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欧盟外长)何塞·博雷利表示,不排除在2月22日举行的欧盟外长会议上可能扩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当天他在博客账号上写道:“我们将与欧盟各国外交部长讨论这些问题。与往常一样,各国必须决定采取进一步行动,是的,其中可能包括制裁。”

博雷利此次访俄是应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的邀请,他于2021年2月4日至6日在莫斯科停留,于2月5日与俄罗斯外长举行会谈。这是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自2017年以来首次访问俄罗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雷利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重新定义俄欧关系,为即将在今年三月25日至26日召开的欧盟首脑和外交部长级峰会打探俄罗斯的口风。这次峰会的主要议题是,就是否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进行战略性讨论。

普京没有接见博雷利

博雷利此次访问俄罗斯,俄罗斯总统普京并没打算接见他,原因有两点:

  1. 由俄外长拉夫罗夫接见符合外交对等原则和国际惯例。根据外交礼遇三原则之一的对等原则:即一方出场与来访者在级别、职务、以及待遇、费用等方面,大体上要对等.除非有特殊的安排,外交礼遇不宜随便提高或降低; 这一点在2月3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接受记者采访问及普京是否会接见博雷利时的回答得到了印证,佩斯科夫回答说,拉夫罗夫会与博雷利见面。
  2. 欧盟此次访俄摆明了是要借纳瓦尔尼被捕事件向俄发难的,普京高规格接见博雷利岂不是在告诉世界俄罗斯服软了,普京当然不会妥协。

此次外长级会议上,博雷利显然是谈到了此前被捕的俄罗斯反对派领袖纳瓦尔尼,而俄罗斯对此的回应十分强硬,宣布驱逐三名来自德国、波兰和瑞典的外交官,理由是这三人参与了1月23日非法集会。他们被俄政府列为不受欢迎的人,并要求他们限期离境。这是在博雷利尚未离开俄罗斯时宣布的,很显然这次会谈的结果是核心问题没谈拢,双方都承认存在重大分歧,但表示愿意继续对话,并划定了可以合作的范围。

拉夫罗夫在会议开始时说:“当然,我们都面临的问题是,俄罗斯与欧盟这两个欧亚空间最大的参与者之间关系的非常态化,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状态,对谁都没好处。”博雷利则坦言:“我们现在更多地将彼此视为竞争对手,而不是合作伙伴。”在会谈结束后,拉夫罗夫说:“我认为,重要的是,双方都确认有兴趣保持和扩大对话的渠道,包括在我们立场不同的问题上,这样的问题很多。我们愿意在双方都感兴趣且有益的地方进行务实的合作。我们普遍认为,关系的进一步恶化会带来负面的,且非常不可预测的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雷利在会谈结束后的新闻会上说:“我向拉夫罗夫先生表达了对这些事实的关切,并呼吁释放纳瓦尔尼,并对他的中毒进行全面调查。”正如欧盟外交事务高级代表所强调的那样,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欧盟成员国提交了就纳瓦尔尼案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的提案,但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还没有结束。

拉夫罗夫则在评论布鲁塞尔可能采取的制裁措施时,强调这是欧盟内部事务,他说:“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一个事实,正如我已经提到的,欧盟越来越多地将没有合法基础的单方面制裁付诸行动。我们基于欧盟至少在现阶段是一个不可靠的伙伴的假设来建立我们的生活。我希望即将进行的(欧盟)战略审查将引起人们对欧盟近邻的根本利益的关注。”

从两位外长在会谈后发表的上述声明中不难看出,主导欧盟的几个国家希望在比如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上继续与俄罗斯展开务实的合作,毕竟仅德国一国在采购俄罗斯的天然气上每年能节省几十亿欧元的支出,这是实实在在的实惠。该项目建成后,俄罗斯每年可向欧洲输出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解决欧洲人冬天难熬的困境,不至于像此前时不时的被乌克兰卡脖子,不得不向美国采购价格更贵的页岩气。之所以美国极力阻挠是因为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在欧洲获得的天然气销售份额将会在北溪2号建成后丢失。

欧盟内部也存在重大分歧。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铁杆反俄国家支持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经济制裁,而德国法国则出于经济考量,倾向于与俄罗斯在能源等领域务实合作。

欧洲国家从未真正接纳过俄罗斯

其实,欧洲国家从未真正接纳过俄罗斯,这一事实已经存在数百年,在莫斯科公国打破蒙古征服者的枷锁重获自由之后,到达原基辅罗斯领地上传教或做生意的西欧人发现,在被蒙古人奴役的罗斯人发生了大的变化,他们似乎是一种亚洲人和欧洲人的混合体。他们与欧洲人之间隔阂很大,这种隔阂不仅是文化、宗教和思想上的,在西欧流传广泛且久远的一句谚语“剥开一个俄罗斯人的皮,你会发现里面是个鞑靼人”,便是对俄罗斯人的蔑视,它将西欧人对其的不认同体现得淋漓尽致。事实上,蒙古人入侵,改变的是俄罗斯人的社会制度而非西欧人认为的血统。当伊凡三世推翻金帐汗国统治之后,他的宫廷排场相当蒙古,各种制度、官职照搬金帐汗国,而他的妻子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亚公主则带去了第二罗马的法统。1547年,伊凡三世的孙子伊凡雷帝登基后自称“沙皇”,将莫斯科公国改名“沙皇俄国”,宣称自己是第三罗马。他的母亲格林斯卡是金帐汗国马麦的后代,这成为他自称东罗马帝国和和金帐汗国共同继承者的法统依据。因为这层关系,传统的俄罗斯在政治制度和文化心理上是拜占庭和蒙古的混合物,一方面恐惧被“野蛮人”征服,一方面又热衷于成吉思汗式的扩张征服,所以被东西方都认为是异类。

根据基督教的理念,永恒的王国曾经与罗马帝国相连。因为它曾经是基督教世界的中心。拜占庭从罗马帝国分离出来,被视为第二个罗马,它所信奉的东正教被相对于西方的东方视为正宗的基督教。拜占庭灭亡后,莫斯科公国当仁不让地接过它的衣钵,成为世界上唯一正宗宗教的载体,宣称自己是第三个罗马,也是最后一个罗马,莫斯科应该肩负起上帝赋予的拯救全世界的神圣使命。这个学说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是因为它表达了俄罗斯人两个最大的愿望:成为上帝的选民和永恒的强大帝国。这也是俄罗斯数百年来不断对外扩张的原动力。在宗教和社会制度上与欧洲的格格不入,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太过于庞大。至于欧盟拿纳瓦尔尼被捕践踏人权说事儿,只不过是为了制裁俄罗斯找的借口罢了,因为在欧洲各国看来,无论是版图还是军事实力俄罗斯都过于庞大,衰弱、甚至分崩离析的俄罗斯才是他们所希望见到的,毕竟任何国家都不愿意身旁有一个比自己更加强大的国家。

在宗教和社会制度上与欧洲的显著不同,注定了西方不会真正接纳俄罗斯,只会将它当作利用的工具,这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反复得到了证明,无论是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两次世界大战而是现如今。

普京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才对欧盟采取强硬态度,并随便欧盟如何制裁,当然他这么做除了被北约东扩逼得退无可退外,另一个原因是俄罗斯自身经济的底气。今天的俄罗斯与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时的俄罗斯不可同日而语。在过去的6年多的时间里,俄罗斯贯彻执行普京在2014年提出的国产替代进口的计划,从一个农产品依赖进口的大国一跃成为全球排名第二的农业出口大国,而其他工业产品的国产化进程也颇有建树,这是俄罗斯对内部企业整合和拉动内需的结果。今天的俄罗斯已经成为国际谷物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许多人或许还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苏联每年都急需进口大量的谷物,特别是小麦,进口需求量高达数百万吨,以维持国内需求。而如今这一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俄罗斯谷物出口的收入已经成为仅次于能源出口的第二大经济支柱,而实现这一点仅仅花费了数年时间。过去几年里,欧洲各国对俄罗斯实施的一系列强硬反俄经济制裁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反而迫使俄罗斯农民和生产者采取行动,政府也为他们提供扶持,倒逼出俄罗斯自身的巨大潜能。制裁让俄罗斯实现了谷物和肉类产品的自给自足,有了与欧美叫板的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探究的问题是,俄罗斯是如何做到的呢?以禽肉为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内70%的禽肉依赖进口。上世纪90年代末卢布贬值,家禽肉的进口成本显著增加,导致俄罗斯政府在该领域投入了第一笔重要投资。而随后的三项国家政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一、2003年,俄罗斯对肉类产品进口实施了关税限制,建立了进口关税配额制度,当进口额度超过定量配额时,关税将大幅增加,此举保护了俄罗斯本国市场。

  1. 俄罗斯政府提出的国家计划,即政府以优惠条件向本国企业提供长期贷款,为行业吸引更多的资本创造了有利条件。
  2. 2013年,俄罗斯对一些国家取消了优惠关税,比如巴西。遏制国外廉价禽肉倾销,冲击俄罗斯本国行业。

上述措施的结果是,2019年俄罗斯的禽肉产量增加到500万吨,比上世纪90年代增加了八倍。俄罗斯在粮食问题上已经实现自给自足,不受制于欧盟国家。另外,据俄罗斯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1日,俄罗斯的国际储备量达5974亿美元,其中黄金储备量达2298.547吨,排世界第四,而德国仅排名世界第13位,储备量也仅为俄罗斯的一半。这便是俄罗斯敢对欧盟采取强硬态度的底气。

此外,“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通常被视为俄欧关系的晴雨表。近日,丹麦已经批准了两条管线的敷设的继续施工,德国海域段水下管道敷设也已复工,默克尔如果离任,对是否能最终建成的影响非常大,而且美国对欧的施压也是一大变数(美国此举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继续阻挠它的液化天然气不好卖了)。俄罗斯对此已经做好最终建不成的最坏打算。

综上所述,当前的俄欧关系十分紧张,短期内没有回暖的可能,正如一些俄罗斯专家说的,对重启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不应该抱有任何幻想。俄罗斯在外交领域上将继续采取强硬态度,但凡损害俄罗斯利益的事情他们必然会断然反击,因为无路可退。正如苏联英雄克洛奇科夫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说出的那句名言:“俄罗斯虽然强大,但我们已无路可退,因为我们身后就是莫斯科!”

(2021年2月9日,作者:彼得堡的肥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