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中国大师,17岁结婚,20岁妻子病逝,活到84岁誓不再娶

在民国时期,一些包办婚姻还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因为那个时候还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子和女子在结婚之前,是没有什么感情基础的。父母相中,觉得家世相当就可以结为伴侣。但是这样的话没有收获爱情,也没有相处的过程,促成一对怨偶的几率是非常大的,今天说的这样的一个故事也是发生在民国时期,但是一个反例,是在包办婚姻里收获爱情的典范了。这样的一位男子,发妻是来自于父母之命,但是在发妻去世后,无儿无女自己单身60余年,用一生完成了一个对妻子的承诺,让人觉得非常的感动。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现当代国学大师马一浮了,这位国学大师是当年第1个将马克思巨著《资本论》引进中国之人,一生流着白白的胡子,被称作为是现代三圣之一。之所以有这样的一个称号,就是因为他一生翻译了无数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很多人认为他的胡子是智慧的结晶。但是却无人知晓自己的胡子,更是对于爱情的一种缅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身不错,年少有为

马一浮出生于四川成都,家底非常的丰厚。父亲在当地为官,而母亲也是来自于名门望族。作为家中唯一男丁,马一浮从小就在父母教导下知书达理,是家中最小的男丁。他的人生也是受尽宠爱的,但是在10岁那年母亲的离世,却让他迅速成长,并且奋发读书,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人才,不辜负母亲对于他的期望。

当时还是清朝年间,所以说他把目光放在科举考试上。16岁那年他参加乡试,并一直获得了榜首,之后的马一浮也是在当地名气一下子大起来,是个非常难得的青年才俊。16岁的年纪在古代已经可以提亲了,因此在一年之后,马一浮当地的乡坤看上,与汤寿潜的女儿汤仪订下了亲事。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两人仅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成婚之前从来没有见过彼此。所以说两个人结合,才能称得上是命定的缘分。

包办婚姻,遇见爱情

马一浮人生的17年全部都在追求学术,没有触及过感情,也没有接触过女子,是个不折不扣的儒雅青年才俊。而他的妻子汤仪,则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女孩,虽然说学识不够出众,但是却从小被父母教导三从四德,非常的温柔。两个人的结合也是相当的融洽了。

马一浮醉心学术,工作非常努力,但是汤仪却成为他的贤内助,从来没有抱怨过丈夫的冷落,在努力地维持两个人的关系,为他打理好一切能够打理的家务,两个人的配合也是非常的默契。在古代,这样的两个人就被称为是琴瑟和鸣。相处之后,马一浮对妻子也是非常喜爱,本来以为就能这样和妻子相处一生,但是没有想到意外还是来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婚后生活,聚少离多

在婚后不久,作为撮合二人的媒人,自己的亲岳父,汤仪的父亲身体不太好。两个人都是受封建思想影响颇深的,因此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妻子也是征得自己丈夫的同意后回到家乡,亲自照顾父亲的身体。

刚结得良缘,正浓情蜜的两个人,就不得不面临分离。这一照顾就照顾了一年的时间,在夫妻分居的过程中,确实有很多大胆的女子曾尝试追求过马一浮,但是他却不为所动,终其一生等待自己的妻子,汤仪回来之后,两个人感情也没有变淡,更是小别胜新婚。

以为从此开始两人就可以长长久久,没有想到又面临了分离,后来马一浮选择出国游学,夫妻一分别就又是9个月的时间。期间,两个人都洁身自好,表达对对方的思念,也表达着自己对于感情的忠贞。本以为在这一切变故都结束了之后,这样洁身自好,又深爱着彼此的两个人,是可以相守相望的,没想到意外比幸福先来临。

生离死别,一生一人

在婚后第3年,汤仪不幸得了重病,来不及治疗就撒手人寰了。结婚三年他们聚少离多,虽然培养深厚的感情和浓烈的思念,但是却没有生出来儿女。在丧妻那一年,马一浮也不过才20岁而已。按当时的习俗来看,男人三妻四妾没有问题,更何况妻子去世之后再取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更重要的是他这个年纪再加上是青年才俊,一片大好前程,身份被很多人相中。那段时间马一浮家里的门槛都快被来说媒的人踏破,但是他却一直不为所动,选择为妻子守节。无论谁来说媒,他表示他此生只有这一个妻子。为了表示对妻子的忠贞,在之后60多年,他孤身一人。

哪怕作为家中的独苗,若不诞下子嗣的话,会被扣上不孝的大帽子,他也完全不为所动。这样的马一浮的忠贞令我们感叹,而后来就连他的岳父都看不下去,将自己另外一个女儿许配给他的时候,他也全然拒绝。

马一浮活了84岁,但是仅仅三年的婚姻,却让他用整个余生去缅怀,这样的一个深情的男人值得我们动容。

参考文献:《国学大师马一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