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造车运动正轰轰烈烈进行,却突然传出不和谐的声音。

2月1日,据韩国媒体报道,现代不甘沦为苹果的“富士康”,内部产生较大分歧。

此前因传出与苹果合作造车的消息,现代汽车股票一度上涨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难道外界定义的“强强联合”真要变成“一山不容二虎”?

按照苹果以往的强势作风,它是否会对现代妥协还要打一个问号。

车企众多,苹果为何选中现代?

在大众的印象里,苹果一直是一家“高高在上”的科技公司,主要特征便是“贵”。

相比于苹果,现代就要接地气很多,不是一线车企,远近闻名的标签是“物美价廉”。

按理说八竿子打不着的两家公司不会有合作的一天,但现实往往比小说还戏剧化。

早在2014年,苹果便动了造车的念头。

库克大爷最先想到的是同样“高级”的宝马,亲自到宝马位于莱比锡的工厂参观,还目睹了i3生产的整个过程。

想来是宝马的实力颇受库克认可,不久后,便有消息传出,苹果计划将为i3量身打造iCar。

但很快,双方就因谈不拢领导权和所属权而分道扬镳。

宝马之后,苹果又相中了奔驰。

苹果秉持的理念是将软件和服务深度融合,但奔驰认为用户数据安全至上。

追求不同的企业肯定走不到一起,合作泡汤是顺理成章。

被宝马、奔驰相继拒绝后,苹果决定转变思维,向“亲民”的车企抛去橄榄枝。

结果还是四处碰壁,丰田、大众全部婉拒苹果。

某种程度上,传统车企之所以拒绝,是因为害怕苹果这样财力雄厚的科技巨头。

万一苹果在造车路上后来者居上,相当于弯道超车,对传统车企来说将是致命打击。

因此,苹果选择现代汽车实属无奈。

苹果造车必须“组队”?

作为全世界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看起来苹果根本没有“优等生”的自觉。

明明自己绝对有实力造一个汽车工厂,怎么还是上赶着吃闭门羹?

不久前,权威统计机构发布数据显示,仅在2020年,苹果为研究自动驾驶技术,就砸了190亿美元。

要知道,2020年全球车企的研发投入也只有1000亿美元,相当于苹果占据近五分之一。

所以,论家底,苹果绝对不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干事业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近两年新造车大火,市场一片欣欣向荣。对于苹果来说,这是最佳的“天时”。

虽然苹果在造车路上赶个大早,但时隔6年,项目进展并不顺利,几乎处于停摆状态。

另一边,传统车企发挥自身优势,向新造车挺进,留给苹果的时间不多了。

如果苹果现在开始建厂,就要走一回从0到1的过程,耗时耗力,万一错过风口,得不偿失了。

所以对于苹果来说,最好的办法便是和传统车企合作,既能发挥自己软件和芯片等的优势,也可以让传统车企搭上科技的便车。

苹果会妥协吗?

综合看来,苹果和传统车企若能合作,便是双赢,那为何现代仍在犹豫?

实际上,现代对新能源汽车一直跃跃欲试,不久前还和克罗地亚制造商Rimac合作开发电动汽车。

百度也曾和现代合作测试自动驾驶项目。

由此说明,现代并非站在市场转折口犹豫不前的保守企业,而是愿意借力科技的积极主义者。

根据媒体报道,现代最不满意苹果的地方,在于不想单纯做苹果的代工厂。因为这样不光丧失主动权,连参与感都没了。

简而言之,现代不想做第二个“富士康”。若苹果不能满足现代的条件,双方合作也会走向破裂。

虽然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尚未可知,但苹果向来傲慢,难保不是其要求太多。

总之,生意场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利益,才是永远的核心要素。

合作能否顺利进行,就看苹果究竟愿意让出多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