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历史篇> [第116回]

作者:温骏轩

第116回 二士争功(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阴平桥头”是这场战役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标。在姜维给刘禅的防御计划中,应该是调张翼、董厥北上去守阳平关,廖化东进去守阴平桥头,古阳平关的位置我们已经很清楚了,位于汉中盆地的最西端,那么地属阴平的“桥头”又在哪呢?答案是白龙江与白水江交汇之处,后世在这个重要节点筑有名为“玉垒关”的关口。

阴平城并非位于白龙江河谷,而是位于其右岸支流白水江河谷中的甘肃省文县。由阴平城去往白龙江河谷的话,并不需要顺白水江而下至阴平桥头再向西北折返,而是有道路跨越分水岭直接向东连通白龙江河谷。整条线路的东段借助了白龙江右岸支流洋汤河河谷,西段借助白水江左岸支流马莲河下游河谷,今为212国道所使用。

退入阴平城没什么问题,关键在于阴平桥头却是阴平郡通往白水关的必经之路,无论是驻守阴平城的廖化,还是从沓中顺白龙江河谷想撤到白水关的姜维,都得由此路过。这也是为什么,姜维之前要求廖化去抢占阴平桥头。

廖化没有及时去抢占的阴平桥头,诸葛绪却已经到了。钟会这一路顺利拿下汉中和关城,无形中也对诸葛绪在武都郡的军事行动,起到了直接帮助。可以说诸葛绪在武都境内如入无人之境。诸葛绪顺利的取了史书中又称“武街”的下辨,然后向南跨越西汉水与白龙江的分水岭,于甘肃省陇南市的位置上接入白龙江河谷,再沿河谷东南向进军抢战桥头(具体线路参考G8513平绵高速走向)。

这就给姜维出了个难题,要是向西切入白水江河谷与廖化在阴平城合军,诸葛绪这三万人在桥头布防完毕后,自己就等于被邓艾和诸葛绪的六万人给关在阴平城了,到时候别说回援,自身都难保。要是继续顺白龙江河谷而下,同时让廖化也出白水江河谷向东,两军合力突破诸葛绪的防线也是一个办法。只是诸葛绪有三万人,又已“塞道屯桥头”,这一仗会很难打。更难受的是邓艾的军队还在后面集结,很快就会追上来。

见姜维不回阴平,而是顺着自己南下的线路而来,诸葛绪也怕。他现在呆的位置是个三叉路口,西有阴平城的廖化,东有白水关的张翼、董厥。万一邓艾那边不给力,自己就会被蜀军三面包饺子,正是摸透了诸葛绪的这个心理,姜维没有急于回阴平城与廖化合军,而是继续沿白龙江而下前行了三十里。

从洋汤河口到阴平桥头的距离约合100汉里,这段河谷较其上下游要更为狭窄,山大沟深至今未通高等级公路,在当时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孔函谷。诸葛绪本来判断姜维是一定会回阴平城,然后跟廖化一起突围的。所以他把兵力主要部署在白水江方向,现在姜维直接从孔函谷突围,诸葛绪马上决定走回头路,沿白龙江河谷而上去迎击姜维。

姜维真实的意图并不是从正面突围,而是调虎离山,让诸葛绪放弃在桥头布防。见诸葛绪上当,已经回军三十余里,马上转入洋汤河谷退入阴平城,然后跟廖化一起抢渡阴平桥头,退至白水关。使得被姜维牵着走的诸葛绪,始终跟姜维差着一天路程。这种情况下,诸葛绪最后能做到的,就是同反方向追过来的邓艾合军,一起去接收被蜀军放弃的阴平城了。

进占阴平城之后,邓艾与诸葛绪对下一步如何行动却有了分歧。邓艾的意见大家都知道,是准备出阴平寻一条小路直取成都,诸葛绪却没有邓艾那么有赌性。陇右军接到的任务是围堵姜维,换句话说,姜维在哪你在哪,就是在完成军令。现在姜维退到白水关,跟过去不会犯错。

邓艾的这条“阴平小道”具体走什么线路,历史上一直众说纷纭。想解开谜底还得再复习下“梓潼郡”的地缘结构。蜀汉立国之后,把原广汉郡的北部分割单独建制成为了“梓潼郡”。范围北到关城,南抵绵竹关,一旦汉中、武都失守,梓潼就是蜀汉最后的门户。从水系来说,梓潼郡包含北部的嘉陵江水系及南部的涪江水系。重要的关口都在北部的嘉陵江水系,由北向南依次为:关城、白水、葭萌、剑阁四关,我们可以称之为“蜀北四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会现在就是沿蜀北四关这条主线,依次向南推进,现在已经拿下了关城,推进到了白水关之东。诸葛绪从北面跟着姜维兵抵白水关,等于是去和钟会合军。不过诸葛绪很快就有点后悔了。前面说过,陇右军和关中军在这场战役中互不隶属。现在大家攻到一个节点,就存在一个主次问题。钟会为了军令统一,更为了抢功,直接以诸葛绪畏战不前为由给抓了起来,然后将诸葛绪的三万人马全归入自己麾下。

邓艾不去白水关,倒不是因为预料到钟会能这样对友军,而是纯粹有自己的思路。他的做法是另辟蹊径,从白水江河谷翻越分水岭,切入到秦南谷地,然后再寻路纵穿龙门山,彻底绕过蜀军层层设防逐级抵抗的蜀北四关。至于这条位置重要的分水岭,因为演义的渲染大家也应该都知道叫“摩天岭”。

摩天岭之北是白水江河谷,南麓则是秦南谷地。区别在于秦南谷地本身并没有一条河流横贯其中,而是为嘉陵江、涪江水系的河流所纵穿。白水关的位置,则正好卡在白龙江与秦南谷地的交汇点上。邓艾要是想到白水关之西寻路接入涪水河谷,就得翻越摩天岭。由于白水江与秦南谷地是斜向交叉的,山岭的厚度东西亦有差别。如果从阴平城直接向南,与秦南谷地的直线距离为55公里。真走起来,交通距离将倍数于此。而如果从桥头向南,再翻越摩天岭的话,分水岭的厚度还不到一半。

桥头已经在魏军控制之下,邓艾完全可以走后一条线路。由白龙、白水两江交汇之地对应的这段摩天岭,有一个单独的名字“平台山”,分水点上还有一个后世建的关口——悬马关。1935年,红四方面军正是由此翻越摩天岭,从四川转进至甘肃。这支红色军队在这片崇山峻岭中所走的就是在当年邓艾的“阴平小道”,无非是一个要入川,一个要出川,方向是反的。

白水关(白水县)之西的这段秦南谷地,地理名称为“景谷”,此道遂被称之为“景谷道”,整条谷地基本为现在的四川省青川县所辖。从悬马关翻越分水岭后,对接的即是现在的青川县城。隋唐时期,白水县亦因此更名为“景谷县”。当时姜维等人正在白水关应对来自东、北两面的夹击,并没有想到邓艾会去走景谷道。从地理上来说,景谷道相当于嘉陵江水系与涪江水系,在龙门山北麓的一条连接线。如果你不想从蜀北四关穿越龙门山的话,翻越摩天岭转入景谷,再由景谷择路向南的确是个选择。

那么这样一条能够走通的道路,蜀汉就一点没防备吗?并非如此,阴平郡原本是氐人自治性质的广汉属国。曹操是在公元218年因阴平氐王归降得到这片山地,并将之升级为阴平郡的,一直到十一年后方在第三次北伐中被诸葛亮拿回来。这十一年当中,以卧龙先生的心思自然是会堵住这个漏洞的。为此诸葛亮一共做了两手准备:一是在景谷西端建制广武县;二是在涪水穿越龙门山的节点上,构筑“江油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江油关”(四川平武县南坝镇)。

这里要特别说下广武的位置,这个对应现在四川省青川县青溪镇的节点,位于涪水河谷与白龙江河谷之间,属于青竹江与景谷的交接点,“青川”、“青溪”之名便是来源于此(青溪为青川旧县城)。青竹江又名青水河,发源于摩天岭腹地。如果邓艾固执的要挑战高难度,可以由阴平城直线向南,接入青竹江源头进抵广武。

姜维在和廖化退入白水关之后,张翼、董厥转入了葭萌关布防,这种做法符合沿“蜀北四关”节节抵抗的防御原则。然而很快,姜维就决定所有部队向南撤至最后一道山地防线剑阁设防。剑阁位于龙门山脉南麓,也是蜀道的最后一段,更准确说是最后一处需要依靠栈道通行的蜀道。如果剑阁再一丢,四川盆地的大门也就真正敞开了。史书中对姜维放弃白水甚至葭萌两关的解释,是他本来准备去增援关城的,结果看到关城已失,钟会大军兵临白水城东。

如果仅仅是因为关城丢失,并没有必要放弃白水、葭萌两个节点,就像刚才所说,可以逐次抵抗。如果姜维是听闻邓艾在向广武进发而做此决定。逻辑上要合理的多。青竹江在纵穿景谷之后,东南向穿透龙门山,在葭萌关西北五公里处与白龙江会合,旋即汇入嘉陵江。这意味着进入景谷后的邓艾有机会绕过白水关与葭萌关之间的马鸣阁道,甚至不会被葭萌关所截断。

上万军队调动,即使目的地保密,行动方向却是难以保密的,尤其蜀汉在阴平有地缘优势,也就是说姜维有可能是在获悉邓艾的异动后,作出了放弃白水关的决定。当然,即便姜维不知道邓艾的行动,退到剑阁同样符合他的战略思维。通过在汉中的防御可以看出,姜维很认同“以空间换时间”的思维。退到剑阁可以让自己的补给线完全处在低地区,同时拉长对手的补给线。可以肯定的是,蜀军在战略撤退的时候,不会给魏军留下一颗粮食,并且一定会烧毁栈道。由此给魏军造成的补给障碍及消耗掉的时间,足以抵消关城存粮落于敌手的损失。

事实证明,姜维的这一做法在正面战场的确发挥了效应。久攻剑阁不下的钟会,确实很快遭遇了补给困难。在给姜维写了封劝降信,但没有收到任何回音的情况下,钟会已经有了撤军的打算。事情到这一步,虽然没能灭蜀,拿下汉中还是能让钟会风风光光的回到洛阳。加上邓艾、诸葛绪拿下的阴平、武都,魏蜀间的地缘政治平衡已被彻底打破。来日再准备一次伐蜀,基本就能解决问题。

让战争天平进一步向魏国倾斜的是邓艾。邓艾选的这条路非常不好走,几乎可以说是没路。这是因为诸葛亮在拿下阴平城之后,广武和江油关就变成了二级防线。由阴平直接入蜀的线路本就不是蜀汉的刚需,多修通一条道路,只会增加自己的防御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广武、白水的景谷没有必要再维护,更没必要去跨越摩天岭去修一条官道。让整个防线的重点聚焦于白水关一个点上,会更符合蜀汉的防御需要。

广武这个驻守景谷的节点设立之后,廖化成为了广武守将(广武督),收复阴平后,廖化正式加领阴平太守,并入驻阴平城和白水江河谷。及至姜维想通过陇西连通羌胡,廖化又随着他把阴平的控制范围扩张到白龙江河谷和羌水。可以说,邓艾能想到纵穿阴平入蜀,都是有廖化在前面的铺垫。

即便理论上可以打通道路,真走起来却是艰苦异常。翻越摩天岭分水岭时,由于原本就没有现成的道路,邓艾甚至身先士卒,身裹毛毡滚下山坡。山间道路就算不人为破坏,只要不维护,也很快便会变得荆棘丛生,难以通行。这使得邓艾和他的军队在进入景谷后,仍然花费了大量人力披荆斩棘,架桥辅路。由于粮草运输困难,邓艾并没有把三万人都带上,而是先在阴平挑选了一万精锐部队开路。等道路走通后,后续部队再跟上。

正当邓艾在景谷开路,迫近广武时,身后却发生了三个新情况。一是姜维主动放弃白水关,退守剑阁;二是诸葛绪的部队被钟会吞了。这两个情况是前面都交待过的,第三个则是钟会见邓艾准备由阴平寻小路入蜀,自己在剑阁这里又寸步难行,就派了将领田章领军追了过来。邓艾的级别比田章高,想让田章如夺诸葛绪兵权那样,阵前夺邓艾的权是不现实的。邓艾见钟会派军过来,反手就让田章做了先锋打前站。说起来倒也公平,我辛辛苦苦的把道路修通,友军既然来了,不管你真实目的是什么,总归是要做点贡献。

从邓艾切入景谷的地点,到广武的交通距离约为40公里(一百汉里不到)。蜀军在此仍然布设有守军,用史书中的话说就是“伏兵三校”。按当时的标准建制,一校为八百人,三校也就是两千多人。这点二线留守部队显然是挡不住上万魏军进攻的,很快便为田章击破。

由广武这个点开始,邓艾可以西南向前行30公里切入涪水河谷,出现在江油关的北部,这条连通青竹江与涪水的道路如今叫做“青平公路”。不过邓艾的原始计划其实并不是取江油,而是抵达广武后,沿青竹江而下,出现在剑阁的后方,逼着姜维从剑阁退兵。刚才我们不是说了,顺青竹江而下只能绕过白水关和马鸣阁道,出现在葭萌关之西吗?如果你一定要全程沿青竹江而走,的确是这样。青竹江是在南北向纵穿龙门山后,再转折向东去与白龙江、嘉陵江会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艾的原始计划是在这个转折点上不向东,而是向西沿谷地向成都方向推进。在青竹江河谷以西,汉朝曾经建制过一个德阳县,后被降为德阳亭并最终废弃(位于在四川省江油市雁门镇)。有城就有路(这条路现在叫“中雁路”),德阳亭的位置正处在一条东西向连接青竹江的谷地中,邓艾沿此向西彻底走出龙门山的话,则可出现在剑阁以西百里之处,然后再南下攻取涪城。

虽然执行这一计划可以突破剑阁防线,但随着广武守军被击溃,邓艾得到了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江油守军非常少,并且没有得到增援。江油关在蜀汉的行政建制中隶属梓潼郡,拿下它就等于打开了四川盆地的边门。田章和邓艾则可利用现成道路顺涪水而下直取涪城(这条道路名为“左担道”),然后复制刘备当年得蜀的路线,向南夺取绵竹关进入成都平原。江油关防守薄弱让人有些意外,景谷已经发生了战斗,成都方面不可能没有收到消息,在姜维等将在剑阁顶住钟会的情况下,刘禅哪怕是把自己的禁军调上去,也应该赶紧堵住江油这个缺口的。

经过这么多年的征战,魏国对蜀汉有多少兵力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就在十万出头。蜀汉投降之后,献上的户籍人口统计也是“甲士十万二千”。当然,北伐的时候还会调集大量辅兵、民夫支援前线,所以诸葛亮组织北伐时,兵力最多时能够达到十万。这当中有半数在北境,如今多数已退至剑阁前线。成都再凑出两三万军队增援江油前线是没有问题的。

事实上,前往封堵邓艾的军队的确已经派出去了。领军的不是旁人,正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跟随他一起北上的还有张飞的孙子张遵(其父张苞早亡,并无演义中的事迹),黄权的儿子黄崇,李恢的侄子李球。由此大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剑阁阻击钟会的将领,包括:姜维、张翼、廖化、董厥、胡济都是在刘备时代都已进入政治舞台的一代将领。这当中只有姜维是刘备死后再入蜀的,但在魏国也已经从政。这批被派往江油前线的,则都是忠烈之后,属于蜀汉新生代。

可以肯定的说,这批忠烈之后是自愿请缨前往前线的,如果他们再挡不住邓艾,成都城中基本就再无敢战之将了。由成都出发迎战邓艾,有三个节点可以设防,由南向北分别是:绵竹、涪城、江油关。军行至涪城后,黄绪多次向诸葛瞻建议迅速沿涪水北进,在江油关、左担道一线依山地设防。

关键时候诸葛瞻却犹豫了。诸葛瞻之所以犹豫,一是涪城的位置重要,不管是剑阁还是江油顶不住,都得过涪城这一关再进成都;二是蜀汉之前并非把左担道当成重心来经营,没有成熟、现成的防御体系。相比之下,涪城一直是蜀地非常重要的城池,各种防御设施比较完善。当年刘备拿下涪城之后,还高兴的摆宴庆功,认为拿下涪城便大事已定。换句话说,诸葛瞻的犹豫是到底守关还是守城。这么一犹豫,江油关就慌了。江油守将叫马邈,见前有魏军压境,培城的援军又迟迟不来增援,遂率军投降田章。

江油一失,魏军就如水银泻地一般进入了河谷平原地区。平原作战本来就是魏军的强项,双方的前锋部队一接战,诸葛瞻就为他未能及时抢占有利地形感到了后悔。涪城对应现在的四川省绵阳市,处在宽阔的涪江平原上,后悔也不能让这座城的地形变得更加险要。于是在前锋部队落败后,诸葛瞻决定退守绵竹。绵竹的情况在刘备谋蜀时已经介绍过,有关、城之别,绵竹关的话位于龙泉山脉中的谷地,绵竹城位于龙泉山西南麓。成都平原是龙泉山与龙门山合围而成。既然诸葛瞻没能抢占江油关,让邓艾顺利出了龙门山,那么再想据险以自守的话,绵竹关算是一个选择。

邓艾见诸葛瞻退守绵竹,便写了封劝降信送过去。承诺诸葛瞻如果归顺的话,自己一定上表封他为琅琊王。琅琊是诸葛瞻的祖籍地,不过封王一事就有点信口开河了,连司马昭能做晋公一事,都还在走谦让的程序,又怎么可能让一个降臣做王。邓艾却并没有意识到类似的做法有什么不妥,为自己的身死埋下了伏笔。

诸葛瞻却被这个许诺所激怒,不仅杀了使者还决定率军出击,与魏军决一死战。此时的诸葛瞻认为自己内不能除去黄皓,外不能制衡姜维,亲自领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有此三罪实在是个有负国恩。唯一能够为自己和父亲保存颜面的做法,就是与对手决死。1600多年后,喜读三国的张自忠将军,固执的冲入敌阵,以身殉国,心情大抵如此。

所有人当中,黄崇是最不用担心降魏后待遇会不好的。当日他的父亲被迫降魏,最后做到了车骑将军,仪同三司。这一背景,却丝毫没有影响黄崇的选择。其实在诸葛瞻没有听他的话抢占有利地形,黄崇就已经知道大势已去,做好了殉国的心理准备。当时的他痛哭流涕,不是为自己哭,而是为蜀汉哭。

诸葛瞻下令决死冲锋后,黄崇也没有再对这个计划提出修正,而是转身激励下属。要是纯粹从战术来说,既然诸葛瞻退入绵竹是因为有险可守,那么就是应该闭关以自守,同时派出部队袭扰左担道,以断邓艾的粮道。整个战术一如当日刘备在定军山的做法一般。只是事已至此其实已是难以回天了,邓艾在控制涪城后,如果不向绵竹关进军,反身去抄姜维的后路。夹击之下,剑阁亦是保不住的。钟会之所以派出田章跟着邓艾来,说到底也是怕邓艾一旦突破江油直接去成都抢功,不回身帮忙放他进来。

邓艾有三万人,道路即已打通肯定是全线压上,加上还有田章来做先锋,兵力上不会输诸葛瞻。这种情况下拼着一口气,跟对手决一死战,万一取胜还有一线生机。败了的话,那就杀生成仁。问题是蜀汉诸将拼命,一直想证明自己的邓艾同样在拼命。在这场决战中,邓艾命令自己的儿子邓忠攻打诸葛瞻的右翼,师纂攻打左翼。

一开始,魏军被杀红了眼的蜀军击退。邓艾大怒,认为成败在此一举,当即要斩杀二人以正军法。二人无奈掉转马头再战,终于大破蜀军。对于后者来说,结果堪称惨烈。诸葛瞻以及跟随他一起来的黄崇、张遵、李球等忠烈之后,尽皆杀身成仁,没于敌阵。绵竹一破,邓艾的军队随即涌入成都平原。当日刘备谋蜀,在绵竹守军归降的情况,从前线败下来的刘璋部下们还在位于绵竹与成都之间的雒城坚守了一年,甚至射杀了庞统。这次由于决战节点北移到绵竹,邓艾轻松的拿下了雒城。雒城一失,下一个就将轮到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