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

——《呐喊》自序

一、不是所有的老胡都是胡锡进

前天左岸桥西写了一篇小小说题材的文章,标题叫《赵老太爷家的狗与帮工老胡》。可能是写批评胡锡进先生的文章比较多,大家看到老胡自然而然地就联想到了胡锡进,这多少有些误解,起码是不准确的理解。评论区也多有把“帮工老胡”与胡锡进相关联的。在这里,有必要为大家澄清一个事实,那就是,不是所有文章里的老胡都是胡锡进。甚至就连胡锡进这个名字,也不一定就是环球时报总编辑那个胡锡进的专属。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阅读和认识《赵老太爷家的狗与帮工老胡》,也为了交到更多的朋友,左岸桥西愿意就“帮工老胡”做些“考证”,一方面释疑,一方面提高自己呐喊的声调。因为文章是相连的,讲帮工老胡,免不了要讲“赵老太爷”,也算是正本清源地理一理文章的人物背景吧!

二、赵老太爷是实实在在的真人

赵老太爷其人是真实存在的,我就亲见过尊荣,也领教过赵老太爷家的狗的厉害。讲他家的狗吃人,一点都不为过。

略作考证如下:

赵老太爷出生在皖北平原,老子故里涡阳的谷水河畔。

如果追溯赵老太爷的先祖,可以上溯到大宋年间。

北宋真宗皇帝赵恒崇道,天下道观修缮一新,武家河畔(唐高宗年间李治封禅泰山,路过谷水天静宫,在武则天请求下,将谷水河赐予武则天,故原谷水河改名武家河)天静宫因此而香火更盛。由于是道教始祖老子出生地,真宗赵恒特别重视,在大中祥符五年亲临天静宫,供祭老子。自此,在皖北平原留下了赵姓一脉。

由于地处偏远,这一枝赵姓人家并没有受到战火的多少影响,在贫且穷的皖北平原,缓慢而顽强地开枝散叶。

到了近现代,日本鬼子入侵中国那会,赵老太爷一家家族已经是聚族而居二百余口,房屋几十间的当地大户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不是因为日本人占中国,赵老太爷一家子可能会像千千万万个中国农村旧式家族一样,过着安逸,平静的生活。

兵祸连年,终于造成了花园口黄河决堤灾难。黄河水顺着东南方向,一路狂奔,形成了绵延千里的黄泛区。而赵老太爷整个家族都处在无边无际的黄泛区挟裹之下。

被迫逃荒的赵老太爷辗转陕北,青海,甘肃,东北,太原,一路甚至到过海南岛,全国各地凡是有可能有吃的地方,他估计都去过,最终落户皖南绩溪,后来考证,是为了寻一方风水宝地,安静地过日子。

你说赵老太爷真不真实?

三、帮工是真,老胡也一定存在

中国几千年来的发展历史,尤其是满清入关以后,其实造就了三种人,一种人是主人,一种是奴隶,还有一种人是奴才。

帮工老胡,是这样一类人,是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民族“气节”,相对于主人和奴隶而言的一种人。如果非要给一个比较贴切的表述,用“奴才”这个称谓比较恰当。尽管在有些时代声称消灭了“老爷”,“奴才”的称呼。但是长在骨子里的文化,怎么能在短时间内就消失了呢?

相对于主人,奴隶是具有人身依附关系的人,封建社会里是有契约和法规保障的。做了奴隶,两件事大约是要做好的,一是出得了力,二是受得了气。这是奴隶之所以为奴隶的特性。早期的奴隶根本上就是等同于主人的一个物件,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只是随着人性演变,大约到了西汉时期,渐渐有法典约定不能随意虐杀奴隶。大汉朝的几个王爷就有因为私杀奴婢而被剥夺了封地的。

到了西汉末年,朝代个性一哥王莽篡权,竟然生出了废除奴隶制的想法,颁布了禁止蓄养奴婢的法令,原有奴婢一律恢复平民的身份。两千年后来看王莽,这是多么伟大的人性光辉啊!如果历史让左岸桥西来写,仅此一件事,足以可以把王莽列为“伟大”一列。可惜无论是当时的人,还是当下的人,没有几个人称道王莽的壮举。而王莽本人呢?被绿林好汉推翻,杀死。就连头颅都做了器物,成了历代帝王的宝器,与刘邦斩白蛇的剑,孔子游历六国时候穿的草鞋一起,并称为国之三大宝器。

不过,纷纷扰扰的人性之争,最终也没能改变奴隶的命运,直到大清亡国才有了形式上的改善,不许直呼奴隶,丫环,改称其他啦!称呼多样化也体现了时代不同的变迁。

奴才相对主人,就有些复杂啦!字面意思来看,首先是“奴”,其次是“才”。仅此看来,奴才也是奴隶,只是具备了一定知识和能力的奴隶而已。但是,实际操作层面就不是这样了。一般奴才在实际的存在里有三种类型。一是名副其实,确实是从奴隶里成长起来的。比如活干得特别漂亮,主人一高兴,给了一定的奖励和鼓励,这是一种奴才;二是有一定才能的平民,或者具有一技之长,为了晋升到一定的阶层或者得到一定的权利,利益,自我矮化,在利益相关方,自称奴才,认对方为主人。这样的奴才,奴字是虚的,没有人身依附关系,才是实的,有一定的能力水平。自称奴才,不过是讨利益相关方欢心,得到更多利益。三是历史遗留问题。典型的在大清国,影视剧里能看到,见到皇帝,有人称臣,有人称奴才。这里的奴才就是一种特权,是要通过努力才能达到的高度。不是一般人能随便就有资格的。

到了近现代,尤其是大清亡国后,直接称“奴才”多少有点违背文明的意思,就改了口。不再直接称某人为奴才,似乎奴才这个事物就此消失了,人类的人性有了长足的进步。其实不然,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积淀,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就消失殆尽,那就是刻在骨子里的血液。

我们看白鹿原里的鹿三,她是白家的长工,但是在鹿三的意识里,何曾把自己当成长工过,那一时那一刻不是把自己当成奴才的。就算是《赵老太爷家的狗与帮工老胡》里的帮工,按照道理来讲,既没有卖身契,也没有经济契约,不应该再有主子奴才的关系了吧。可是,老胡这样想吗?不是的,他是时时刻刻把自己当成赵老太爷家的奴才的。

只是够不够资格,配不配姓赵,赵老太爷没有明说罢了!

四、帮工老胡考证

胡氏为绩溪最大姓氏,分布县内70多处村镇。上庄、宅坦、湖里、上胡家是明经胡聚居大村;大坑口、株树下是龙川胡聚居村;金紫胡、遵义胡主要居城内及岭南乡村。总的来说,胡氏四支四次迁入。已迁入时间计算:
第一次,东晋大兴元年(318),散骑常侍胡焱镇守新安,咸康三年(337)从濮阳迁家龙川(大坑口),世称“龙川胡”;
第二次,唐大中五年(851),散骑常侍胡宓持节歙州,从濮阳迁家乌聊山,宓子治,居家华阳镇。宋时,胡舜陟官徽猷阁待制,封金紫光禄大夫,被称“金紫胡”;
第三次,北宋开宝年间,胡延政知绩溪县事,赐居通镇,改名胡里(今湖里)。延政之父胡昌翼,系唐昭宗李晔幼子,襁褓中遇朱温之祸,父托孤婺源考川胡三,携归抚养,遂从胡姓。唐时取士,以诗赋取者谓之进士,以经义取者谓之明经。昌翼于后唐同光三年(925)登明经,后世称“明经胡”,俗称“李改胡”;
第四次,宋朝南渡时,湖州乌程胡清迁驾高车。元末,其裔迁居县治遵义坊,世称“遵义胡”。明正德年间,胡松任工部尚书,其裔又称“尚书胡”。

这是绩溪胡氏的大致脉络,但是考证赵老太爷所迁居的村落,以上地方均对不上号。村子号为乌有胡村,乡里名称震旦。经过族谱及乡间问询得知,这个帮工老胡倒是真有名字的。他的名字与乡镇同名,叫做震旦。

乌有胡村周遭三山,山与山之间或散落五湖,当地人称五月湖。皖南自古多山地丘陵三山五月湖虽然风景如画,却地狭人稀。但是地处偏僻,也倒能躲得一份安宁。这也是赵老太爷选择定居这里的原因。

村子里的人大都以务农为生,食不果腹,倒也很少见有饿死的人。农闲时间,也有人外出做短工的,不过宣城,绩溪,黄山,歙县等地。多数有一技之长的人,都是混迹乡里,求得一口饭吃。

帮工老胡就是这样具有一技之长的人,他会养狗,通狗性,也因此结识了赵老太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