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夏枯球、夏枯头、灯笼草、大头花、白花草、棒头草、棒槌草、铁线夏枯。
药科——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果穗。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药类——清热泻火。
药性——寒。
药味——苦、辛。
入经——肝、胆。
功效——清火,明目,散结,消肿。
主治——高血压,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目珠夜
痛,瘰疠,瘿瘤,乳痈肿痛。
现治——羊癫风,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乳癌,乳腺炎,肺结核,渗出性胸膜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子宫病,子宫粘膜炎,阴道炎(洗涤),化脓性外症(煎洗)。
参治——血崩不止,周身结核,心气欲绝,寒热,湿痹,筋脉痛,筋骨疼痛,破症,癥
坚,头疮,口眼歪斜,眼膜,冷泪不止,羞明怕日,瘿结气,鼠瘘,咽喉疼痛,乳岩,肝风,肝气胀痛,肝郁,产后血晕,赤白带下,淋病,细菌性痢疾,脚肿,麻疹,汗斑白点,打伤,刀伤,金疮。
药理——清热,利尿,去痰,消脓,清肝,行经络,行肝气,抑制免疫,抗菌,抗炎,
止痛,降压,降血糖,抗病毒,补养血脉,清上补下,抗细胞毒,抗心律失常。
用法——水煎,熬膏,丸剂,散剂,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用量——水煎(常量9~15克,大剂量15~30克),外用(适量)。
禁忌——脾胃虚弱者慎服,气虚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