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界上有很多的阴暗面,有时难免会让人失去希望。但永远不要忘记,有多少残酷和冷漠,就有更多的温暖和善良。

永远都不要忽略善良和创意带来的影响。因为一个坚定的声音,有可能激发成千上万人的行动,即使那个声音来自一个很小很小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要因为年龄的幼小,而忽略了孩子们发出自己的声音 —— 再微小的努力,只要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就能有所作为。而我们每个人,如果每天为世界多做一点,生活就会充满阳光和希望。

其实,为人父母的一个小小的肯定与鼓励,都有可能成为孩子改变世界的源动力,下面为大家分享7个国外小孩改变世界的举动。

1

Hailey的故事

Hailey的故事要从她5岁那年说起,一天,Hailey 和妈妈在超市采购完毕,回家的路上瞥见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流浪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对妈妈说想帮帮他。于是,妈妈给这位流浪汉买了一个三明治。在此之后,“帮助流浪汉”就成了 Hailey 一直在做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毕竟自己的家庭也不太富裕,实在无力承担每天为流浪汉们分送食物的费用。眼看着小小的善心就此被耽搁,Hailey 不甘心:“买不起食物,那就自己种吧。”

她把家里的后花园改造成菜园,照着书上的方法,规划菜园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家人帮助下,Hailey 买来各式小箱子,在里面种上了各种蔬菜水果,亲自施肥耕作,空闲时间都待在菜园里,悉心照顾着这些爱心蔬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开始,Hailey 每天只能收获半磅,个头也是极其迷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渐渐地,地里的作物种类越来越多,产量也越来越大。Hailey 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年内,她要种出250磅蔬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天她都会认真记录一天的收获,然后把这些食物称重、装袋、捐给流浪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过程中,她和很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成为了朋友。他们有些是退役军人,在战场上落下残疾,无法再从事体力劳动。

越是了解这个群体,Hailey 越是发现,他们需要的不只是食物。风餐露宿,居无定所,找个安身之地,对他们来说,都是难事。

特别是当她的朋友 Edward 告诉她,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个地方睡觉。Hailey 觉得,自己或许还可以做点什么。

他们没有家,那就给他们盖一座房子。Hailey 的解决方法总是如此直接而热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先用线条勾勒出一座小小避风港的雏形,再钻进框架里,拿着电钻和自动螺丝锁,一点点加固这座小房子。从测量尺寸到给墙面刷漆,都亲力亲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 Hailey 做得第一个小屋,是送给 Edward 的礼物。接下来的日子,她又陆陆续续建了11座小房子,送给其他流浪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地政府也因为 Hailey 的小房子计划,专门辟了教堂附近的空地,让流浪汉放置这些小住所。很多居民公益组织也被 Hailey 的举动感动,主动提供帮助,还捐赠了许多生活物品给当地流浪汉们。

Hailey 的妈妈说:“人们应该知道的最大事情就是,其实,每个人都可以用小小的善心,帮助更多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Ryan Hickman的故事

Ryan 三岁半的时候,跟父母一起参观了美国加州的 RePlanet 回收中心,他得知塑料如果没有被妥善回收,就会流入海洋,导致海洋动物生病,甚至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睹了海洋动物的痛苦和挣扎,Ryan 决心从自己做起:回收塑料制品。从家门口的瓶瓶罐罐,到成为小区的破烂王,他竟然坚持了3个月风雨无阻。

Ryan 的爸爸惊讶于他的毅力,也认真研究起这项业务的可执行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决定帮 Ryan 注册一家回收废品公司 Ryan's Recycling Compan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Ryan 把回收塑料制品的费用以及贩卖公司品牌的T恤所得收益,捐赠给“初心”—— 海洋哺乳动物保护中心。2017年,他被聘为太平洋哺乳动物中心的“形象大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年,Ryan 被CNN评为年度“青年奇迹”之一。他甚至还上了全美最热门的脱口秀“艾伦脱口秀”,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号召更多人加入到环保的事业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Ryan 始终坚持着看似枯燥的工作,如今他已经9岁,是 Ryan's Recycling Company 的首席执行官。他有50个客户,累计回收40万个易拉罐/塑料瓶,回收垃圾36.2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Katherine Commale的故事

5岁时,Katherine 通过电视纪录片得知非洲的疟疾病,并且看到年仅14个月大的女婴,因为疟疾而高烧不治,浑身抽搐而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亲告诉她:疟疾每年会令80万非洲儿童致死,算起来平均每30秒,就会有一个孩子死亡。年幼的 Katherine 数着30秒,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惊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问妈妈:“我能做些什么救救他们吗?”妈妈告诉她,这种传染病主要是蚊子传染,如果要防治,可以通过蚊帐保护。但非洲的孩子太穷,用不起蚊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顶小蚊帐,就能拯救孩子?这听起来好像并不难实现,于是 Katherine 开始偷偷省下自己的学校餐费和零花钱。

终于,Katherine 存了第一笔10美金,买到第一个蚊帐,寄到了专门负责为非洲捐赠蚊帐的协会 “Nothing But Nets”协会说她是年龄最小的捐赠者,并为她颁发了奖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 Katherine 并未就此止步。为了寄更多的蚊帐给有需要的非洲孩子,她开始在母亲的支持下,每周末出售旧货和手工制品,向路人不厌其烦地述说非洲疟疾的危害。

刚开始,Katherine 的宣传并没有太多响应,虽然是公益事业,结果却不尽人意。后来,Katherine 突然想到:愿意捐钱的人,都应该获得奖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她做了一摞获奖证书,并在每张证书上都写了一行歪歪扭扭的字:“一顶蚊帐以您的名义捐出”,3岁的弟弟则负责在证书上画爱心和星星。

证书10美元一张,在跳蚤市场上大受欢迎。周围的很多小朋友也加入了 Katherine 的行列,做奖状、上街推销,很快10顶蚊帐的钱就凑齐了。

Katherine 影响了身边的人,还在社区教会里表演了一个用蚊帐、纸盒布景的舞台剧:短短3分钟的表演大获成功,带来了800多美元的捐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Katherine 募集超过了一万美金。不仅收到了 Nothing But Nets 特别定制的荣誉证书,更成为“Nothing But Nets”的代言人“蚊帐大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区教会将 Katherine 的事迹制成了视频,在全国传播,激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捐款,也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响应。

她曾被时任总统小布什邀请到白宫,参加第一届全国疟疾宣传日,被前总统克林顿邀请一起参加全球公益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7年,Katherine 在电视上看到,球星贝克汉姆为Nothing But Nets协会拍摄了公益广告。凯瑟琳大受启发,于是DIY了一张感谢奖状寄给小贝。一周后,小贝在社交网站上贴出这张奖状,瞬间引发了更多人关注非洲疟疾问题。

Katherine 深受启发,她和母亲又制作了100张奖状,对着福布斯富豪榜,给排在前面的大亨们每人寄了一张。当年的世界首富比尔 • 盖茨当然也在其中。

比尔盖茨后来公开了自己的“奖状”,凯瑟琳在上面写着:“亲爱的比尔 • 盖茨先生:没有蚊帐,非洲的小孩会因为疟疾死去,他们需要钱,可是据说钱在您那里。”

比尔 • 盖茨也被这个小女孩的爱心深深感动,最终为Nothing But Nets组织捐献了300万美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凯瑟琳已经总计向NBN捐款超过20万美金,拯救了数万非洲孩子的生命,并帮助NBN获得了全球范围的关注。时至今日,她的善举仍在继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Sophie Cruz的故事

Sophie 的故事在2015年受到全球关注,当时她才刚刚5岁。她的举动,意味着在家人命运悬而未决之时,无论年龄多小,都可以有所作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使者 Sophie 出生在美国,她担心自己的无证移民的父母会被驱逐出境。于是带着正义的使命和勇气,闯入了来访华盛顿的教皇弗朗西斯(Pope Francis)的汽车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ophie 递交给教皇一封信和手绘插图,上面写着“我和我的朋友,无论我们的肤色如何,都应该彼此相爱。”她希望教皇能帮助修改美国移民法,好让像她父母一样的无证移民不被驱逐出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ophie 的举动深深触动了教皇,第二天教皇便在国会上讨论了移民问题,为实施更为公平的移民政策发表了讲话。

Sophie 的积极行动为她赢得了2016年与奥巴马总统会面的邀请,尽管她的父母由于身份不明而无法陪伴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7年,Sophie 作为最年轻的演讲嘉宾,参加了华盛顿特区的妇女游行,支持《美国延迟为父母行动法案》,并用西班牙语和英语演讲:

“让我们携起手来,以爱,信念和勇气来抗争,保护我们的家庭不被摧毁。”索菲的这句话,已成为非营利组织如“为家庭而战”的集会号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Mikaila Ulmer的故事

Mikaila 和蜜蜂的缘分,源于4岁时被叮了两次:“好痛,我被蜜蜂吓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妈妈并没有告诫女儿以后要远离蜜蜂,反而借此引导她深入研究:为什么蜜蜂会螫人?蜜蜂在自然界的角色是什么?

Mikaila 赫然发现:原来,超过1/3的作物需要靠蜜蜂授粉才能生长。蜜蜂的存在与粮食的供应密不可分。然而,由于气候变迁、环境污染与农药使用过度,全世界的蜜蜂正在快速消失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再不有所作为,自然生态将受到严重影响。4岁的 Mikaila 决定参加当地的儿童商业竞争活动,采取切实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ikaila 根据曾祖母从1940年代传下来的配方,用薄荷、亚麻籽加上天然蜂蜜调味出特殊柠檬水 BeeSweet Lemonade,味道独特,清爽又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年 Mikaila 凭借 BeeSweet Lemonade,登上美国新创募资节目 Shark Tank,成功拿到6万美金做为启动基金,创立了“Me&The Bees Lemonade”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钦佩于 Mikaila 的产品和勇气,美国有机食品超市 Whole Foods 和她签下1,100万美金的合约,先在德州、奥克拉荷马州等55个据点贩售柠檬水,然后再推广到全美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凭借其产品在全国各地商店中的销售,Mikaila 将大部分利润捐赠给了有助于拯救蜜蜂并鼓励儿童创业的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

Maya Penn的故事

“用艺术改变世界”这句话出自美国小姑娘 Maya Penn。她小小年纪就用天赋,将艺术、时尚和科技结合,创立了自己的环保服饰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aya 从小就热爱画画和手工,一次她看到客厅里有闲置的布料,于是请母亲教她女红,用缝纫机缝制出一条可爱的头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渐渐地,Maya 将家中的废弃布料变身为围巾、帽子、提袋等各种服饰,成为她的嗜好,更收获了周围很多人的喜爱和赞美。

2008年,才8岁的 Maya 以“Maya’s Ideas”之名创业,开启了网购的业务,与专卖手工艺品的网络平台 Etsy 公司建立了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创业没多久,Maya 的客户就扩及全球,每年盈余五万多美金。Maya’s Ideas的产品不仅拥有玛雅个人的美学观,最大的特色是“友好生态”。

她采用植物染,使用有机纯棉、麻料、回收织物等可分解的环保素材,以确保自己的产业无害于生态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aya 捐出每年盈余的20%到全球的慈善机构和环境组织。自己也成立非营利组织“玛雅创意星球”,为环境保护尽一分心力,还时常在食物银行和回收活动中担任志愿者。

十岁时,Maya 即因《福布斯》杂志的报道声名大噪,之后获得诸多奖项,肯定她在青少年领域的卓越社会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展现艺术领域的热情,Maya 还制作了两部跟“计算机病毒”和“环境议题”相关的动画《恶意菜》和《传粉昆虫》,以及两本有关环保的绘本。

Maya 后来撰写了一本创业历程回忆录,以供其它想创业的孩子们借鉴。如今更投入了一项制作可分解卫生棉的计划,试图为发展中国家女孩的健康尽一分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小小年纪,即因各种创意而集艺术家、创业家、慈善家、作者、动画师、环保尖兵等身份于一身的 Maya,希望能激发人们勇于追梦、助人为乐以及善待地球。

7

Ryan Hreljac的故事

6岁那年,Ryan Hreljac 被非洲贫瘠的水资源现状深深触动,试图尽己所能筹集资金,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提供洁净的饮用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Ryan 的一年级老师列出了非洲所需的物资清单,鼓励 Ryan 通过做家务和社区募捐来筹集资金。1999年1月,Ryan 捐赠的第一口水井,终于在乌干达北部的小学附近建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Ryan 继续自己的筹款之旅,在家人的支持下,于2001年成立了 Ryan's Well Foundation。Ryan 试图通过基金会,帮助和教育全世界孩子有关清洁水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成为地球上积极负责的公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2003年Ryan 被《儿童世界》首次授予荣誉以来,他通过在40多个国家/地区举办的公开演讲活动,帮助激励青年人更多的参与和拯救世界水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Ryan's Wells Foundation 已为16个国家的878个水利项目,提供超过100万美金的资助。基金会拥有1000多口水井,为15万名成人和儿童提供了清洁水,让他们过上了健康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Ryan 计划终身从事水工程事业,从而继续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清洁的水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善良的孩子们,在懵懂的年纪里,通过自己小小的举动,风暴一样席卷带动这么多人,汇集起这么大的能量,创造出一个个奇迹般的感人故事。

那不是奇迹,而是爱和善意所迸发出的力量。

即使再微不足道的善意,也会改变世界。

持续关注见学国际官方微信公众号:见学世界(jianxueguoji),零距离触及更丰富的国际教育理念,获取最前沿的游学、留学、营地教育讯息。

最后,让我们再温习一遍纪伯伦的《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这首诗: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藉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