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 编:王晓华

编 辑:李京益

品牌大头条

强弱项,补短板,锻长板,大力推进PPP 项目建设,我省在规范发展道路上越走越稳健,越行越自信——

PPP 助推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正当时

本报记者 王晓华 实习记者 李京益

山西省林业生态扶贫PPP项目实现了林业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互促共赢;
交口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PPP项目健全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运行管理机制;
……
从落地生根,到茁壮成长;从枝繁叶茂,到开花结果,一个个PPP项目在三晋大地的蓬勃行进中焕发出盎然生机,奏响了助推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最强音。
近年来,山西省财政厅狠抓“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严守“六保”底线,在做好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基础上,科学利用PPP模式有效推动着我省脱贫攻坚、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工作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乡村“靓”了,农民富了
PPP助力山西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难的战役,也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庞大工程。通过项目建设带动脱贫攻坚无疑是最有效的做法,项目建设离不开巨大的资金支持,采用PPP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助力项目建设,成为山西打赢脱贫攻坚战一股不可小觑的强劲力量。
据了解,截至2020年底,山西省58个贫困县,包含36个国家级贫困县,22个省级贫困县,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全省贫困县正式清零。在这58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中,共有54个县开展了PPP项目,项目合计127个,总投资631.69亿元。项目涉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城镇综合开发、交通运输、教育、林业、旅游、社会保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市政工程、水利建设、文化、养老、医疗卫生、政府基础设施等15个行业领域。
2020年,在山西省财政厅精心指导下,山西省PPP促进会先后赴吕梁市、大同市开展“PPP服务百县行”活动。活动期间,山西省PPP促进会及其专家团队深入天镇县、阳高县、广灵县、灵丘县、大同县、临县、石楼县、方山县、中阳县、兴县、岚县、柳林县、交口县、交城县等贫困县区,对当地项目进行实地探访,跟随调研组的脚步,一幅幅生动感人的PPP项目助力山西脱贫攻坚的精彩画卷徐徐打开。
——兴县县域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设PPP项目,针对兴县农村生活垃圾清运设施不足、生活垃圾收集点覆盖不足等情况,通过引入先进技术管理理念的社会资本,运用智慧解决方案,建立综合性的转运和收集系统,与兴县脱贫攻坚政策有机衔接,带动贫困户稳定就业,极大改善当地生活环境、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和对环境卫生的认知水平。
——交口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PPP项目,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实际需求,建立起城乡一体、厂网一体的污水处置体系,健全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运行管理机制,项目有效辐射交口县整个县城及大部分村镇,有效改善全域污水处理结构及空间布局,改善了人居环境,区域集聚辐射功能较强。
——交城县社会福利养护院PPP项目,突出公益属性,项目承载着基本养老服务保障、特困供养人员养老保障的政府职责,承担部分社会三无人员的收养,保障广大社会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体现显著的社会效益,同时,养老服务业作为幸福产业之一,致力于追求更高精神文化目标,发展空间很大。
——大同市云州区、广灵县、浑源县、天镇县、阳高县、左云县等贫困县区通过PPP模式,并有效结合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开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提质工程PPP项目,对当地农村的道路交通、村容村貌、安全饮水、看病就医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极大促进了当地新农村建设水平,提升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带动了地区的农业生产、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进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扶贫目标。
……
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PPP带动新建项目投资606.21亿元,盘活存量资产25.48亿元,不仅有效拉动贫困县区经济增长,更极大改善了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一个个项目的开展,孕育着一个个新的增长点;一批批项目的落地生根,成就着一项项新的增长极。

天更蓝了,水变碧了
PPP护航山西迈上绿色发展之路

2019年8月20日至21日,山西省林业生态扶贫PPP项目公司成立暨第一次股东会会议在太原召开,标志着我省林业生态扶贫PPP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运营阶段。
2020年1月5日,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与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签署林业生态扶贫PPP项目融资合同,一期融资额达到61.76亿元,主要用于退耕还林、林业生态治理、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等工作开展。
2020年5月9日,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召开全省林业生态扶贫PPP项目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安排部署加快推进林业生态扶贫PPP项目资金兑现工作。
……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省委“在一个战场打赢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重大战略部署,省政府决定以PPP模式实施林业生态扶贫项目。作为我省2020年重点项目,山西省林业生态扶贫PPP项目总投资174亿元,这也是我省首个林业生态扶贫PPP项目。
据介绍,我省林草系统按照“山上治本、身边增绿、产业富民、林业增效”的建设思路,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工程,让贫困人口在参与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增收脱贫奔小康,从而实现林业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互促共赢。
“山西省林业生态扶贫PPP项目是开发性金融支持林业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的创新性举措,这一项目的落地,成功开启了银、政、企三方互信互利的良好合作关系,对山西乃至全国的PPP项目建设和林业生态建设必将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0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根据财政部PPP中心项目库分析报告口径,公共交通、供排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利建设、可再生能源、教育、科技、文化、养老、医疗、林业、旅游等多个领域PPP项目都具有支持污染防治和推动经济结构绿色低碳化的作用。
近年来,我省在生态保护领域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通过PPP模式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领域项目的建设与运营,改善了区域环境,生态效益显著。
目前,山西省已入库项目中累计污染防治与绿色低碳项目172个,投资额991.08亿元,分别占管理库的41.45%,21.79%。污染防治与绿色低碳PPP项目数排名前三位的是污水处理项目44个、综合治理项目29个、垃圾处理项目24个;投资额排名前三位的是林业项目186.53亿元、综合治理项目148.85亿元、污水处理项目105.15亿元。
侯马市浍河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PPP项目建成后,将使浍河流域脆弱的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有效推动浍河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重现浍河“一川清水,两岸锦绣”的秀美风光;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43.8万吨,提供绿色电力1.3亿度,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山西省财政厅全方位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大力度构建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下,一批围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等实施的PPP重点项目,正推动山西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机制活了,人心顺了
山西PPP“特殊优势”发挥特别作用

从南到北,从上自下,三晋大地PPP发展步伐铿锵有力,PPP助力转型有目共睹。
截至2020年底,财政部累计发布已入库项目9935个,投资额15.26万亿元,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兵团。其中,山西省已入库PPP项目415个,较2019年底净增26个;已入库项目投资额4548.48亿元,较2019年底净增891.08亿元。项目平均投资额10.96亿元,较上年度增加1.56亿元。
最新数字显示,全省累计入库项目数在全国入库项目中占比4.17%,居全国第12位;累计入库项目投资额在全国入库项目总额中占比2.56%,居全国第14位。项目数排名较2019年底上升1位,投资额排名较2019年底上升2位,全省PPP项目落地率为48%。
2020年这一年,我省PPP在规范中稳健发展,全省净增PPP项目26个,项目净增数居全国第9位;净增项目投资额891.08亿元,居全国第3位。2020年我省PPP项目净增投资额排名全国前三是我省2020年PPP发展最大的亮点。此外,2020年全省已落地项目数较2019年底增加30个,落地项目投资额增加816.94亿元。
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统计数据就是最好的诠释,山西省已入库项目在全国的占比及位次就是最佳的注脚,2020年山西PPP项目温暖而灵动的数字就是最实的写照。
山西省PPP靓丽的成绩单,得益于山西省财政厅的正确领导,更得益于山西省PPP机制的特殊优势。
从最初只有秘书处,发展到金融、财税、绩效、法律、工程、咨询、乡村振兴七大专业委员会的正式成立,再到设立山西省PPP项目调处中心等多个机构的行业促进会……
近年来,山西省PPP促进会凭借着其特有的“中立性”、“广泛性”、“专业性”、“服务性”等特殊优势,按照“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平台和纽带作用,一方面通过购买服务为地方政府和财政各级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广泛吸纳参与PPP的各方机构、单位成为促进会的会员单位,让PPP各参与方汇聚一堂,共同讨论山西PPP如何规范发展,群策群力,为我省经济转型发展增添新动能、新活力。
春花秋实,名至实归。自2017年底成立以来,山西省PPP促进会已由一粒萌芽的“种子”茁壮成长为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引领着山西PPP稳中求进,势如破竹。
经过几年的努力,山西省PPP促进会就促使PPP项目实现其补短板、防风险、惠民生的作用起到了预期效果。山西省PPP促进会理事长常锦全对此深有体会。
正确的顶层设计,完善的机制,科学的运作,精彩的答卷,温暖的数字,澎湃的行动,激昂的奋进,山西PPP硕果盈枝。

乘风破浪,蓄势起航
PPP助推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踏新程

强弱项,补短板,锻长板,大力推进PPP项目建设,我省PPP在规范发展道路上越走越稳健,越行越自信。
为当地村民的出行提供便利,为岢岚县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从县乡公路改造工程,到园区公路工程,再到农村公路完善提质工程和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工程,四大板块组成的PPP项目,总里程长达83.768公里,完善实施项目覆盖10大乡镇,实现“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
1月29日,山西八建集团首个PPP项目——岢岚县四好农村路工程项目水峪贯-孙家沟线、马家河-西豹峪线、马蒲塔-暖泉湾线、李家沟-水草沟线、209-南川线、团城子-深山焉线、高家湾-化岔线、宁家岔-贾楼底线、马跑泉-官地线、任家会-红崖湾线、大巨会-马家墕线、岢会线-梁家店线、岢会线-掌头线、岢会线-吴家庄线共14条线路顺利通过交工验收。
莫到春来早,更有早行人。2021年,一个个PPP项目迎着春风,带着期盼,怀着憧憬,纷自沓来,掷地有声。
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大县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山西……一个个凝聚厚望的“加快”,不仅需要配套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公务服务,也为我省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发展机会。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我省转型出雏型开局之年,也是我省PPP“十四五”规范开局之年,省财政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加快转型发展蹚新路、出雏型,按照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要求,扎实推进PPP改革发展,为山西“十四五”宏伟蓝图的顺利实现贡献PPP力量和智慧。
不负重托、不辱使命,锚定目标不懈怠、脚踏实地加油干,推动PPP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投资山西

山西投资促进大盘敲定 八措并举绘就崭新篇章

—— 2021年全省投资促进工作会议暨专业能力提升培训会侧记

本报记者 王晓华 实习记者 李京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全省投资促进工作会议暨专业能力提升培训会现场。本报实习记者 李京益 摄

为充分发挥我省投资促进作用,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引技、多招多引力度,2月4日上午,省投资促进局召开2021年全省投资促进工作会议暨专业能力提升培训会,会议全面总结2020年全省投资促进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投资促进工作,线上线下和谐互动,现场培训提升投资促进专业能力。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宏晋出席并讲话,省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春权作全省投资促进工作报告并主持会议。

主场分场聆听报告
杨春权全面总结全新部署全力以赴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杨春权在工作报告中指出,2020年,全省投资促进系统坚持“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聚焦“六新”、善抓善成,加强产学研融合,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引技、多招多引力度,加强精准招商、选商、选资,实施产业链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股权招商、基金招商,用心用力用情为投资者做好服务,切实做好招商工作“服务员”、投资项目“信息员”、投资促进“研究员”,创新业态,转型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杨春权强调,2021年全省投资促进系统的目标是,推动投资促进条例立法,实现投资促进系统立法“零突破”。深入开展小分队精准招商,走访对接3000家企业,其中1000家上市公司,拜访对接200名“两院”院士、200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人才,精准对接100项“高精尖缺”技术。实现全年签约省域外产业类项目1万亿元,签约项目当年开工率30%,开工省域外产业类项目1000个以上,总投资3000亿元以上,到位资金1000亿元以上。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重要展会,打造品牌展会,展会平台集聚效应更加凸显。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深化区域合作。加大投诉协调力度,投资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加大宣传力度,讲好“山西故事”,扩大“投资山西”品牌影响力。
2021年,全省投资促进系统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对投资促进工作的统一领导。二是强化统筹联动,形成合力推动投资促进工作新格局。三是加强政策创设,推动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新突破。四是强化担当作为,推动全省投资促进实现新发展。五是加强内引外联,全面拓展投资合作新空间。六是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投资促进服务质量和水平。七是强化智力支持,形成推动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八是夯实平台基础,全面提升投资促进专业化信息化水平。

开拓创新主动作为
王宏晋充分肯定全省投资促进工作

确保“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好局、起好步。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宏晋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宏晋充分肯定了全省投资促进系统一年来为投资促进事业所做的大量工作,为全省加快经济转型发展所做的积极贡献,并就新一年全省投资促进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聚焦“六新”突破,坚持“项目为王”。一要包装策划一批好项目;二要对签约项目推进情况进行大起底,防止“半拉子”工程和“烂尾”项目;三要推进开发区和投资促进工作融合发展。
二是抓好改革突破工作,持续释放蹚新路动力。要落实投促队伍建设,落实投资促进立法工作,健全民营企业诉求维权机制,落实投资促进奖励政策,积极扩大利用外资。
三是坚定信念,奋发有为谋发展。今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是我省“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局之年。面向转型发展新征程新使命,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开拓创新、主动作为,全面对标对表,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聚焦今年工作目标任务和主攻方向,积极助力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迈好开局第一步
专业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会见到新气象


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杨春权充满激情的声音在耳边回荡,随着全省投资促进年度工作会议的圆满召开,省投资促进局主会场、全省11市投促(招商)部门分会场又一场专业能力提升专题培训视频会拉开帷幕。
北京大思潮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裁、《中国投资促进》总策划、《北京投资促进》执行主编林远福通过视频为大家上了一堂干货满满的投资促进工作能力提升指南课。一场专业能力提升专题培训视频会让记者深切感受到全省投资促进系统新程新举措,新年新气象。

省市县(区)现场连线
投促人听报告、谈感受、话发展

这是一个客观实在、实事求是的工作报告;这是一个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措施切实可行、切合实际的工作报告;这是一个增强信心、凝聚共识、振奋精神的工作报告。
2月4日上午,备受关注的2021年全省投资促进工作会议暨专业能力提升培训会在太原举行。会后,记者第一时间现场连线省投资促进局相关处室、部分市投促(招商)部门的领导,畅谈听取工作报告的感受和2021年的工作打算。
省投资促进局研究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我们将把《投资山西》品牌建设融入投资促进事业大局。在主流媒体开辟投资山西专栏,制作投资山西专题,推送投资山西信息。充分发挥新媒体创新表达的优势,聚焦重点,灵活策划新形态内容,打通全媒体发布平台渠道,更有深度地挖掘投资山西故事,更有高度地宣传山西招商引资、引智政策,更有广度地吸引国内外客商投资山西,更有力度地服务好山西投促事业工作大局。
临汾市促进外来投资局局长陈艳刚表示,2021年,该局将围绕“1231”工作思路,合理分解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强化顶层设计,夯实政策支撑体系;按照“请进来,走出去”两条线科学设计招商引资活动,组织开展精准招商对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建立专业化招商平台,开展招商引资“头脑风暴”系列活动,推动省政府协议下重大项目落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签约项目后续服务,不断强化对外宣传,打造“投资临汾”品牌,开展全方位“营销临汾”活动,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晋城市投资促进中心主任吴华芳表示,2021年,晋城市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五大计划包括:一是坚持党建统领招商工作,重点实施“1356”招商计划。二是进一步加大对接力度。三是全力搭建合作平台,加大区域交流,深耕细作发掘大项目好项目。四是围绕打造“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引进一批行业优势人才和专家,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招商团队。五是政策上要把去年制度出台的几项优惠政策落实好、兑现好,打造“政策洼地”。
太原、运城、长治、大同、阳泉、吕梁、朔州、忻州、晋中等市县(区)投促(招商)部门的负责人也通过电话、微信、短信、视频等多种方式接受了记者的现场连线采访。
虽然记者不在分会现场,但从他们尽情表达的话语中分明能感受到来自全省投资促进系统的信心和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品牌策划中心

责编:李青

审核:夏雨 赵薇

山西经济日报重磅推出《晋品•早读天下》,一道有品位、有品格、有品质的新闻早餐,让晋品早读陪伴您开启一天的美好生活。敬请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