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陈佩斯和赵本山这二人都没呆着,都在干着自己喜欢的喜剧事业,前者忙于拍舞台话剧;后者忙于拍电视剧。但是陈佩斯倒是不忌讳往央视凑合,但赵本山却没那个心思。按说陈佩斯跟央视的积怨,当年结得也是蛮大的,双方都对薄公堂了。但是,在这次央三的《金牌喜剧班》节目上,他还是选择露面了,但是,估计赵本山可能这辈子都不一定在央视露脸儿了,尽管他跟央视的素怨,比陈佩斯小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牌喜剧班》封面

当然,陈佩斯来《金牌喜剧班》肯定是有他自己的考虑,估计是为儿子大愚的未来铺路吧?当然,这可能是小编过于心脏了。好了,不扯了,说说节目吧。这次把陈佩斯、郭德纲和英达都请来了。不过,在这三人之间还论出个优劣高低呢,首席金牌导师是陈佩斯和郭德纲,而英达只能屈居为金牌导师,也没啥存在感。看看,有意思不?但是,从这次三位金牌导师的点评来看,其中最不客气的导师就是陈佩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喜剧大师陈佩斯

可也是,他在国内的喜剧成就本来就已经特别大了,并且被誉为喜剧界的泰山北斗,这种情况下,他倒是想着客气来着,但是实力不允许呀。大家也都看到了,在点评作品的过程中,他否定学员的时候特别多,并且还一直都和郭德纲拧着来。郭德纲认为好的,在他那儿肯定都认为不好,而英达则选择随大流儿。就因为陈佩斯的否定多,郭德纲的否定少,所以,郭德纲收的学生最多。另外,在三个导师中,最为活跃的,还得是郭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云社郭德纲

这一点是因为郭德纲具有着一定的舞台积累,就凭他那主持人技能加相声里的垫话,这样的能力在舞台上没人能拼得过他。别看陈佩斯是喜剧大师,也不好使,因为陈也不具备垫话或现挂的能力。好了,再说一下这期节目里的四个喜剧作品吧。先说第一个许可嘉《保安队的故事》,这个作品写得也太碎了。故事线和喜剧线都不完整,先是故事线没讲明白,观众们也是一头雾水,而喜剧包袱呢,更是变成了闷包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情景喜剧第一人英达

而且表演过程还出现了掉麦的问题。按说如果具有一定舞台经验的人,掉麦这种低级错误是不会犯的。另外,一些动作包袱在铺垫时又显得过于刻意了。所以,小编以为这不是一个合格的作品。第二个作品是吴南言、王志博的《一改成名》,这两个演员还算熟悉,之前在《笑礼相迎》节目里见过他们二人。吴南言的表情本身就自带包袱。可以说他们这个本子写得也蛮好的。其中包括开始的垫话部分,接着就是歪改绕口令挂包袱,再接着就是柳活歪唱,然后再加上现场的动作包袱、表演包袱,算下来,整个作品的搞笑强度还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可嘉在作品里的表现

而柳活歪唱的高潮部分就是用快板演绎《双节棍》,这算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难怪最后郭德纲收下两位演员呢。这次在拍灯上,郭德纲也过于鸡贼了——等着英达和陈佩斯拍完之后,他再看情形来拍。第三个作品是高海宝、李海银的《忘不了》,这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作品。但在小编看来,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作品。这是一个来自开心麻花的本子。开心麻花有一个大优势,那就他们剧本的库存量比较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南言在表演相声

而且这些剧本都是在舞台上辄过好多次活了,它的喜剧效果是早已被小剧场舞台检验过的了。所以观众会从作品中看到明显的套路痕迹,比如搞笑与煽情的二、八法则,《忘不了》运用得也非常到火候儿。比如,作品总长是13分48秒,而前10分钟47秒都用来搞笑,余下的3分钟被用来煽情。即便是高海宝、李海银的爆发力再一般,3分钟用来煽情也足够了。所以,陈佩斯最后点评说,作品缺少必要的铺垫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海宝在作品里的表现

陈佩斯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不同的舞台,不同的观众,情感的渗透与铺垫,肯定不能用相同的时间,这个过程就更不能固定,否则观众就会觉得过于生硬。最后一个是盛军的《天津大哥》,他力图想通过喜剧的形式,在作品中摆脱掉相声的痕迹,但讽刺的是,他在作品中所呈现的依然是相声。整个作品就是几段子母哏相声粘合到一起的。先是跟客人那段语言加动作包袱的喜剧交锋,接着就是和刘老板的子母哏相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盛军在作品里的表现

然后再接着就是最后一段王大哥(盛军)与老婆、刘老板三人之间的群口相声。其实,你仔细一琢磨,这个作品的戏剧情节就没有多少变化和起伏。既没有戏剧任务或目标,也没有戏剧动作或手段,更没有戏剧目标的实现与达成。所以说,这又是一个故事线不完整的作品。这只能算是一个先包袱后故事的作品,主要还是以搞笑为主。这种喜剧剧本的创作方式跟本山传媒的二人转小品差不多,一切以搞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