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年伊始,

国内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工作有序开展,

很多地区已经陆续接种第二针剂。

我国疫苗上市为全球抗击疫情注入信心,

贡献了中国力量。

国产疫苗走出国门,收获了一致好评。

这一成果来之不易。

我国疫苗的成功,科技发挥了支撑作用

除了广大科学工作者刻苦攻关外,

那些勇敢站出来参与临床研究的志愿者,

也非常了不起,功不可没!

今天起,民生周刊推出系列报道“了不起,新冠疫苗志愿者”,走近生而平凡,为阻击新冠肺炎甘冒风险的志愿者,讲述他们的故事。

当53号和一名志愿者结合在一起,

便有了不一般的意义

53这个数字,可以有很多种可能。它可能是NBA某位球星的球衣号码,可能是政府部门发布的53号文件,也可能是一家生意不错的饭店给排队的餐客发放的等座牌。可是,在2020年3月中旬,当53号和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志愿者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号码对她便有了不一般的意义,号码和人物都披上了光环。 当时,来自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一女孩秦媛媛,从学院年级群看到新冠疫苗志愿者招募通知,就主动上网查阅资料并报名,最终顺利通过医院体检,成为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Ⅰ期临床试验第53号志愿者。 此后,53号就成了秦媛媛的特殊符号。2020年6月30日,在湖北工业大学组织的《追梦》思政课讲台上,00后秦媛媛就以《53号志愿者》为题作了演讲,并赢得了满场掌声。“疫情中,许多90后医务工作者奋战在一线,他们的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闪光,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可以做点事情……” △疫苗接种当天,秦媛媛(右)和陈薇院士(中)合影。 图片来源:民生周刊

风险是可控的,她一点儿都不害怕

生活中,秦媛媛是个性格稍显内向的女孩。她在班级没有担任班干部,也很少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除了学习和画画,她平时的爱好就是看英剧,就连微信朋友圈都很少关注。 就是这样一个“低调”的没有多少存在感的女孩,因为一次选择,而引来众人关注。 秦媛媛对疫苗试验有清醒的认知,认为在人身上做临床试验,虽有风险,但把握是很大的、风险是可控的,所以她果断报名,一点儿都不害怕。 可是父母得知她的想法后,非常惊讶、担忧,起初并不支持,但最终还是尊重了她的决定,“她已经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 3月20日,临走去参加体检时,奶奶还专门给她煮了6枚鸡蛋补身体,直到她走出家门,家人还一直在阳台上,远远地看着她淡定的身影。

在同组接受疫苗接种的志愿者中,

秦媛媛的年龄是最小的

抽血、HIV检测、知情同意书签署等,一系列复杂的体检项目,在筛选掉了将近三分之二的志愿者后,秦媛媛正式入选,成为53号试验志愿者。 2020年3月22日13时10分,这个时间让她终生难忘。直到快进入接种房间时,秦媛媛才终于感受到内心一直不愿去想的恐惧。她说,陈薇院士看出了她的不安,主动上前与她聊天,这使她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 秦媛媛顺利完成了疫苗注射。 接种新冠疫苗后,与陈薇院士的合影,成为19岁的秦媛媛至今最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之一。后来她才得知,她是同组接受疫苗接种志愿者中年龄最小的。 注射完成后,她在疗养院开始了为期14天的隔离观察。在完成医护人员交代的填表和反复的记录体温等日常流程的同时,秦媛媛每天按时上网课,专业课程一点儿也没有落下。

“第‘零’批志愿者,他们才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2020年10月中旬,学校已经开学一个月,各种课程回归正轨,学业繁重,秦媛媛又自愿参加了后续的Ⅱ期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实验,这也让她又一次得到了社会更多的关注。她一次次刻意躲避这些关注和赞美,她渴慕低调的生活,“默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挺好。” 在秦媛媛看来,最大的风险并没有落在她的身上。早在第一批志愿者前面的第“零”批志愿者,也就是疫苗的研发者,他们才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当志愿者们的‘英雄’潮退去时,最应该受人敬佩的,还是那些奋战在一线的抗疫工作人员。他们才是抗疫斗争中最耀眼的身影。” 这就是记者认识的00后,53号志愿者。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事业部

原文标题:《53号志愿者》

刊载日期:2021年第1期 1月4日出版《民生周刊》

□ 《民生周刊》记者 郭鹏

编辑:李杨诗宇

责任编辑:姜玉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