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阿克琉斯,无授权禁转

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反应堆发生了爆炸。苏联为了解决核泄漏问题花费了无数人力物力,终于成功使用石棺水泥围墙保护爆炸的4号机组以阻止辐射扩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切尔诺贝利事件解决后,其所在区域被苏联政府设置为了禁区。但是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政府为了旅游营收,在2011年1月1让切尔诺贝利部分区域开放成为旅游项目。这使得世界各地游客可以一睹核泄漏之后的废土是怎样的情景。

但如果跟随导游走进切尔诺贝利,你很快就会在这个地方的废料堆积场发现本不应该出现的大量装甲车辆。在很多游客拍回的视频和照片中显示,切尔诺贝利居然有一辆ISU-152自行火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切尔诺贝利废料堆积场出现的ISU-152自行火炮,ISU-152是二战期间苏联研制的装备152毫米ML -20的重型自行火炮

显然这极有可能是当年核废料清理部队残留下来的车辆,但进行这种工作的不应该是各种各样的防辐射工程车辆么?怎么会出现一辆自行火炮呢?

事实上,在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后,苏联确实是调集了大量装甲车辆前往事故区进行清理工作。而开头提到的ISU-152自行火炮也确实是属于这一批清理装备。

▲切尔诺贝利的ISU-152自行火炮,前面是车组乘员,他们带着吸入辐射颗粒的口罩,但是对于切尔诺贝利这种程度的核泄漏,这种防护手段聊胜于无。

但一门自行火炮能做什么清理呢?这就必须谈到核泄漏事故的源头也就是切尔诺贝利4号反应堆下的燃料棒发生爆炸后,开始熊熊燃烧,旦温度的不断升高。根据当时的苏联专家预测,若燃料棒的燃烧温度超过临界点,就会烧穿上层的消防储存水库,到时候若反应堆和大量的水接触,那么就会引发更剧烈的爆炸,到时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必须在核电站外的墙壁凿开一个大洞,然后向里注入液氮来降低反应堆的温度。但是核电站周围的辐射程度太高了,几乎无法人工凿洞。所以苏联人的方法也很简单粗暴。他们竟想让ISU-152使用混凝土破坏弹直接在反应堆外的墙壁轰开一个大洞来。

这种方式确实太简单暴力了,因为炮弹的威力几乎无法控制,稍不注意就可能彻底炸塌反应堆外壁,将整个反应堆对于暴露在外,届时后果将无法想象。于是只能转向最开始的人工凿洞方法,苏联官方召集了一批写了遗书愿意参加破洞行动的矿工敢死队。

矿工在足以致死的高辐射环境下,硬生生的在反应堆下面挖了一条隧道,才将液氮灌入进去,解决了降温问题。但是代价却是在往后的数十年内,有1/3的矿工没有活过40岁,大多数死于辐射病或癌症。

破洞行动完成后,这些调集过来的自行火炮并没有闲着。因为切尔诺贝利发生核泄漏后,苏联官方大规模的强制迁移了这里的大批居民,其中一些居民因为房屋财产或是依恋故土,不愿意迁移。这使清理部队不得不使用这些自行火炮硬生生的将房屋撞塌,来迫使他们离开。

不过除了自行火炮以外,苏联还调集了其他装甲车辆。如使用T-72坦克底盘改装的KIin-1重型清理机器人,苏联在T-72坦克的基础上去掉炮塔,加装推土铲吊臂以及车侧式扫雷器。除了上述基础工程,还加装了无线电控制设备,如摄像头以及伽马射线定位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KIin-1重型清理机器人正在切尔诺贝利作业,T-72坦克拥有三防防护,所以改装车很适合前往切尔诺贝利执行任务,

而为了保护人员和电子设备免受辐射的侵害,设计师还在工程车外部加装了厚重的防辐射铅衬版。这种重型工程车辆可使用无人和有人两种操作方式,如在进行离反应堆近的石棺建造任务时,由于辐射太高,就使用无人操作方式,防止高辐射对人的侵害。而进行对辐射区的各种清理善后工作时,辐射程度较低,则使用有人操作。

▲使用拥有三防防护措施的T-80坦克底改装的防化车

▲使用T-54坦克底盘改装的GPM-54装甲消防车

而苏军之所以使用大量坦克装备改装工程车辆,是因为部分车辆为了满足核战争而使用了三防防护措施,所以可以直接利用。但部分车辆如ISU-152自行火炮和装甲车在防核辐射上只有简单的防辐射铝板,有些甚至没有。成员在驾驶这种车辆进行清理工作时无异于慢性自杀,所以大多数成员在清理工作结束之后都染上了各种疾病,但在明知这种情况时,他们大多数人依然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献上了自己宝贵而年轻的生命。

最后大多数苏军装甲车辆因为沾染了核辐射,被苏军放弃使用,大多数被遗弃在普里皮亚季废料场。苏联解体后,很多车辆车体的零件也被被很多人偷走倒卖。

参考资料:ЛиквидаторыЧернобыля

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请支持毅品文团队的各种原创文章及实体书,独立专业有种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