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纠正一个错误,那就是被尊为太皇太后的女子,她并不一定是当朝皇帝的祖母(包括嫡祖母、宗法祖母和生祖母),也有可能是曾祖母,历史上曾有三位法定曾祖母级别的太皇太后,分别是汉昭帝刘弗陵元配皇后上官凤儿,她是汉元帝刘奭的宗法曾祖母,刘奭即位尊她为太皇太后;汉元帝刘奭的元配王后王政君,她是汉孺子刘婴的宗法曾祖母,王莽摄政时,曾代替傀儡“皇帝”刘婴尊她为太皇太后;宋高宗赵构继室皇后吴芍芬,她是宋宁宗赵扩的宗法曾祖母,赵扩即位尊她为太皇太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入正题,皇帝可以公开处死太皇太后吗?

答案其实很明显,那就是不能。

对于太皇太后,皇帝只能敬,却不能废,不能贬,更不能杀。

虽然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史中,为争夺皇位,是时常出现子杀父,父杀子,兄杀弟,弟杀兄,叔杀侄,侄杀叔的事情,但却很少出现子杀母的事情,更是没有出现孙杀祖母的事情。

为什么没有出现孙杀祖母的事情呢?这之中虽然有着祖母做不了皇帝的缘故,但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受“礼法”的熏陶。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诗》言:“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礼记》亦言:“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因此,在老祖宗的谆谆教导下,华夏民族自古就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一个“礼”字。

而在“礼”当中,尤以“尊老”最为人所重视。中国自原始社会开始,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就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因此,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社会,均以辈分最高的长辈为尊,因为他们辈分高,地位自然也就高,想想看儿子的地位能和父亲比吗?古代的尊老,是对整个中国而言的,并非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去奉行“尊老”,为此更是形成了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礼制。

《礼记·祭义》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意思就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还是能获得最为优厚的一份。同时,在古代,古人不但在行动上尊敬老人,更甚者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养蒙便读·言语》载:“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就是说跟长辈说话,不能严肃,要细声细语,恭恭敬敬地,即使是长辈不对,也不能大声地跟长辈说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想看,一个如此礼敬老人的民族,一个时代受到要“尊老”教育熏陶的民族,你认为他会去对自己的祖母,乃至是曾祖母动手吗?皇帝虽为九五之尊,但他同样也是人,也是从小就学习四书五经的皇帝,即使他再残暴,他也不会对自己的祖母干嘛。

毕竟能做到太皇太后的,她肯定是家中辈分最高的,是整个皇族的家长,一旦他敢对她下手,不说百官会群起而攻之,就单单是皇族的那些皇子、王爷、公主就能弄死他。况且,多数太皇太后对皇帝都没啥威胁,她们做不了皇帝,自然也威胁不到皇帝,所以皇帝完全就没必要去为难她,从而给人留下话柄。想想看,连为难都难,更何况是杀呢?

当然,因为皇帝的尊崇,一般时候,太皇太后是能得到善终的,地位也是无比尊崇的。但是,如果这位太皇太后是亡国的太后,那她的结局恐怕就不怎样了(历史上有位太皇太后运气实属逆天,亡国后依然被尊为太皇太后,这就是汉元帝刘奭的皇后元配王政君,西汉亡国后,她被王莽尊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当然,她会被这样礼遇,主要是因为王莽是她的族弟,是亲戚,再加上当时西汉所灭,但其影响力尚在,因此她才会被如此礼遇)。

运气好的,最多就是被贬,但好歹还能活命,如宋理宗赵昀元配皇后谢道清,南宋亡国后,她被元朝降为寿春郡夫人。而运气差的,是连命都没有了,如北魏宣武帝元恪充华宣武灵皇后胡氏,北魏权臣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时,她被沉入黄河而死。

总得说,如果这位太皇太后不是亡国太后,那她绝对是能善终的,因为在礼法的限制下,即使皇帝对她再有意见,皇帝对她也是贬不得,废不得,更是杀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