚至不愿见司马炎一面,算是为琅琊诸葛家族的三国史,划上了一个值得尊敬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