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外观呈螺旋形,微厌氧、生存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也是目前已知能够在人的胃中长期生存并繁殖的唯一微生物种类。这种细菌感染可以引起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淋巴瘤等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幽门螺杆菌感染之所以受关注,主要是和胃癌相关。发现幽门螺杆菌的人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可见影响之巨大。不过,具体会不会直接导致胃癌以及其发生的机制,目前还不是非常清楚。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人群中的非常常见,影响了世界大约半数以上的人口,其感染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因此很多人推测是因为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在一起吃饭而传染。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龙医生今天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吃饭而相互感染的传播方式,相互之间接触的主要是唾液或口水,这种传播方式也可以叫做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不是一回事。

粪-口传播,是粪便中带有病原体,而粪便又污染了食物和水源,并通过消化道食入传染;而口-口传播,人们推测是因为唾液中携带了某种病原体,在吃饭通过唾液交流而感染他人。

从目前的研究中知道,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呕吐物和粪便中,能够培养出幽门螺杆菌,这表明家庭成员之间有很多传播幽门螺杆菌的机会。这种感染的风险,跟社会经济状态和生活条件等息息相关。

居住人口过密、兄弟姐妹数量、同睡一张床、没有自来水、不分餐等因素和幽门螺杆菌的高感染率有关。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很多人在10岁以前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很能说明问题。

在对食用盐腌制食品人群中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进行的研究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发现,是食用盐腌制品可能会增加幽门螺杆菌持续感染的可能性,而腌制食品也和胃癌有关。这两个因素可能共同促进了胃癌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谈一谈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目前最权威的一些研究,都没有搞清楚确切的传播途径,推测人与人之间最有可能的传播方式为粪-口传播和口-口传播。

粪-口传播的途径可能性更大一些。由于在人工饲养的动物中,唾液和胃液中也能够分离出活细菌,提示幽门螺杆菌有从动物传染给人的可能。

水源被污染成为细菌扩散的来源,因为该细菌可以在水中存活数天。有聚集性发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家人们,使用的是同样的水源和食物,但水源都通过被粪便和呕吐物污染,这属于粪-口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口-口传播,还有待进一步证实,目前已经在牙菌斑中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但是检出率是非常低的。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牙科医生和口腔保健员持续暴露于牙菌斑中,但他们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并不高于一般的人群。

所以,通过唾液简单的就能够传播这种说法,似乎不太科学。不过,长期在一起吃饭,唾液交流的机会很多,增加了传播的几率。那些人经常在一起吃饭的人,可能也存在其他生活方式上的密切接触,如共用卫生间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结

尽管在一起吃饭传播幽门螺杆菌这样的说法,还没有确切的依据,但在公共场所聚众会餐的时候,使用公筷无论从预防疾病的角度,还是从心理接受的角度来看,都是一个文明的方法。

除了文明用餐的这个习惯之外,人与人之间其实也会因为一些芥蒂导致误会。有时候,某个人先发现了幽门螺杆菌,然后其他人也做了检测,也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就会将这个事情简单的理解为是先发现的人传染给了后发现的人,但可能事情的真相是完全相反的。

世人对传染性疾病,往往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见。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偏见,才导致很多人讳疾忌医,有时候为了保护自己,会将很多传染性疾病污名化。其实,在疾病之下每个人都是“受伤者”,真的没必要责怪谁,正确的预防理念,才是应该根植入人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一位热爱科普的临床医生,看病、咨询,答疑、解惑,科普医学知识,在匆忙的临床工作中,体会温暖文字的力量!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用,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想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敬请关注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