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现象看本质,消费者对于价格是非常敏感的。便利店的日常经营中,时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明明已经把某个商品的价格降到最低甚至是亏本出售,顾客还是不愿意买,有的顾客甚至还觉得价格贵了!这是为何?发生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因为顾客并没有感知到价格的性价比,不知道这个价格带来的优惠幅度。

只要让顾客在心理上觉得占到了便宜,哪怕价格只是减低了一点点也无所谓。所以,迎合顾客的心理需求,才能赢得顾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第一口蛋糕的滋味

便宜是相对而言的,在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消费者并不能直接感受到商品的价格是否突显出了优惠所在。

所以在超市里面我们看到一种商品的标价往往有两个,一个是被划掉的原价,另一个是现卖的优惠价。

经过权衡对比之后,顾客便能感受到价格的优惠所在,自然而然的便会冲动消费,产生想获取“便宜”的念头。

用比较的方式让顾客感觉占到便宜,在众多的营销方式中,比较常见的是将同一种商品,划分成三种不同的价格,把质量稍微差点的定最低价格,质量相差不大的分成两种价格,最后,卖的最多的往往是中间的价格。

价格太低,顾客很容易觉得是“不良品”,也有些顾客因为面子问题而选择价格高一点的。这样感觉似乎也平衡一点,因为中间价格和最高价格的产品质量差不多,顾客会更愿意为中间价格买单。

所以说,顾客最主要的不是看价格有多便宜,而是在对现有价格的认知条件上,通过另一种方式让他感觉这样的价格是便宜的、值得的,从而愿意为自己的自尊心买单!

02

买赠>打折>降价

在促销活动中有这么一种说法:首先考虑买赠,次之考虑打折,实在不行就降价。说得严格一点,促销的最主要效果是让顾客觉得自己在这次活动中占到了便宜,而不是一味牺牲自己的利益。

不过,确实很多促销活动的本质就是让顾客占到便宜,但这个和我们说的“感觉占到便宜”并不冲突。

同样的价格,价值高的,顾客更愿意买单。同样的价值,价格低的,顾客更喜欢。所以说,买赠和打折也可以作为一种方式来吸引顾客消费。

买赠的形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专门有活动做宣传的,另一种比较常见的是买完后随便再免费送点其他水果给顾客。

这两种形式各有好处,前面那种可以做有效宣传,推广的范围更广,有机会带来更多的顾客,但是对于价格一般都会有一定的要求。后面那种虽然宣传效果不好,但是更容易打造口碑和形象,不受价格影响,可操控性更强。

03

留一定的讨价余地

无论哪一种零售产业,都无法避免讨价还价,相对于被动感觉自己占到了便宜,顾客更享受的是靠自己的实力在讨价中“赢”到了便宜

所以,在销售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一槌定音,要留给顾客一定的讨价余地。留有讨价余地并不是说一定要把现在的价格提升,如果价格提得太高,有时会连讨价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具体的价格还应当具体考虑。

通常来说,顾客讨价的时候我们至少要有一次提价,无论第一次讨价价格在不在可售区间,如果第一次讨价就让价的话即使便宜了,顾客都会觉得自己是亏了的,反而适得其反。

而一味地降价,通常是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在现在的市场上,拼的不单单是谁的价格低,更多的是思维上的较量。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明确顾客真正所需,迎合其所需,才能站在他方的立场上。

所以,店老板在降价的同时也要注意用对方法。