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无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路边的花开了,一旁有五彩斑斓的蝴蝶飞过。守候在路那头的人们知道,她就要回来了。

可是有一年,春天到了,花开的一如既往,蝴蝶亦飞的不变往常。那个每年都会回来的人却不在了。

“江山犹是昔人非”,不过是用一句诗将“物是人非”这个成语中蕴含的大量的悲伤释放了出来。

这两句最早是民歌,后来经过了大文豪苏轼的润色,成为今天我们见到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其诗境】

第一次读到这两句诗还在上高中,文学上还在那种喜欢堆砌的阶段,所以喜欢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搜集一些唯美的矫情的句子,这两句就是其中之一。

就像是一幅有感情的画,开满鲜花的小路,女子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在身后溅起浅浅的尘埃,蝴蝶闻到女子身上的香气,随之翩翩起舞……

苏轼在哪里听到的民歌,又是怎样的机缘巧合福至心灵把它改写成了如此美好的一首诗歌,各位看官且听我慢慢道来。

苏轼一生中走过了太多的地方,从至南到绝北,从蛮荒到都市,自己的人生也随之起伏不定。有一天,他来到了草长莺飞的江南,去到了苍翠缥缈的九仙山。

就在九仙山脚下,村里的孩子唱着民歌从苏轼面前走过,无意中听到的调子激起了苏轼的兴趣,于是去问周边的父老,孩子唱的这首民歌有什么渊源吗?

父老告诉他,九仙山脚下,这个小村子里出过一个王妃,进宫之后很得皇上宠爱,特许她每年都可以回家探望一次。

我们听到的宫中生活,是明争暗斗勾心斗角,许多女人斗到你死我活,其中的绝大多数一辈子也出不了宫门。而这里的王妃却因为有皇帝的宠爱可以每年回一次家,就看出妃嫔之间待遇差距有多大了。

而且还不止如此,那一年的春天,皇帝给了妃子一个惊喜。也许是自己闲逛时的偶然发现,后花园里的花都开了,京都陌上已然浅碧深红千姿万态,于是写信给心上人:“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看到这句话我是真的很想感叹一句,这是什么神仙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这神仙爱情的结局并不甚好,《新五代史·吴越世家》中记载,宋兴,吴越王钱俶“始倾其国以事贡献。太祖皇帝时,俶尝来朝,厚礼遣还国。太平兴国三年,诏俶来朝,俶举族归于京师,国除”。

吴越王钱俶就是那位皇帝,他没做什么抵抗就投降了宋朝,他的王妃自然也没什么好结局。

后来当地的人就将这个故事写成了歌,情思婉转的悲伤情歌。民歌在文人眼中一般是上不了台面的,但是蕴藏其中炽烈的情感却是文学创作的宝贵源泉,苏轼也不愿意剥夺他们的原创权,于是在原有民歌的基础上稍加润色,成为了下面三首《陌上花》。

【经典原文】

陌上花三首
苏轼 〔宋代〕
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
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条分缕析】

这三首诗中还保留着许多鲜明的民歌色彩,用语用词也大多通俗可爱,现代人阅读起来也没有太大的障碍。

最让我惊喜的是诗中叠词的运用。大家会发现,每首诗的最后两句都用到了叠字,“垂垂”,“缓缓”,“堂堂”,“迟迟”,叠词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音乐性服务,为了抒情达意的透彻,也为了音节的抑扬顿挫便于咏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首诗的排列与上文提到的背景联系非常紧密。

第一首写江山易主,岁月流逝遗民也老去,那年年归来的王妃也早已不在,然而路上还有歌女,总不是太过的寂寞。

第二首写人们争相围观,想留住自家王妃,让她不要那么快回王宫,王宫里前途暗淡,哪比得上这里花团锦簇呢?

第三首诗点明君王北去投降的事实,诗歌的基调也转向哀伤忧愁。夫君已然去降宋了,心里仍然挂念着妻子,让她慢点走,不要急。

一个亡国的君主,却对自己心爱的人无微不至。“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我想象不到王妃收到这封信时有多么的喜悦和幸福。

悠悠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情诗数不胜数,它们最本质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以浓厚深重的爱情为土壤。皇帝这样的才子自然有浪漫的天赋,但我也相信,木讷之人在爱的驱动下也会有无师自通的浪漫因子。

爱是最美的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