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报道之后,今年拟开通首通段的两条高速地铁——18、22号的站名持续引起市民关注。

记者发现,除了祈福新村门前的地铁站之外,对比去年公示的站名,两条线路最新版本的站名均有变化,还有一个车站的命名存在争议——市民“耳濡目染”数年的陈头岗站其实是在逢垄岗。

为了避免建设阶段的工程名“先入为主”干扰车站正式命名,广州地铁未来新线取消中文工程名,改用字母加编号作为车站的“小名”,18号线北延段、22号线北延段、24号线都已采用这种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号线:海珠湿地→龙潭

这个位于新滘东路龙潭段的车站,是11号线和18号线的换乘站。车站工程名为石榴岗,去年公示的初定站名为海珠湿地。公示期间收到的市民意见主要有四类:一是建议改为“龙潭站”或“龙潭海珠湿地站”,二是改为“台涌站”,三是“海珠湿地公园站”,四是“石榴岗站”。

为什么入围的是“龙潭”?记者查询发现,虽然该地铁站北靠石榴岗路和台涌村,南邻海珠湿地公园,但车站主体所在的位置就在龙潭村范围内,该村两次旧村改造范围的示意图都可以证实这一点。

按照市民政局印发的《广州市地铁车站命名规则》,地铁车站一般按照以下顺序派生命名:1、区片名称;2、标志性公共场所(建筑物)名称;3、道路名称。“龙潭”作为区片名称,命名的顺位在“海珠湿地”(标志性公共场所)和“石榴岗”(道路)之前。如果把“石榴岗”解释为石榴岗村,则是距离地铁站大概1公里的地方,更为不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2号线:东沙→南漖

22号线位于芳村南部的这个车站,最初的工程名是东沙工业园,公示时初定名东沙。公示时本报就已报道指出应改为“南漖”,连“喜提”站名的东沙街道办事处也提出相同意见。

何以最后舍东沙取南漖?查阅荔湾区政府官网可知,东沙街道下辖4个社区——东塱、沙洛、南漖、金宇。南漖、沙洛都有在建地铁新线设站,分别是22号线、10号线。如果22号线此站命名为东沙,则有“小地方”用了“大地名”的问题,并影响10号线车站命名。

争议:

陈头岗还是逢垄岗?

22号线的陈头岗站,从工程名、公示时初定站名、到最新版本的站名,一直没有改变。记者留意到,公示时市民邝先生等都提出不同意见,建议改为逢垄岗。

哪个更恰当?记者在民政部的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搜索“逢垄岗”,显示其位置就在建设中的22号线地铁站。国家地名信息库显示,此地民国取名为逢垄岗,沿用至今。在地图软件上搜“逢垄岗”,恰好就在22号线地铁站和车辆段的位置。2018年到2019年之间,该地铁站施工单位的多个采购招标,地址都是“逢垄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对比,记者在国家地名信息库搜“陈头岗”,显示没有相关结果。地图软件上的“陈头岗”,大部分结果都与地铁建设相关,均为地铁施工后才出现,此外还有两个与“陈头岗”相关的地方,以及陈头、陈头渡口,都是在地铁站至少1公里之外。

地铁:

新线取消中文工程名

用字母加数字替代

地铁站名的最初版本,是地铁新线规划建设阶段暂时取的“工程名”,就像孩子出生时的“小名”,未必足够严谨。在地铁新线规划建设的数年间,“小名”通过媒体报道等渠道反复出现,市民“耳濡目染”之下慢慢接受了车站工程名,“小名”有可能最后“喧宾夺主”。逢垄岗目前“不敌”陈头岗,就有点类似这个情况。

记者从广州地铁了解到,为了避免工程名干扰车站正式命名,目前计划开建的新线,逐渐改用字母加编号作为车站的工程名,对于车站命名更为中立。已获批但未开工的18号线北延段、22号线北延段、24号线都已采用这种新模式。比如24号线(纪念堂-广州北站)的纪念堂站,就用JG0指代,JG分别是首末车站——“纪念堂”“广州北站”的拼音首字母,0是从纪念堂开始的第一个车站。

长期关注地铁规划建设的邝先生说:“广州地铁最新的做法更妥当,台湾在规划建设阶段全部用编号站,甚至编号不连续(砍站),编号多个A(加站)。这样避免了市民‘适应’了工程名之后,‘不习惯’正式的命名。”

整理丨大鲨鱼

来源|广州日报客户端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天研、骆昌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